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空银河里

有只小白船

船上有棵桂花树

白兔在游玩

对不起,单曲循环模式重启。《隐秘的角落》大火之后,配乐《小白船》在洗脑之余,也被染上惊悚色彩,堪称“ 2020 年度恐怖童谣”。主演秦昊还在微博上收到了自家媳妇伊能静的公然警告,已将此曲列入儿歌禁曲,秦米粒的睡前时间大家不必担心了。

小时候听的童谣怎么唱(从小唱到大的童谣)(1)

▲ 2020 年度恐怖 上头童谣——《小白船》/图片来自微博@秦昊 @伊能静

《小白船》被称为“阴乐(来自阴间的音乐)”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隐秘的角落》中,每次有人哼出这首歌,必有杀人案件随之浮现。

第一集,严良、普普、朱朝阳三人唱到“船上有棵桂花树”时,张东升把岳父岳母推下了山;第三集,朱晶晶从阁楼上摔落之前,少年宫合唱班正在排练这首歌;第六集更加瘆人,伴随着“桨儿桨儿看不见,船上也没帆,飘呀飘呀,飘向西天”的歌词,前一幕里,三个孩子还幻想着在大海和天际间漂流,后一幕,张东升妻子的尸首居然漂到了岸边。

小时候听的童谣怎么唱(从小唱到大的童谣)(2)

小时候听的童谣怎么唱(从小唱到大的童谣)(3)

▲ 前一幕里,三个孩子还幻想着在大海和天际间漂流,后一幕,张东升妻子的尸首居然漂到了岸边/图片来自网剧《隐秘的角落》

这首童谣原名《半月》,原本只是朝鲜作曲家尹克荣创作的安魂曲,深受中、日、韩三国小朋友喜爱。歌词本意是希望儿童们积极探索,勇于追求美好未来,只不过搭配上悬疑剧情,碰巧被赋予恐怖的深意,安魂曲变成招魂曲。

可是还有一类童谣,是实实在在的恐怖童谣,歌词里看似平平无奇的词语组合,背后却掩藏着血腥故事和真实案件,那才叫现实版“毁童年”。

提到一首童谣引发的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名推理小说《无人生还》必然榜上有名。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

一个被噎死,还剩九个人。

九个小兵人,熬夜熬得深;

一个睡过头,还剩八个人。

八个小兵人,动身去德文;

一个要留下,还剩七个人。

七个小兵人,一起去砍柴;

一个砍自己,还剩六个人。

六个小兵人,无聊玩蜂箱;

一个被蛰死,还剩五个人。

五个小兵人,惹事进法院;

一个缠官司,还剩四个人。

四个小兵人,下海去逞能;

一个葬鱼腹,还剩三个人。

三个小兵人,进了动物园;

一个遭熊袭,还剩两个人。

两个小兵人,外出晒太阳;

一个被晒焦,还剩一个人。

这个小兵人,形单又影只;

投缳上了吊,一个也没剩。

读过此书的人都会震惊于阿婆的精心布局,这首贯穿始终的童谣更是完美预测了所有人的死亡结局,让人过目难忘。但实际上,这首童谣并非由阿婆原创,而是引自一套古老的英国童谣合辑——《鹅妈妈童谣》,从十七世纪至今,其中已收录了八百多首民间童谣。

《鹅妈妈童谣》中的语句乍看之下充满童趣和温馨,但如果细究故事内容和时代背景,却会发现它是一部现实主义暗黑口述史,威力丝毫不亚于《悲惨世界》。

小时候听的童谣怎么唱(从小唱到大的童谣)(4)

▲《明星大侦探》节目中的“恐怖童谣”给不少观众留下了“阴影”/图片来自综艺《明星大侦探2》

上面提到的《无人生还》里的经典童谣,在《鹅妈妈童谣》中的最初版本其实是“十个黑人小男孩(Ten Little Nigger Boys)”,光看标题就知道当时的英国种族歧视问题有多严重,于是后来的版本渐渐把主人公换成了“十个印第安小男孩”或“十个小兵人”。

歌词描述的是原有十个小黑人,在遭受许多波折后接连死去,最后唯一剩下的那人觉得孤单难耐,也只好上吊自杀。在现实中,这些小男孩则是用来比喻原本为劳工阶级的一群人,在中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压迫下,不堪重负,日渐凋零,到了最后被压榨殆尽,一个也不留。

小时候听的童谣怎么唱(从小唱到大的童谣)(5)

▲ 电影《无人生还》剧照,十个小兵人的雕像一个个倒塌,剧中十个人物也接连离奇丧生/图片来自britannica

还有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浪漫小调,《伦敦大桥倒下来(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歌词虽然隐晦,但看起来总觉得不大对劲,似乎在暗自讲述某种酷刑或诅咒。

伦敦大桥倒下来,

倒下来,倒下来,

伦敦大桥倒下来,

我美丽的小姐。

拿一把钥匙锁住她,

锁住她,锁住她,

拿一把钥匙锁住她,

我美丽的小姐。

我们怎么把它建起来,

建起来,建起来?

