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唐朝以后长安虽不再是国都所在,但仍未失西北重镇的地位,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视。尤其是对于情志细腻的文人来说,这一曾经的盛世古都一直是他们怀想、追忆的对象。他们赋诗歌颂长安逝去的辉煌与壮美,寄托对家国的关切和希望。当诗歌的格律无法表达热切的情感时,他们便打破格律,以错落的长短句来表达对长安的追思。

唐代表现诗人想去长安的诗(岿然过空城人言古长安)(1)

京畿道

以北宋范祖禹的《长安》为例。全诗如下:

东风吹尘客心起,京华去蜀三千里。

我来踏雪走函关,下视秦川坦如坻。

晓登太华三峰寒,凭高始觉天地宽。

却惜京华不可见,烟花二月过长安。

长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横八极。

行人来往但西东,莫问兴亡与今昔。

昔人富贵高台倾,今人歌舞曲池平。

终南虚绕帝王宅,壮气空蟠佳丽城。

黄河之水东流海,汉家已去唐家改。

茂陵秋草春更多,豪杰今无一人在。

细观此事何足愁,不如饮酒登高楼。

秦王何苦求九鼎,魏武空劳营八州。

当年富贵一时事,身后寂寞余高丘。

范祖禹,字淳甫,是北宋中期著名的史学家。著述《唐鉴》十二卷,深明唐三百年战乱,被学者尊为唐鉴公。本集卷四曰:“范氏之先,本家长安,唐末避乱徙蜀,为成都华阳人”。由本诗开篇可见,诗人虽身居蜀地,但仍将长安作为心灵的归宿。当他翻越函谷关登峰远眺,看到脚下坦荡如坻的浩渺秦川,顿觉天高地阔,宽广无限。虽然长安城内街衢犹在,行人依旧穿梭往来,但早已今非昔比,物是人非。遥想昔日曲江池畔的歌舞升平,终南山下的皇城帝宅,诗人不觉发出“汉家已去唐家改”的伤感。想到英雄已去,盛世已远,诗人感叹:不如抛却权势与富贵,在这难得的春色中登高畅饮来得痛快!

唐代表现诗人想去长安的诗(岿然过空城人言古长安)(2)

含元殿复原图

南宋诗人陆游深受唐代“长安诗”的影响,他像沈佺期、韦应物、白居易那样,用乐府旧题《长安道》描写了长安。

千夫登登供版筑,万手丁丁供斲木。

歌楼舞榭高入云,复幕重帘昼烧烛。

中使传宣骑飞鞚,达官侯见车击毂。

岂惟炎热可炙手,五月瞿唐谁敢触。

人生易尽朝露曦,世事无常坏陂复。

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

君不见野老八十无完衣,岁晚北风吹破屋。

唐代表现诗人想去长安的诗(岿然过空城人言古长安)(3)

乐府诗集

在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中,《长安道》被归于“横吹曲”一类。最初主要用于军中,为骑在马上演奏的乐曲,隋以后开始被用于皇帝或王公贵族出行时仪仗队的乐曲,至齐梁演变为一种新体诗。南朝梁简文帝萧纲,隋朝何妥,唐沈佺期、崔颢、孟郊、顾况等都曾以此为题作诗。不过,限于《长安道》的题意以及国家功用,最初的内容多写长安路上的景观,显得雍容华贵。

唐代表现诗人想去长安的诗(岿然过空城人言古长安)(4)

陆游画像

此外,陆游也像唐人那样,把深深地“长安情结”在自己的很多作品中表现出来。如他的《感皇恩》: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诗人于初秋登上江边的阁楼,阴郁的天气笼罩着江面,几片孤云还未集结成雨。新雁的叫声打破了清冷的气氛,同时将诗人的思绪带回汉唐古都长安。他急切地盼望南宋统治者能从金人手里收复长安,并从军南郑,时时遥望长安。他曾向宣抚使王炎建议:“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而如今,山河未收,壮志未酬,不由伤感无限。位高权重的职位自有人去做,如今诗人思忖再三,也只有辞官东归,到故乡的石帆山下去种三亩菱了。虽然诗人以一幅安静的江南水乡图结束了全诗,看似景美情淡,实则压抑着报国无门的强烈激愤。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曲折,情感深沉。

再如他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词: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乾道八年,四十八岁的陆游在当时抗金的前线南郑参加了九个月的从军生活,该词正是在陆游在南郑期间即目抒怀的一篇。诗题中的长安南山即指秦岭。长安当时为金所占领,在凭高远望长安诸峰之时,诗人收复关中的热情更加奔腾激荡,不可遏止。开篇悲壮的角声和旺盛的烽火奠定了全词慷慨激扬的基调,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喜悦。然而,谁也不及南山之月多情,它竟然知晓诗人的爱国心意,特意推开层层云幕,让诗人看清长安南山的面目。在这皎洁的月华下,诗人不禁联想起灞桥的烟柳、曲江的池台,猜想它们也一直在等待着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全词情调昂扬,陆游将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这些无情的自然物色赋予人的情感,充满了乐观的情绪和必胜的信心,浪漫主义情调浓厚,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难得的佳作。

此外,陆游多次在创作中提及长安。如在《寓怀》诗中云“岿然过空城,人言古长安”,在词《蝶恋花·桐叶晨飘》中云“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在《观长安城图》中云“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等。抒发对长安的思念之情的作品也很多,如《闻虏乱有感》诗中云“有时登高望跾杜,悲歌仰天泪如雨”,《东楼集序》中云“北游山南,凭高望跾、万年诸山,思一醉曲江、渼陂之间,其势无由,往往悲歌流涕”等。

唐代表现诗人想去长安的诗(岿然过空城人言古长安)(5)

西安城楼

一个城市可以从多方面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而影响的深度则取决于被接受的程度。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越好、城市越契合个人的追求,它的影响程度就越深刻。在唐代,没有哪个城市的吸引力能与长安相匹敌。作为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它以雍容华贵的大国气度和海纳百川的王者风范,不断接纳并汲取着外界的文化精华,同时又把大唐文明和长安文化远播四方。作为一代盛世的皇都,它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笃实的人文积淀,在沧桑历史变迁中不断成熟,呈现出的帝都风貌为前世所未有。因其吸引力的巨大,众多诗人都与长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安始终是诗人们心中一个不变的情结,也因此成为他们诗歌创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他们在这块热土上抒写着大喜大悲的人生:盛世之时,纷纷对长安的金碧辉煌吟咏赞叹;盛世之后,又对长安昔日的繁华追忆无限。

“长安诗”的出现绝非偶然。它孕育于唐代大气恢弘的文化背景下,塑造于长安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中,并在政治、商业、宗教、民俗等方面均有所呈现。从唐代诗人对“长安诗”大量的创作中,也可以看出长安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的深刻影响。

长安诗系列结束——小樊闲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