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高考没考上大学,你怎么选择?

很多人会选择复读。

但如果失败了6次呢?

大部分人会放弃吧。

曾国藩,考秀才连考 7 次才考中,后来被称“晚清第一名臣”

毛主席非常推崇他。

高考失败你哭了吗(如果高考失败你会怎么办)(1)

很多人说他能官运亨通是因为前面坚持了7次科考,一般人坚持不下来。

但很少有人深挖他为什么能连考七次。

除了家里生活比较好,无衣食之忧,还因为他没有别的成功路径可走,只有读书考试。

在他的时代,不走科举仕途,只有继承家里的地继续当农民,他的爷爷、父亲一定不允许。

知道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可以走,反而只能拼命念书看能不能走出个光明未来。

人有的时候坚持,并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或者因为相信会成功,而是因为——他别无他法。

现在很多人最后一次拼尽全力,大概就是在高考。

还得是在看重学业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必须要上大学,小孩子也不懂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只能咬牙过高考的槛。

高考失败你哭了吗(如果高考失败你会怎么办)(2)

但成年以后对很多事情坚持不下去,恰恰就是因为选择太多。

工作上有不顺,就换一个,北上广深遍地是工作,不挑剔的话并不难维持生计;和伴侣吵架了,立刻分手,打开约会软件,手指划一下就能认识新人,何必费力磨合。

如果家庭不重视教育,连高考都不必,读书不灵光,那就不读,出去打工做生意,没准更早实现财务自由。

因为选择太多,我们不需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我们不需要坚持,我们不需要为什么事情拼尽全力了。

后来曾国藩总结6次落榜之痛,得到一个贯穿他一生的信条“守拙”。

就是付出超人的努力。

高考失败你哭了吗(如果高考失败你会怎么办)(3)

正是因为缺了这一点“守拙”,大多数人忙忙碌碌、什么都在尝试、什么也做不成。

很多人成年后说怀念高中岁月,哪里是怀念岁月呢?分明是在怀念那个此生唯一一次,拼尽全力的自己。

所以想要让自己做成一件事,是要给自己创造一种“无路可退”的情境,主动激发自己潜力。

就像找工作的时候,有人说我先试试产品经理、不行就当运营、再不行就当客服、实在不行我回家乡考公务员。

抱着这种想法,基本上哪一行都干不长、干不好。

当然不是说非要把自己一棵树上吊死。

而是如果一件事自己明知道是对的,是应该做的,那就先给自己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用这个理由把自己聚焦到一个点上,全神贯注去做,付出灵魂去做,all in去做。

别人做10个咨询案例,我们做1000个;别人写100字,我们写1万字;别人写1万行代码,我们写50万行。

曾国藩决定考读书,考了7次秀才。

伟大红军决定长征,走了二万五千里。

如果决定要做,就狂热地、不计代价地付出,置之死地而后生。

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4页

高考失败你哭了吗(如果高考失败你会怎么办)(4)

最后,你在做哪件事时觉得自己无路可退过?后来结果如何了?

p.s.文中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