最近网上都在谈论那个因为作文问题而对人生丧失信心,放弃生命的小姑娘她活泼可爱,聪明好学,而且学习成绩还很好却在如花的岁月里飘然离开,再不回来对此,家庭也好,学校也好,都应该反思反思,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找出问题根源,使这种悲剧永不再现那样的话小姑娘在天堂也会得到安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每一次挨打都是自找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每一次挨打都是自找的(几次记忆深刻的挨打)

每一次挨打都是自找的

最近网上都在谈论那个因为作文问题而对人生丧失信心,放弃生命的小姑娘。她活泼可爱,聪明好学,而且学习成绩还很好。却在如花的岁月里飘然离开,再不回来。对此,家庭也好,学校也好,都应该反思反思,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找出问题根源,使这种悲剧永不再现。那样的话小姑娘在天堂也会得到安慰。

特别能理解被粗暴对待孩子,因为比起那位小姑娘,我们小时的候的遭遇没有最惨,只有更惨。那时候在家里是号称棍棒底下出孝子;在学校则是严师出高徒都有可能被打骂。我就有几次记忆特别深刻的挨打经历。有被家长打的也有被老师打的。

确切地说第一次特别严重的挨打发生在特别小的时候,我是听奶奶说的。从记事起她就经常说,家里人也跟添加一些细节,这样一来我记得更深了。都说是我三四岁时,麦收季节全家都在热火朝天的把收来麦子摊在麦场里晒着等晒干用拖拉机转着圈压。来个卖冰棍的我闹着要吃,爷爷领我去了,买回来我嫌是凉的,一直嚷着要吃冒热气的热冰糕,又买回来还不愿意。也是那会天气又热,干活又累,把我爸爸惹急了。抓过去照着屁股不知打了多少下。谁劝都不听,屁股都打黑了,不知道哭了多久。我奶奶说全家都气得不行,埋怨我爸爸下手太狠。现在我妈说那时要吃热冰糕是可能因为看到刚拿出来的冰糕都冒着气,以为是热的。唉,从小就吃了没文化的亏。要是学过点物理知识哪能挨那顿打。

说来也奇怪,从小到大我没因为爸爸打我恨过他。长大以后也很孝顺他,有事也愿意跟他商量。反倒是对于温柔的妈妈,没有多少话题。从小到大妈妈没打过我一次。被我妹妹气极的时候做的最极端的事就是往妹妹嘴里塞了一撮盐。也许妈妈的温柔呵护中和了爸爸的打骂,没有让我产生过走极端的想法。我的一个同学也是邻居在却在爸妈的长期溺爱中变得暴躁极端。仅仅是因为一次卖废品的钱被父母强行要求上交就受不了喝下农药不治身亡,美好的人生永远定格在十五岁,让人痛心、惋惜。

再来说我记忆中第二痛苦的一次挨打经历。我想家里挨打的小孩到了学校也是易招打体质。幼儿园是没正式挨过打,刚进一年级就因为早读拼音像唱歌挨揍了一顿。老师说他在窗外听到就是我,要让我唱一节课。其实我就是把拼音wu zi成屋子屋子呜呜子――,拉了点长音而已。因为这是小学第一次挨打所以一直不能忘记。再后来挨打成了家常便饭,每一次在当时都是刻骨铭心,疼和羞耻。

到了初中打人的老师就少多啦。一方面可能初中1老师的素质高些,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已经长得跟老师身量差不多了,再体罚就不像话了。有的老师也是怕学生报复。别人都不挨打的时候挨次打那感觉真是2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呀。我那天忘了做地理作业。想找个空补上,政治课的时候老师讲完划完要背的重点就出去了。我的座位在靠窗的位置。看到她走到走廊和别的老师谈话。模糊听她说早晨和了发面,要回去蒸馒头。我以为机会来了,赶紧掏出地理作业用政治书掩着写起来。差不多写完的时候政治老师来了,我写地太投入没有发现她,她一把抢过我的作业把写完的都给扯下来撕碎了。然后拿起书卷成筒劈头盖脸地哐哐砸了我一顿。以至于到现在脑海里还会经常浮现她那咬牙切齿的狰狞面容。

作为一个女生在学校的挨打经历至此也结束了。那些男生到了高中可能还会被打,但是女生一般不会了。挨过的这无数次打,幸好都不是故意虐待。除了在心理留下了痛苦回忆,在身体上倒没有产生什么痕迹。至于对我的成长有没有帮助我还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或许对增强抗压抗挫能力有些帮助吧。因为我从毕业以来确实没有感到痛不欲生过。

总希师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不打骂就尽量不要打骂,少些暴戾多些耐心。当然过度溺爱也不可取,我同学的事例就是,还有朱雨辰被妈妈无限溺爱,狄莺过分溺爱儿子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等想必大家也了解了不少了。看起来做父母做老师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摸索适合的教养教育方式,才能避免那些后悔莫及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