我们怎么把它建起来,

我美丽的小姐。

用金和银把它建起来,

金和银,金和银,

用金和银把它建起来,

我美丽的小姐。

金和银,我没有,

我没有,我没有,

金和银,我没有,

我美丽的小姐。

用针和大头针把它建起来,

针和大头针,针和大头针,

用针和大头针把它建起来,

我美丽的小姐。

针和大头针弯曲了断裂了,

弯曲了断裂了,弯曲了断裂了,

针和大头针弯曲了断裂了,

我美丽的小姐。

用木头和黏土把它建起来,

木头和黏土,木头和黏土,

用木头和黏土把它建起来,

我美丽的小姐。

木头和黏土会被水冲走,

被水冲走,被水冲走,

木头和黏土会被水冲走,

我美丽的小姐。

用坚硬的石头把它建起来,

坚硬的石头,坚硬的石头,

用坚硬的石头把它建起来,

我美丽的小姐。

坚硬的石头会保持很久,

保持很久,保持很久,

坚硬的石头会保持很久,

我美丽的小姐。

好端端说着伦敦大桥,为什么每段结尾都要加一句“我美丽的小姐(My Fair Lady)”?人们对此有不少解释,比如这是为了讽刺埃莉诺王后滥征过桥税,或是影射安妮·博林王后被斩首事件。

最骇人的说法来自高姆小姐(Lady Gomme),她认为这首童谣记录了一种传说中残忍的建筑献祭仪式,在伦敦桥落成前,人们把小孩活埋进桥柱里,孩子们的灵魂将守护着大桥永远不倒。所以,当伦敦大桥倒下来,也就意味着桥中亡灵即将展开复仇计划。

小时候听的童谣怎么唱(从小唱到大的童谣)(6)

▲ 从前连接泰晤士河南北两岸的伦敦桥,并非今日的伦敦塔桥/图片来自wikipedia

还有一首《编玫瑰花环(Ring Around the Rosie)》,被誉为“瘟疫儿歌”。据说它记录的是 1664 年发生在伦敦城的黑死病(鼠疫),18 个月内死亡人数超过 10 万人,相当于全城人口的五分之一。

编一个玫瑰花圈,

口袋里装满花朵,

灰烬,灰烬,

我们都倒下了。

这首儿歌体量短小,不过每一句都有出处。当人们感染这种鼠疫病菌,身上会显现出暗红色的圆形疱疹,状似玫瑰花环。随着病情加剧,病菌持续侵蚀肉身,溃疡、腐肉的气味让人难以忍受,人们只好随身携带新鲜花朵,试图掩盖难闻的味道。

“灰烬,灰烬(Ashes,Ashes)”一说代表尸体火化后的灰烬,另有一种解释是,这句话在英文中的发音类似“阿嚏,阿嚏”,打喷嚏正预示病情加重。末尾的“我们都倒下了”则象征全员死亡。

小时候听的童谣怎么唱(从小唱到大的童谣)(7)

▲ 轻快明媚的编花环童谣,实际上讲述的是黑死病的悲惨历史/图片来自deviantart,作者Underbase

另有一首更为诡异的童谣改编自一起杀人悬案,如今已经被吹捧成史上最完美杀人案。

莉兹·波登拿起斧头,

砍了妈妈四十下,

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又砍了爸爸四十一下。

真实情况是,1892 年 8 月 4 日中午时分,瀑布河城银行家安德魯·波登 33 岁的女儿莉兹·波登(Lizzie Borden)突然对自家女仆呼喊,称父亲惨遭利斧砍死。医生、邻居闻讯赶到现场,却发现莉兹的继母也横尸二楼,死状相似,且死亡时间比男主人早 40 分钟。

夫妇俩身上的创口没有童谣中讲述的那么夸张,加起来共计被砍了29下,但对于行凶人究竟是谁,警察和法官却一直没有定论。起初,警察把周围的可疑人员包括女仆都调查个遍,并没有将莉兹视为怀疑对象。但随着案情推进,大量线索排除了其他人的作案可能,将嫌疑人矛头指向莉兹。

莉兹在证词中声称继母在事发前收到一张便条后离开了家,还提到她的父母前几天在生病,并怀疑有人在他们饮用的牛奶里下过毒。但在调查过程中,便条不翼而飞,法医验证她的父母并没有中毒迹象。此外,莉兹还否认自己曾试图从药店购买氰化物,撒谎伪造不在场证明。

虽然种种迹象都对莉兹不利,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实物证据和目击证人,法院最终宣布将莉兹无罪释放。莉兹和姐姐共同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卖掉凶宅后,开始了新的生活。1927 年,莉兹·波登去世,身后大笔财产捐给防止虐待动物协会,这起悬案也就此成为一道无解的谜题。

小时候听的童谣怎么唱(从小唱到大的童谣)(8)

▲ 根据莉兹·波登创作的“持斧的女人”形象,如今已经成为众多影视剧及主题酒店的营销素材,人称“莉兹·波登产业链”/图片来自the guardian

两年前,人民日报曾经发布过一篇关于恐怖童谣书籍的报道,谴责“恐怖童谣”摇落了童年的芬芳,也有家长质疑为何容忍这样的图书出版、上架。但在《鹅妈妈童谣》出版的年代,社会底层生活混乱,流血冲突和谋杀案占据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自带荒诞阴鸷气息的童谣,正是对当时人们生活境况的如实反映。

何况在 18 世纪中期之前,人们并未将儿童视为“纯洁、天真”的对象。在英国清教徒的宣传下,“原罪论”甚嚣尘上,儿童的灵魂生来邪恶,需要成人进行严厉教化。

借由儿歌化的语言和曲调,创作者将现实中的种种“不可说”进行编码、转译。这些隐喻性的讽刺,一方面可以巧妙避开言论管控,方便大规模传唱,另一方面包含着警示和反思意味,让儿童对现实生活存有警惕和敬畏。

尤其当甜美童音碰撞上恐怖故事,人们才会发现,无知之恶最令人恐惧,童谣中的张力恰恰折射出人性的吊诡之处。

所以,没必要对恐怖童谣心生厌弃,偶尔哼上几句,权当壮胆也未尝不可。

曾经有哪些歌曲给你留下过阴影?大家评论区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