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评价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单调的评价方式,从偏重内容分析走向注重指导学生的对阅读兴趣的培养、对语言文字理解和感悟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品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学文言文阅读考题教学策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学文言文阅读考题教学策略(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评价标准现状及策略研究)

小学文言文阅读考题教学策略

阅读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评价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单调的评价方式,从偏重内容分析走向注重指导学生的对阅读兴趣的培养、对语言文字理解和感悟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品质。

  1.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评价标准现状分析

1.评价体系单一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老师进行阅读教学评价时,仅仅局限于课文中的少数篇目,极少数老师会涉及课外阅读篇目的评价。新课标强调,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评价体系不涉及课外阅读,这从根本上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教师、家长缺乏足够的重视

分析学情我们发现,小学生有着自控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老师布置了阅读课外书籍的作业后,大约有七成的学生会对这项作业存在着应付或者偷懒的态度。教师的无作为,致使学生对这个作业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因为工作问题或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在家更多时候只能做到保证孩子按量完成作业,并督促其认真读书,但对于孩子是不是装样子、有没有认真读,他们缺少评价判断的标准和方法,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养成了“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

二、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评价标准的策略

对小学生阅读评价标准现状的种种问题的研究,都是在指引我们不断探索和发现在阅读评价中更加长期、有效的策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阅读的乐趣。以下是我总结出的一些阅读评价标准的策略:

1.整体性与因材施教的评价

评价方案的制订,在全面考查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同时,注重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进行区别性评价。在评价上不要仅仅按照阅读量来进行评价,在对待阅读进度稍有落后的同学时,要对他们适当地放低要求并且进行鼓励。

2.激趣性评价

要使学生爱上阅读,并学会在读中思考、积累和运用,进而真正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教师和家长就应善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奖励,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和家长每一次的表扬都是最好的动力。

3.导向性评价

在孩子阅读时,从小就注重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其实也暗藏着一个好的读书习惯。可真正读书时,有的学生手中压根儿就没有笔,有的学生即使手握着笔,也是流于形式,久久没见他在书上做任何记号,这样就需要老师的方法引导。

4.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

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评价方向上是开放的,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作为课外的学习,我们采用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综合考虑多种相关情况,尽可能做到多元、开放。

5.形成性评价

学生每天在家、在学校的读书时间不少,但是效果怎么样还需要老师通过日常交流展示、读书笔记积累等方式检查评价,势必会有削弱阅读效果。因此,老师要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在家读书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点拨和指导。

  1. 结语

新教材实际上已经把“延伸阅读”部分纳入到教学体制,并尝试设置一些检测评价。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监管不严不力的状况,导致评价体系没有很好地得到运行。一个良好评价体系的运转,需要各个方面的监督和协力配合。学校研究完善的阅读教学评价标准体系;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建立健全家校联系机制。

供稿:朔城区第八小学校郝丽娟 张晓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