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宫遗案 』乾隆大战盗墓贼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在飞机上一觉醒来,脑子中忽然冒出这个题目,难道老萨最近《鬼吹灯》看多了?

天地良心,老萨对这类虚构的事情兴趣并不那么高。1928年孙殿英盗东陵的时候,面对这些疯狂的盗贼,乾隆当年可是曾经挺身而出,奋力抗拒的,比他那些在英法联军、八国联军面前闻风而逃的子孙们有骨气多了。

这可不是抗日神剧的扩展版,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

事情要从1984年清东陵的工作人员清理各处陵墓,进行文物调查的事情谈起。当时对乾隆墓地宫进行清理的专家们进入地宫时遇到一件奇怪的事情——乾隆地宫的第三道石门竟然无法打开。

孙殿英盗墓损失的宝物(乾隆显灵大战盗墓贼孙殿英)(1)

▲ 乾隆裕陵的地宫是目前清东陵所发掘地宫中最为精美的,内部有四道石门,周围刻满精美的石雕和经咒

从墓道进入,要经过这四道石门,才能到达放置乾隆棺椁的地宫。当初下葬时,这四道石门都是用特殊工序关闭的,内部有“自来石”将其顶住,需要用一种叫做拐钉钥匙的独特工具才能自外打开。孙殿英盗东陵后,逊清皇室派员重新殓葬慈禧和乾隆,之后重新关闭了石门,这次工作人员入内清理,也是用了拐钉钥匙,才打开第一和第二道石门。

然而,这一招到第三道石门时却不灵了,无论怎样,也打不开它,似乎里面有人用什么东西把石门顶上了。

指挥清理地宫是清东陵管理处的一位老专家,当时思索片刻,忽然恍然若有所悟,说:“哦,肯定是又下来了。”

旁边一位刚刚来这里工作的年轻技术员很纳闷,说什么又下来了?

老专家微微一笑,说:“当然是乾隆又下来了,把门堵上了呗。这皇帝,不喜欢别人进他的屋。”

那时改革开放已经多年,不会再给人乱扣什么宣传封建迷信的帽子,老专家便开了个玩笑。

然而,事情似乎并不是玩笑,等石门终于被打开,真的发现是乾隆的棺材堵在了大门的后面,那位年轻的工作人员顿生毛骨悚然之感。

不但他如此,在场的年轻同志几乎都感到浑身不自在。

孙殿英盗墓损失的宝物(乾隆显灵大战盗墓贼孙殿英)(2)

▲ 就正中这口大棺材,从照片上看到,它本来被安放在墓室后方的石台上,就算是抬,七八个小伙子未必能抬它得动,居然会自己走下来,还能来堵门,这怎么可能?但眼见为实,它的确是走下来了啊!

看到大家情绪有问题,现场领导发话,请老专家给讲讲这是怎么回事儿。

于是老专家便从一个简单的问题说起——乾隆要是不想让我们进来,为什么不堵第一、二道门,不堵第四道门,偏偏来堵第三道门呢?

皇上的心思,这谁能知道啊?

人家说了,你去第四道石门那儿看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大家就去看了,第四道石门的情况,果然和前面三道不一样。

孙殿英盗墓损失的宝物(乾隆显灵大战盗墓贼孙殿英)(3)

这守卫地宫的最后一道石门,已经断裂破碎,无法关闭了。老专家说,孙殿英盗墓的时候,乾隆就是在这第四道石门挡着不让他们进来的,现在第四道石门关不上,堵不住了,所以乾隆才直接到第三道门来堵着不让我们进去。

难道乾隆还曾走下棺床大战盗墓贼?

的确如此。1928年孙殿英借口军事演习在清东陵实施盗墓,主要目标便是乾隆和慈禧两座大墓。打开慈禧地宫的过程并无蹊跷,但打开乾隆的地宫时,却遇到了麻烦。他们用拐钉钥匙打开了三道石门,同样在第四道石门面前不得寸进。这伙盗墓贼如何会像今天的管理人员一样考虑对文物的保护,他们直接弄来了炸药,以工兵进行爆破,石门终于被炸开,轰然倒下。

孙殿英盗墓损失的宝物(乾隆显灵大战盗墓贼孙殿英)(4)

而这之后的情景便令盗墓贼们瞠目结舌——乾隆的棺椁竟然已经从棺床上走下来,挡在了门后,一副宁死(?)不屈的架势。

原来,第四道石门关不上,竟然和乾隆皇帝大战盗墓贼有关。可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大家都是搞自然科学的,神神鬼鬼的解释并不能说得通。

