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南北文化就差那么一点点)(1)

南北文化就差那么一点点

有网友来信:

聂老师好,中国南北文化很有趣,表示同一意思的两个字就差一个点:普通话用“狠”,广州方言用“狼”。

这位网友点出了粤语的精妙之处。表示同一意思的两个字就差一点。

狠(读yín)是犬相争的吠叫声,形声字,犬为形符,艮是声符。《说文》犬声也。从犬,艮声。

狠意为凶狠;残忍:狠毒。

粤语的狼是“狠”、“疯狂”、“凶恶”的意思。

形容人品非常凶狠、凶恶时,广州人会说:“哗,狼过华秀只狗!” 不说狠过华秀只狗。

粤语又有“狼忙”一词。没人说狠忙。是急促,匆忙的意思。有所谓:“狼忙打泻汤”。

粤语还有”狼胎”一词,借狼兽的凶狠之性,比喻人胆子忒大,做事疯狂而不顾后果,甚至是贪暴凶残的恶劣行径。

如:自助餐嗟,都唔好吃得咁狼胎啊。

狼也可以解作:凶狠。狼,俍也。——《广雅》

粤语又有“狼戾”一词,不会说狠戾。”狼戾"今成粤方言词,意义无别,但读变调("狼"念阴平声,"戾"念"丽"阴上声)。

《广东俗语考》"狼读郎上平声。戾读黎上上声。横恶之意。『严助传』闽越王狼戾不仁"。

“狼戾”,即形容人野蛮不讲理,因为不讲理,所以常常打横来说道理,比喻人的性格贪婪残暴,像狼一样凶狠。指蛮不讲理,暴躁的意思。

狼戾一词甚古,出自《战国策.燕策》:"夫赵王之狼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知也。

粤语这些讲法均是继承了古汉语。(聂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