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随着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新发现的公布,又一轮“考古热”无形间升温。近年来在国内日益受到更多关注的考古及其相关的文博领域,似乎都在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不过,若要深究有关考古的学问,恐怕仍有许多普通读者认识中的“盲区”和误解。有人或许会问:对考古感兴趣却不懂的人,如果想看一本科普类的入门书,该从哪里下手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工作站副站长唐淼给红星新闻记者推荐了一本好书——《考古好玩》。作者是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高蒙河,他也是我国进行公众考古研究和实践的著名学者。

关于考古的书籍(考古太深奥不不不)(1)

这本《考古好玩》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作者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给读者们娓娓道来有关考古这门学问的方方面面,书中既有关于理论和定义的严谨解析,也分享考古人风餐露宿、吃喝拉撒的生活点滴,内容扎实、可读性强。

以下便是记者在读完整本书后,精心为读者选摘的一些内容,看完以下这些节选,相信你会对考古这门“深奥”学问的了解更进一步。

发现文物不等于考古

——在考古学作为近代科学诞生以前,国外早就有了古物学。中国可能更早些,至少在宋代就有了收藏和著录古物的金石学。拿破仑18世纪远征埃及时,就带着研究埃及的学者,在埃及寻访古迹和遗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拿破仑带领的学者就是严格意义上的考古学家。

中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有过三次文物大发现:一次是1899年,比较流行的一说是相当于今天教育部高官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一味叫做龙骨的中药材上发现了刻在上面的文字;一次是1900年敦煌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4万多件,后来遭到英国人、法国人乃至清朝不少官吏的劫掠;还有一次是1901年前后开始的、被王国维称之为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最大发现之一的“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即著名的敦煌汉简、居延汉简以及楼兰、尼雅等地发现的汉简。

但如果哪位说这些就是考古发现,恐怕稍有点考古常识的人都不会答应。换言之,这些带有劫掠、探险、寻宝目的的行为以及取得资料的手法,最多只能说是文物发现而已,不能和考古学的研究目标与科学方法相提并论。

花与龙,中国古文化两大起源的标志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有一篇短小精练的著作,全文不到两千字,名为《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说得清楚明白,还曾被选入1988年高考语文试题,作为阅读理解材料。原来中华文明的起源里,除了威武的龙,也有娇美的花。

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区系:一个是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个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它们都有自己的根(祖先)、自己的标志。两者出现或形成的时间约距今六七千年间,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仰韶文化的一种标志是玫瑰花(包括枝、叶、蕾、冠或仅花冠);而红山文化的一种标志是龙或仅龙鳞。华山脚下的玫瑰与燕山以北的龙的中间对接点在桑干河上游(河北省、山西省北部)一带。

两者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发现在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建平、喀左(辽宁省西部地区)一带,时间不晚于距今五千年间。那里近年发现的红山文化后期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含有玉雕猪龙、玉雕玫瑰、玫瑰图案彩陶筒座与彩陶盆的巧妙结合。玉雕猪龙放在男墓主人身上,彩陶玫瑰图案盆和筒座配置在积石冢四周。

关于考古的书籍(考古太深奥不不不)(2)

花瓣纹彩陶器盖(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泉护村遗址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关于考古的书籍(考古太深奥不不不)(3)

花瓣纹彩陶盆(据仰韶文化博物馆官网)

红山文化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可以看作是以龙和华(花)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共同体结合到一起,从而迸发出文明“火花”。(以上系本书作者节选自苏秉琦文章)

考古人不收藏古董

——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以为:考古学家整天与出土文物打交道,个个属于行家里手,断宝识贝,比那些想收藏又怕上当而不敢下水的爱好者,有与生俱来的天然行业优势,一捡漏一个真货,一鉴定一个准头,那家里还不藏品满箱,文物满架吗?

这就太不了解考古行业的行规了。俗话说,瓜田李下,忌讳弯腰。考古人是挖文物的,如果顺带还收藏文物,那文物是怎么来的,就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

考古人的行业自律由来已久。中国人第一次自己来做考古的“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自1928年初发掘殷墟时开始,便与考古组同仁约法三章,凡是做田野考古的都不藏古董,因为考古学家的古董是哪里来的,难以解释。这个传统在中国田野考古界一直延续至今。李济先生去世后人们发现:在他的遗物中只有几件仿造艺术品,没有一件古董,所藏的一万余册书,也没有一本是珍本、善本。

关于考古的书籍(考古太深奥不不不)(4)

书中插图:考古队员们在野外跋涉

什么是遗存?什么是遗物和遗迹?

