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民的节日到全城的狂欢,从花车游行到热闹舞会,从大谈国事到为慈善募集资金,法国港口小镇的狂欢节也是过得相当丰富多彩了。

欧洲狂欢节的产生和盛行,离不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前苏联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巴赫金曾经提出,狂欢节是笑的节日,是身体的节日,是民间精神对天主教廷的反抗。的确,大约在4世纪时,神学家将基督复活日定为春分后第一个月圆之日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而8世纪时,复活节前的40天又被定为封斋节,期间不能喝酒吃肉,更不能聚会玩乐。在熬过了这漫长又无聊的日子之后,大家就要“开斋”了。经过“触底”之后的民众们势必要大幅“反弹”,组织起各种反抗一切因基督教而带来的等级关系、特权、禁令等的活动,再与各地的风俗、文化相结合,从而逐渐形成了各个地区独具特色的“狂欢节”,比如法国格朗维尔(Granville)的狂欢节,就是与当地繁荣的渔业密不可分的。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1)

格朗维尔小镇坐落于大西洋海岸边,属于法国西部诺曼底大区芒什省,风景优美,是欧洲人钟爱的度假胜地之一。而最为重要的,是它为法国供应着最优质的鳕鱼。当基督教遇上了鳕鱼捕捞季,渔民们就在出海前来一场狂欢,既为自己送行,同时也期待着能满载而归,格朗维尔的狂欢节就这样诞生了。虽然法国西部还有不少港口城市也有类似主题的狂欢节,但格朗维尔是其中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每年都吸引着超过10万的游客前往参加,从1875年到现在,格朗维尔狂欢节已经举办了144届了。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2)

虽然狂欢节在每年的二月份才举行,但是从上一年的九月开始,大家就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始准备了。所有的游行彩车、人偶、各种道具等都由志愿者们在生产车间中制作、组装完成。到了11、12月,还要举办“狂欢节小姐”的选拔活动,经过层层考验,最终的胜出者将成为本年狂欢节的“形象大使”。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3)

格朗维尔狂欢节非常注重仪式感,在正式开始前的周五晚上,主办方会在市中心特意搭建的场地中举办大型音乐会,届时所有的观众、表演者都聚集于此,为狂欢节预热。

到了周六,在万众瞩目之下,市长会将一把特制的钥匙交给狂欢节国王(人偶),代表着狂欢节正式开始,整个城市启动狂欢模式,“国王”可以主宰城中的一切。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4)

首先进行的就是花车和乐队游行。经过半年才制作完成的40辆花车绕着城市街道缓缓行进着,每辆花车都由小镇不同地区的委员会,也就是街道办参与制作,它们都有着各自“肆无忌惮”的主题,或讽刺名人,或调侃政治,或抨击时事,反正全城狂欢,百无禁忌嘛。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5)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6)

在游行队伍中,除了有“狂欢节小姐”的三名胜出者,全城的孩子们也都参与其中,他们穿着格朗维尔的传统服装,随着音乐蹦蹦跳跳,欢快极了,因为在今天游行的目的地,会有一场专为他们举办的儿童舞会呢。孩子们的嬉闹、欢笑,乐队演奏的美妙音乐都弥漫在夜晚略有凉意的小镇空气中。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7)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8)

周日仍然是绚丽多彩的花车、乐队游行,其中还穿插着不少特色模型,不同的游行队伍沿着各自的路线穿插行进着。到了晚上,伴随着绚烂的烟花表演,各个游行队伍最终汇聚到市中心广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观众和表演者们在这里欢聚一堂。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9)

到了周一,游行队伍休息一天,取而代之的是两个盛大的舞会:下午是老年人专场——“永葆青春”,晚上则是一场“爸爸们的小型舞会”,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爸爸们才能来,所有的成年人都能参加,无论是熟悉的好友,还是久未相见的亲朋,甚至是陌生人,都能开心地相约跳舞,说不定还能遇到一见钟情的缘分呢。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很快就到了狂欢节的最后一天。所有的游行队伍在完成最后的表演之后,最终在港口聚集,而主宰了这个小镇五天的狂欢节“国王”也会在这里被烧毁。当然,一切还没有结束,还有一场盛大的五彩纸屑大战等着人们——当夜幕降临,所有的人都在漫天纸屑中嬉闹、欢笑着,品味着狂欢节的余味,与它做最后的告别。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10)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11)

在这最后一晚,人们还有一项特权:在酒吧、餐厅,或者就在大街上,戴着面具的他们可以与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们随意开玩笑,也可以自由地讨论政治、时事,这样百无禁忌的“全民大讨论”被人们生动地称为“阴谋之夜”。

不过,在格朗维尔,狂欢节除了狂欢,还有一项重要意义——募集慈善资金。早在1875年,第一次的狂欢节就是被作为慈善活动的一部分而举行的。到了2003年,这一优良传统被重新引入,每一年的狂欢节都会为一个公益组织募集资金。

墨尔本海鲜节(非遗印象渔民们的)(12)

除了尽情享乐还能献上一份爱心,再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狂欢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