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达州发布"↑免费订阅本微信

四川路桥重组进展(热点这个达州人真有钱)(1)

李勤

又一个达州土豪浮出水面,1月3日晚间成都路桥公布:达州人李勤近5个月中狂买该公司超3700万股,持股比例达到公司总股本的5.0176%。按其公布的买入价算,耗资约2.5亿元。

成都路桥公布的信息显示,李勤从去年8月26日开始大手笔买入成都路桥股份,此后多次买入,去年12月29日买入100万股后,累计持有成都路桥3700.0614万股,持股比例超过5%,从而触发了信息披露义务。

李勤是谁?公开信息显示,其居所是达州南外镇,身份证也显示其籍贯是达州,生于1977年,仅39岁,典型的年轻富豪。

李勤为何会买成都路桥,记者无从得知。不过巧合的是,四川中迪禾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叫李勤。中迪禾邦公司地址与购买成都路桥的李勤公布的通讯地址一致。如果两者是同一人,李勤买成都路桥就很好理解了:中迪禾邦以房地产开发运营为主,购买工程建筑公司成都路桥属于产业链的自然延伸布局。

按目前成都路桥股价计算,李勤持股价值达2.76亿元,账面已经盈利2000万。

四川路桥重组进展(热点这个达州人真有钱)(2)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访中迪禾邦集团董事长李勤

他,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却凭着坚强的毅力,敢想、敢闯、肯干的狠劲,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集团化公司。

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先后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建筑经济与管理专业、四川大学EMBA深造,并一举考取了高级工程师,国家二级建造师等。

他,常怀感恩之心,时刻不忘帮扶他人,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从鏖战达州一隅到征战全国重要城市版图,创造了达州本土地产运营商的新传奇。

——他就是现年38岁,中迪禾邦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勤。他用勤奋、诚信、感恩的信念,带领员工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创业之歌。

敢打敢拼

创业改变命运

从双庙的山村走出来的李勤曾经面对包分配的机会,他没有珍惜,而是选择了“创业经商”。

1995年,李勤从万县商业专科学校毕业,这是并轨前的最后一年毕业分配,李勤面临着两个选择:接受分配,进入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或者自谋出路,搏击商海。思考再三,李勤最终选择了后者。当年的达州,装修行业刚刚兴起,正处于一片兴兴向荣发展中。一切从基层学起,打小工、拜师傅、学手艺……做事勤快,做人诚恳,很快,李勤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装修和建筑,在李勤面前就隔着一堵墙,和水泥钢筋打交道久了,也就形成了一个圈子。因为在业务和工作上的交叉互补,李勤开始和建筑队伍里的朋友强强联合。2006年。李勤盯准了机遇,几个伙伴儿一合计,拿出家底,加上贷款,在三里坪摆开了阵势,开启了创业之旅。

“那个时候没得领导和员工,全是群策群力。”李勤说,“当时几个朋友在污水处理厂旁边租了几间平房,安营扎寨,平时家也不回,通宵值守,尤其是成家的合伙人,思念至亲时,只能由老婆在孩子放学后接来探班,守工地也都是相互轮换着来,实在调剂不过来,甚至把各自的家长也喊来打外援。”

白天,李勤忙碌于工作,夜晚,李勤自学和函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李勤从中国地质大学建筑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并攻读了四川大学EMBA,一举考获高级工程师,国家二级建造师等。

2008年至2012年,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公司内部管理问题也接踵而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颇有主见的李勤立即调整内部管理机制,向行业内顶尖的企业学习取经,并不断提高公司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研究出了一套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营”模式。公司率先引入了“OA管理系统”,这在达州的地产企业中是独一家。2013年12月4日,中迪禾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运应而生,一家资产超两亿元,员工百余人的地产企业雄踞于达州,多个项目并线开发。

团队建设

以人文本

公司发展壮大了,带领团队很重要。李勤认为,一个团队就是一个家,对待员工就像对待家人一样。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公司也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了现在的一百多号人。“加入了我们这个团队,我就必须对团队的所有员工负责,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并且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与员工共进退,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采访中,李勤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而谈到自己的员工,他更像一个大家庭中的“大家长”。