——遗存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人造物和部分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物,也可以划分为遗迹和遗物这两大类。比如窖穴、房屋、墓葬等,都叫遗迹;像细石器、器具、种子、人骨、兽骨等,都是遗物。

对于考古学家来说,遗物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可以移动并不会在移动中改变其形态的物质,遗迹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否则便会改变其形态的物质。换句话总结,就是一个能拿走(遗物),一个拿不走(遗迹)。

然而,随着考古学的工作范畴近年来愈加扩大,比如水下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沙漠考古学等边缘新学科不断涌现,增加了不少非人工但却与人类相关的自然遗物和遗迹的成分,遗物和遗迹已经不足以涵盖,于是便有了一个包罗更广的词“遗存”。

中国古代名人里 谁的遗存最多?

作者认为,除去那些帝王家族,能沉淀出最多遗存的古代名人里,明代航海家郑和要算一位。据作者调查和考证,云南、福建、北京、泉州、南京、太仓……甚至远至南洋和东非等地,也发现了一些可能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古迹与文物等。

可以这样说,郑和应该是中国古代名人中走到离中国最远地方的人了。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还是文明?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一二百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他的名著《万古江河》中也写道:“在‘中国’这个观念还未形成时,人类早已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活动,他们……逐渐发展出多元的地区文化,经过分分合合,这些地区文化逐渐聚合为几个主要的文化系统,成了日后中国文明构建的基础。”

这里说得明白: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是先有文化,后有文明的。文明的界定有三个要素:文字的创造、金属的发明、城市的兴起。这三个要素在埃及、两河流域或印度河流域等地,大概在5500年前即已出现,而在中国大约是距今4500~5000年前出现。

因此,正确的表述是: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

考古的下限是多久?

——2009年初,作者在网上看到一个《新疆火焰山下发现清代干尸》的新闻。他顿时意识到:这篇报道实际上反映了一个考古学的转变,那就是中国考古学已经开始突破那个长期以来一直镇守的时间底线——清代的遗存已被纳入考古学发现和研究行列。

其实在过去,中国考古学的时间下限不但只到明代结束,甚至在大学里讲授的考古学,结束得还要早得多,基本上是到宋元时代就不往下教了。从事明代考古的从业人员也非常有限。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明代以后的文献很多,从研究角度来说,根据地下遗存来证史的需求不那么强烈。

像本世纪初评选的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往后面排,位列最后第100名的是北京明代十三陵的定陵的考古成果,没有清代考古什么事。那么,以往考古中挖到的那些清代遗存都哪里去了呢?一般情况下,都是被认为没有研究和保存价值给处理掉了。

上世纪末的1999年春季,成都发掘了水井街的酒坊遗址,从地层叠压堆积和器物的类型学排序上,可以将明、清、民国乃至当代都连接起来,而酒坊延续五六百年未间断生产。

这次发掘后来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意味着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和21世纪初年,清代考古开始正式进入考古界的工作范畴,成为了过去一贯忽视的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乃至保护对象。

关于考古的书籍(考古太深奥不不不)(5)

书中配图:考古队员在用洛阳铲勘探

碳-14不能包打天下

——放射性碳素(C14)的半衰期(消耗一半所花费的时间)约为5730年,简单来说就是每过5730年(正负误差40年),C-14的量会降为原有的一半。因此只要比较含碳物质中现存的C-14的数量与起始C-14的数量,就可以判定含碳物质所属的年代。

在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上,有中国科技考古资深专家仇世华和蔡莲珍二先生所撰写的词条,说碳-14是“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古代遗留下来的有机体的物质,如植物体和动物体材料,包括人体骨骼,木炭、植物种子、贝壳、含炭沉积物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遗址都有适合测定的标本。

因为身在考古这一行,多年来不断有行外朋友和文博专业外的学生问我碳-14的问题,更有不少非专业人士岂止以为碳-14能鉴定金属,还能鉴定陶器呢!可见,碳-14断代技术在不少人眼中简直就是文物考古中的万能法器,无所不能。

当然,碳-14不能包打天下,不等于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的科技人员束手无策。他们发明的不少可用于无机物断代的技术手段,已经较多地运用到了文物鉴定中去,比如古地磁断代、热释光断代、铀系法断代等。

