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法、美借口“修约”,向清政府提出一系列侵略要求,为清政府拒绝。1857 年12 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组成5600余人英法联军在珠江口集结,炮击广州,随后登陆并占领广州。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也称“英法联军之役”。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哪些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1)

亚罗号事件是指1856年10月8日,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东水师搜查,船上海盗被捕,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英国护照,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国道歉。但22日叶名琛将12人全部返还时,巴夏礼却拒绝接收。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从广州潜入广西西林县传教,勾结官府,作恶多端,激起民愤。1856年2月,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和不法传教士逮捕归案,后判处马赖及教徒二人死刑。

1856年10月到1858年6月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一阶段。1857 年12 月,英法占领广州。1858 年4 月,英法联军按照本国政府的指示,驱舰北上,直抵大沽,以迫使清政府就范。与此同时,英、法、美、俄四国公使随军北上。1858 年5 月20 日,大沽失陷。26 日,英法联军侵入天津城郊,并扬言要进攻北京。清政府慌忙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赶往天津议和。

最终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及其一系列附属条约。主要内容有:1. 公使常驻北京;2. 增开牛庄(后定为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3. 英、法等国民众可往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4. 修改税则;5.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 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哪些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2)

11 月,桂良等在上海又同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条约规定:1.鸦片贸易合法化;2. 中国海关由英国人“帮办税务”;3. 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照时价值百抽五征税;4. 洋货运销内地,除收2.5%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内地税。

《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858年到1860年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二阶段。1859 年,英、法公使来华换约,因拒绝按照清政府指点的地点与路线换约,战事再起。在中国守军痛击下,英、法侵略军惨败。1860 年春夏,英、法侵略军再度来华,发动扩大了的侵华战争。于8月攻陷大沽,占领天津,进犯北京。10 月初,侵略军占领圆明园,在大肆抢掠后,纵火焚毁。随后,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了北京城。10 月24 日、25 日分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哪些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3)

《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的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归英属香港界内; 退还没收的天主教资产;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 万两。此外,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法国传教士可在各省租买土地。

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定,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了。

此外,趁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858 年5 月28 日,俄方提出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 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此后只准中、俄两国船只往来,别国不得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哪些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4)

1860 年11 月14 日,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北京条约》除迫使清政府确认《瑷珲条约》外,还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地区40 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中俄西部未定边界,将来还需重新勘定;俄国取得在库伦、张家口、喀什噶尔等地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通过中俄《北京条约》,沙俄不仅把《瑷珲条约》规定划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强行割占,而且又为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根据”。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具体划定了从沙宾达巴哈山口(今俄境)起至浩罕边界为止的中俄西段边界。据此,沙俄割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括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在内约44 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通过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利者,侵占了我国144 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