一直以来,李勤时时刻刻将每一位员工的生日都铭记于心。

2012年初冬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凉意,李勤带领公司全体同事相约乘车至李家碥为员工举办生日宴会,一路上充满着欢声笑语。到达李家碥后,李勤第一个上阵,率先亲手做了一道拿手菜。紧接着,各位同事齐心协力,挥手上阵,各显神通,拿出看家本领,施展精湛厨艺,切菜、配菜、炒菜、上酒水、摆餐具,大家分工配合,精诚合作。午餐时,大家点燃生日蜡烛,唱着生日赞歌,让寿星在歌声中许下美好的愿望!

在李勤看来,为员工过生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举动,但在员工看来,却从中收获了别样的感动。此外,李勤还注重企业文化的发展,带领员工到三亚、九寨沟等地学习,并给员工提供学习发展的空间,鼓励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心怀感恩

常回报社会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带领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李勤不忘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多次亲自带队深入灾区、贫困地区捐钱捐物,致力于助学、扶贫、助孤等多项公益事业。汶川5·12地震、达州7·8洪灾、达川区青宁乡特大地质灾害等发生后,李勤带领全公司上下累计捐资捐物达百万余元。

都说家乡父老的深情难以忘却,从现达川区双庙乡走出来的李勤,将自己的一腔热情奉献给家乡的留守儿童。闻讯自己的母校双庙中学的营养食堂餐在主体完工无资金购买设备后,李勤及中禾集团领导层当即决定向双庙中学捐款十万元,购买了全套食堂设施设备以及桌椅、板凳、书籍等,解决了母校的后顾之忧,得到了全校师生、相关职能部门的充分肯定、高度赞扬。

李勤对家乡的回馈远不于此,每当家乡有困难,李勤总会想尽各种办法解决,近年来为家乡修路、筑堤、修堰塘、解决灌溉用水……“我只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李勤笑着对记者说道。

战略布局

志存高远

重庆杨家坪、山东菏泽、成都、西昌……李勤的战略布局不断向外延伸,中迪禾邦已经开始出现在重庆、成都等城市主流媒体地产新闻的头条,也正朝着李勤的梦想——中国商业地产新极,达州首家地产上市公司,阔步前行。

“每做一个项目,都要做那个时候最好的,无论是建筑质量,户型还是景观。”李勤说,要做就做品牌。以中迪国际为例,他在做房产的时候,第一定位的是快销,由于考虑到该区域今后商业价值,他又力排众议,数次调整方案,将商业做到了极致。人车分流技术,全地下式配套车库,为更大限度地满足住户,光地下车库,就修了三层。

“想法和意见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想法落地和经济保障的问题。”李勤说,“要破解这个难题,房地产就必须和金融结合起来做。从住宅到商业,从商业运营到商业的增值保值,要把经济和经营要形成产业链。”记者手记李勤的武侠情结

语速飞快,充满激情,配合生动的表情和手势,在任何场地,李勤都会成为焦点。作为70后的尾巴,李勤也曾痴迷武侠小说,和李勤一起打拼的,都是生于金庸、古龙的武侠时代。他举例子也喜欢用武侠小说来比喻。而小说中的绿林气息,在他的生活中也不难看到:不喜欢应酬,每次回到达州的公司,都是和员工一起,在办公室的大桌上,摆上几个大碗就开吃。

“天道酬勤”是李勤的座右铭。他说:“公司加班文化盛行,从领导到中层,都要带头干。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必须比其他人多付出10倍努力”。在用人策略上,李勤认为,中迪禾邦要走向全国,要成为全国商业地产的的顶尖企业,人品和态度是第一位的,它关乎未来发展的成败。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李勤豪气干云,敢打敢拼的游侠精神,为其辉煌的事业奠定了成功的基础,而拉杆子成立如“少林”“武当”那样的正宗体系运作,实现跨界的传奇佳话,李勤“铁肩担道义,任道而重远”。

四川路桥重组进展(热点这个达州人真有钱)(3)

四川路桥重组进展(热点这个达州人真有钱)(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