中国的古墓大多没有墓门

——曾经有关是否要挖秦始皇陵的争论一度很热。不少网友认为,找到秦陵的墓门入内即可,哪里需要把整个陵墓上面的封土全部去掉?看来,古墓在一般人心目中都有墓门,盗墓电影里的地宫更是宽大无比。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绝大多数墓葬都没有墓门。

关于考古的书籍(考古太深奥不不不)(6)

1994年3月1日,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当年为兵马俑二号陪葬坑考古发掘开启第一镢(图据秦始皇陵博物院官网)

坟墓的结构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早到一万多年前,人类刚出现死后要掩埋的风俗时,最多就挖个小坑埋上了事。到了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人可能才开始有了在墓室的地表以上用土堆筑起坟头的做法。

进入东汉以后,砖被大量应用到建造墓室中来,这才有条件使墓室变成了一个大空房子似的空间。自此,中国的墓葬越来越多地有了墓门,发展到宋元特别是明清时期,特制的石门和汉白玉的墓门,更是在帝王贵族阶层成为了一种流行和社会身份登记的规制。

秦代是早于西汉的王朝,所以秦陵十有八九也会是土坑竖穴幕,也会被塌方的填土埋实。这样一来,如果真挖秦陵的话,只能大面积地先把封土挖掉,才能露出整个墓室的墓口平面来。

关于考古的书籍(考古太深奥不不不)(7)

兵马俑初期发掘现场

为了防盗墓,古人有多努力?

——史前时代,没有盗墓之风气。直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人们开始有目的地增强了防盗意识,并采取了一定的墓葬防护措施,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深埋。这种做法,在夏代以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内的大型陵墓为最,向地下深挖了6米多。

陵墓被人为破坏的行为一直延续到后世,动机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出于王朝更迭、政治斗争以及家族复仇等目的;另一种就是大家熟悉的搜求珍宝以谋财的动机。

第一种动机里,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伍子胥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复仇。第二种则数不胜数。考古学者曾在商王帝乙的陵墓发现近代盗洞66个,还有盗墓贼遗下的宋代黑白花瓷灯和近现代的步枪、刺刀等。

其实,盗墓的原因主要还是与中国古代盛行的厚葬风俗有关系。为了防止盗墓,古人陆续发明了“积沙墓”“积石墓”以及既填沙又积石的墓,到了汉代则出现了砖室墓和凿山为陵的做法。其中,上世纪60年代在河北满城发现的汉代刘胜夫妇合葬墓,就是“凿山为陵”的典型代表。

该墓室开凿于山岩中,墓道口用土坯或砖砌封门,再用铁水浇灌,与山石融为一体,使得满城汉墓未遭盗掘。著名的“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就是从这里出土的。

盗墓贼有哪些宝贝不会偷?

——上世纪90年代,江苏徐州发掘了著名的狮子山汉墓,墓主人是汉景帝的堂兄弟,有皇亲国戚之尊。考古学家们清理到墓里时遗憾地发现:这个墓葬早已被盗。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盗墓贼们不盗那些精美绝伦的玉器,并且抽走了金缕玉衣上的金丝,没有把那些珍贵的玉片盗走。

关于考古的书籍(考古太深奥不不不)(8)

1994-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衣出土时已严重散乱,曾被盗墓者从棺室中拖至塞石上,抽走金丝,玉衣片散布于内墓道塞石上和盗洞内塞石之间的夹缝中,不少玉片在抽金丝时被损坏。出土的4000余片玉衣片,玉质温润,呈半透明状。2001年徐州博物馆对玉衣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玉衣由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等十余部件组成,玉片总数为4248片,穿缀玉片用的金丝重1576克。该金缕玉衣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玉衣。(图据徐州博物馆官网)

后来,考古学家们反复考辩,才弄明白了盗墓贼的心理:这些玉器都是皇室标志性的器物,假使真的盗出去,一出手别人就知道你这是盗掘皇室墓葬所获,不但无法换成钱,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可金丝就不一样了,可以熔化重新打造。

此外,这座墓中多达17万枚铜钱扔得到处都是,也没有被盗走。经考古学家们推断,这些盗墓贼是过了几百上千年后才来行窃,朝代早已更替,铜钱盗出来也无处花销,只能当金属卖,也不值得费力扛出去了。

一般的随葬品中,陶罐、锈蚀的器具、散架的家具、破碎的瓷器等,都是盗墓贼不会去碰的“不值钱物件”。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李学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关于考古的书籍(考古太深奥不不不)(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