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红尘半点不由人(本是青灯不归客)(1)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他本已看破万丈红尘,遁入空门,长伴青灯古佛,潜心修行。但六根不净,心里时常挂念着俗世的美酒,无法真正做个世外之人,便又回归凡尘,继续摸爬滚打。一个“却”字,明确点出那个修行之人俗念未了,心中还有牵挂。如同自诩隐士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天下博弈之局势,人隐却心未隐。身似青灯却心向风尘,出世入世,不过一念而已。

“本是青灯不归客”――与青灯为伴,与星夜为伍,虽有孤独寂寞,但仍有所思所悟:人生短暂,不过是过客般的存在,与其如此,还不如像青灯般落得自在。

一入红尘半点不由人(本是青灯不归客)(2)

“却因浊酒留风尘”――“却”表示转折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尽管很想像青灯般了无挂碍,自在自得,可这世间还有着自己的挂念与向往。“浊酒”和“风尘”代表了世间的向往和牵挂。

生活中,我们在经历了某些艰难困苦后,会觉得自己成长了,对许多曾经十分执着的事情都放下了,不再在意。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历过了,明白了,看透了,也就放下了”。然而,再次面临同样的情形时,大多人无法真正做到淡定从容地处理。曾以为再见时可以云淡风轻聊天的初恋,重逢时依旧泪眼朦胧;曾以为被朋友出卖过,再遇到也不过尔尔,真正经历时却痛彻心扉;曾以为离婚也还能做朋友,转身彼此就老死不相往来……

一入红尘半点不由人(本是青灯不归客)(3)

红尘百般苦,岂能轻易看破?贪嗔痴恨怨,只要我们还有这些感知,便只能是个红尘俗人。我们往往觉得自己不俗,不过自欺欺人而已。但这又如何?俗人也能循着星光到达彼岸。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只要朝着自己选定的方向一往无前,星光也会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不问归途。但行眼前事,莫问身后名,岁月亦不会辜负我们,或早或晚会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这句话有鞭策鼓励之意,我们身在风尘,却可以心向“星光”。星光就是我们心底的梦想与坚持,对我们不离不弃,就算我们走走停停,星光依然指引我们;就算我们偶尔放弃,只要肯回首,它还在原地,不曾离去。人只会自己弄丢梦想,梦想永远不会抛弃人类。人若有梦想,有自身的追求,无论早晚,只要出发,就为时不晚,一切都还可能实现。我们的努力,无论多晚,时间都会回报。认真做事的人,坚持自我的人,也许会耗费大量光阴,但光阴最为公正,馈赠给我们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入红尘半点不由人(本是青灯不归客)(4)

“星光不问赶路人”――这句就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之语了。这句的“星光”有两个意思:一是明指天上的星星所散发出来的光,再就是暗指能引导他实现心中所愿的智者或智慧之光。身似青灯而心向风尘,那可怎么行呢?还是赶紧继续自己的孤寂之旅吧!即使路途遥远而漫长,有星光(智者)的指引,(我)就不怕走不出那“风尘”。

“岁月不负有心人”――这句既有自我鞭策自我鼓励之意,更还有对自己所坚守的愿望(或理想)充满了肯定与希望。只要跟随着“星光”(智者)的指引去坚持,不久的将来,(我)是肯定能实现心中所愿的。

整体上看来,这应该是一个修炼之人的自我告诫与心里写照。虽有所悟,但在下觉得还是没有达到佛的“虚空”与道的“无为”之境界,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着神似,都有着对自己信仰和理想的坚守与追求!

一入红尘半点不由人(本是青灯不归客)(5)

不畏生活孤独、凄苦,不畏前路艰险,耐住寂寞,耐得等待,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加坚定和沉稳。生活不如意之事太多,只有看开,才能活得更透彻。正如林清玄所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忘记八九。

人生在世,你我不过都是红尘中的匆匆过客。在短暂的岁月里,谁都曾有过孤寂、落魄的时候。在孤寂中成长,在孤寂中成熟,在艰苦的岁月中奋斗,不忘初心,坚守执著,最后,要相信,时光不会辜负于人。记得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把这句话用在这里尤为合适。红尘岁月,纷纷扰扰,我们要看清看淡,放下尘念,这样内心才会变得从容,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有趣。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红尘滚滚,看淡看清,不沉不飘,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最后终究“守得云开见红日,拨开云雾见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