事情其实仍然在科学的范畴之内。老专家带着大家走进地宫,让大家看墙上有什么。乾隆以文殊菩萨转世自居,墙壁上刻有大量经文,除此之外,便是一道道的水痕。这就是“乾隆大战盗墓贼”的缘由了——清代皇帝或许出自游牧民族,因此对于死后的归宿的要求不似明帝那么严格,许多皇帝的墓址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但帝室也不甚细究。乾隆的墓风水极佳,却有个要命的问题,那就是潮湿,尤其是雨季,外面下雨,里面则渗水成泉,造成地宫积水严重。

乾隆的墓积水虽然厉害,但更厉害的是他儿子嘉庆的墓——嘉庆墓选址之处,也是风水很好的地方,但渗水更加厉害。嘉庆本来也不怎么在乎,但他的原配皇后先去世,所以比他提前入墓。嘉庆这人还是满重感情的,一次去墓地看望皇后进行祭奠,但到地宫一看,情景令他惊骇莫名——因为大量渗水,皇后的棺材竟然泡在水里,地宫变成澡堂子了。嘉庆悲从中来,怒责选陵官员,下令重新选址,所以嘉庆的墓地修了两次,原因便是水患。

孙殿英盗墓损失的宝物(乾隆显灵大战盗墓贼孙殿英)(5)

▲ 嘉庆皇帝像

乾隆墓的水患稍好一点,但遇到一些几十年不遇的大雨,还是会棺椁都漂浮起来。这样,皇上的棺椁(后妃的棺椁质量不如他的好,漏水漂不起来)便离开棺床,开始在地宫内“自由行”了。

而当旱季来临,地宫中的水会从石门的门缝中流出,便把棺椁“吸”到门后了,这才形成“乾隆堵门”的奇观。

当然,这是科学的解释,如果用非科学的方式来解释,曾经的一代雄主,如今被一个土匪出身的军阀欺上身来,连妻妾都不能保全,若是地下有知,这份愤懑驱使他做出一些令人惊异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令人慨叹的是,当年李自成攻克钟祥,曾欲开掘明显陵,突然天降雷电,击死若干挖掘之人,李自成因而罢手。但乾隆的“显灵”并没能震慑住盗墓贼,孙殿英的部下愚昧至极,根本不敬天地鬼神,更没有什么情怀可言,只是略感惊诧,便被墓中的随葬品吸引,他们将已成白骨的乾隆拖出棺木,对裕陵内的帝后进行了疯狂的洗劫。令人喟叹的是,这些兵痞之流离去后,当地居民中的地痞恶棍又进行了一次“洗仓”——对残存遗物再次抢掠,其间,乾隆的头骨都被丢在了门后。

孙殿英盗墓损失的宝物(乾隆显灵大战盗墓贼孙殿英)(6)

▲ ​明堂黄瓦,守不住三尺存身之地

写到此处,感慨万千,首先是替乾隆感到不公。尽管这位皇帝好大喜功,有着种种毛病,毕竟在位期间多有建树,落到如此凄惨境地,令人扼腕。细思,又感到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乾隆是清代乃至中国封建王朝历代帝王中把文字狱做到登峰造极的皇帝。这种事初看只是帝王的苛刻,实际和清王朝的统治理念息息相关。这个王朝的统治者是十分精明的,他们对于百姓的统治方法,那就是第一要让百姓愚昧而不会思索,没有追求,便不会质疑皇朝的恶政;第二是要让百姓疲于奔命而穷困,因此永远是没有力量的弱势群体,不会对皇朝构成威胁。而对于精英阶层的统治则是把他们变成奴才,使其懂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只知为皇朝服务,不问是非。

于是,到了乾隆的子孙后代,精英阶层变成了磕头虫,整天只会也只敢喊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本维持不了皇朝的延续,而人民已经变得接近禽兽,不敢有理想,不敢有节操,有的只是贫困带来的极端贪婪。

设若臣守是敢于睁眼看世界的,帝王是能够接受帝国并非世界中心的,清王朝何至于落后时代百余年不自知,乃至灭亡不能保一陵寝?设若百姓不被愚民,有更高一点的精神世界,何至于对挖坟盗墓这样的事情视为发财捷径,何至于把自己的君王看作寇仇,何至于面对让李自成都畏惧的事情麻木不仁?

等连坟都守不住的时候,再怎么愤怒,都来不及了吧。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