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的发音为月支、禺知、玉兹、椅子、月字等,在彝语里是“水神”的意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摩梭语孔雀的意思 月氏在彝语里是水神的意思?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摩梭语孔雀的意思 月氏在彝语里是水神的意思

摩梭语孔雀的意思 月氏在彝语里是水神的意思

月氏的发音为月支、禺知、玉兹、椅子、月字等,在彝语里是“水神”的意思

月亮在云南话里念“以亮”,云南嵩明县小街镇有个村叫“月字本”,云南话发音为“以子本”。月氏在古汉语里准确的发音是“椅子”,月、矣、椅都是彝语“水”的意思。子在这里发音“兹”,在彝语里是君、王的意思。椅子、月字、月氏、月氏、禺知是同一个彝文名词,意思是水神、龙王、水官。

汉代位于新疆西北角有个游牧国家叫乌孙,其王称昆弥。有专家说,乌孙实际上是小月氏的一支。同一时期,云南洱海边的彝族人叫昆明族,2000多年前的汉代典籍里早有大量记载。昆弥就是昆明,学界早已形成共识。唐宋的记载里说云南昆明族“与匈奴、突厥同俗,本兄弟国,皆行国(游牧部落)”。汉代记载:乌孙与匈奴同俗。西北的乌孙、月氏、匈奴与西南的羌族、彝族互有渊源。

古代的水神崇拜在中国的东西南北皆有流行。唐代柳宗元《柳州峒岷》诗:“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就记载了唐代柳州壮族先民祭祀水神的情况。在他们的心目中,每一条河流小溪,每一口山泉、水井,都有一个水神在管理着它。云南省富宁、广南、西畴等地的壮族,不仅每年除夕夜守岁,待雄鸡啼叫第一声时,要到河边或井边挑水,并将几枚铜钱丢人水中,祭祀水神;每年夏历三月龙日这天太阳出山时,还由寨中有威望的老人带头,男女青年抬着煮熟的全鸡、全鸭、腊肉、五色糯米饭、酒等供品,到村旁的水边祭水神。除了壮族,汉族、彝族等民族都有水神崇拜。咱们汉族自称龙的传人,本身就源自于水神崇拜,龙就是水神。

月氏在匈奴崛起以前居于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亦称“月支”、“禺知”。月氏于公元前二世纪为匈奴所败,西迁伊犁河一带,后又败于匈奴支持下的乌孙,遂西击大夏,占领妫水(阿姆河)两岸,建立大月氏王国。月氏西迁伊犁河、楚河时,逐走了原居该地的塞种人(即在亚洲的斯基泰人),迫使塞种人分散,一部分南迁罽宾,一部分西侵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王朝,建立大夏国(今阿富汗)。后来月氏复占大夏,最后在公元1世纪南下恒河流域建立贵霜王朝(印度)。《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说明古代月氏的语言很可能属于汉藏语系。

留在河西地区的月氏人有一部分逃入祁连山,与当地的羌族杂处,后来被称为“小月氏”。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击败匈奴,获取河西地,开通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一支小月氏归附汉朝,移居于张掖一带,号为“义从胡”。小月氏迁居祁连山以南﹐长期与青海羌人杂居﹐又称湟中月氏胡。汉代开发河西﹑湟中地区﹐小月氏又向东北迁徙﹐游牧于湟中﹑令居(今甘肃永登)一带。在这里他们有17个部落﹐胜兵9000余人;在张掖一带﹐也有几百户﹐被称为义从胡。河西及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诸守将部下﹐多有小月氏士兵。久之﹐小月氏盖已融入羌人之中。 他们被汉人叫做羌虏,在那里生活了很久,直至东汉末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还见于史册。居住在匈奴人中间的月氏人,渐渐地与匈奴本族融入,被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后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

乌孙人定居于“敦煌、祁连间”,春秋时期的乌孙国占居着整个河西走廊。月氏人要在此地定居生活下去,就要从乌孙人手中夺取这块牧场以求生存。兵戎相见的结果是月氏人将乌孙王难兜靡暂杀于马下。乌孙王虽有王儿昆莫(昆弥),但还在襁褓中,并不能领兵迎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乌孙人抱着王儿投奔了北方的匈奴人。月氏人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在今天的张掖建立昭武城,成为月氏国的都城。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许多研究者认为“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15世纪今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土地从金帐汗国分离,成为月即别汗国的一部分,随后一些部落脱离月即别汗国的统治,被称为“逃亡者”、“脱离者”,并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16世纪初,哈萨克族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哈萨克斯坦也有水神崇拜,玉兹就是月氏,也就是水神。18世纪中叶,清朝消灭了准噶尔汗国(1757年),统一了准噶尔部,解除了哈萨克来自准噶尔的威胁,哈萨克三玉兹也曾先后表示归顺清朝,特别是中玉兹和大玉兹,与清朝的关系更为密切。于是大玉兹、中玉兹又成为清帝国的藩属。哈萨克主要是蒙古系的C2占40%强,雅利安系的r1a约25%,东亚系的O(汉族父系基因)占5%左右。

叫“玉兹”、“椅子”、“月氏”的地名、族名,南起云南嵩明、寻甸、东川、会泽,北至甘肃、新疆、哈萨克斯坦等都有。嵩明的“月字本”村,准确的彝语发音为“椅子白”,就是水官山、龙王山、水神山的意思。因为月字本在嵩明坝子(盆地)东北面,再往东北就是山区,山里有个很大的水库,叫谷堆山水库。小街镇很多村子每年插秧都有赖于谷堆山水库放水。中国西北的月氏是一个崇拜水神的民族,在很多资料里都有记载,大家网上也可以查到。月氏崇拜水神可能有2个原因,一个是因为西北地区沙漠、戈壁滩比较多,水资源相对缺乏,从而显得特别珍贵;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月氏的来源与彝族一样,是颛顼、大禹部落的后裔。颛顼及大禹都是治水的英雄,被人当水神崇拜也是可能的。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末君被商族逐出中原,北上加入游牧民族形成匈奴。月氏与匈奴同俗,时而打,时而和。这些历史记录非常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不光云南嵩明有月字本,嵩明的孪生兄弟寻甸也有,叫凹椅子、椅子嘎。会泽有椅子凹,东川有椅子箐。网上搜一下,云南贵州地区叫“椅子*”的地方10处以上,基本都是彝族地区,都跟“水神”有关。寻甸县彝族在举行作斋祭祖大典时,同时要祭水神﹐在斋期的最后一天举行驮水仪式。届时﹐请祭司在水边念经﹐祈祷水神供给圣洁之水﹐由一只带角的雄绵羊把水驮回。

寻甸彝族祭祀水神的历史非常的悠久,没人说得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水神的彝语发音就是“椅子”,难怪寻甸及旁边的东川、会泽有那么多的椅子地名。我看过一些资料说,西北的小月氏也有部分南迁入西南夷地区,成为彝族来源之一。在周代,西南彝族中有一部分分支,号称武僰,非常强悍,他们就是从四川南下云贵高原,与当地土著混居形成的部族。有研究者说,武僰可能与羌人有关。而小月氏就是羌人与月氏人混合而成的。西部的戎狄诸族顺着藏彝走廊放牧,有的从云南放牧到新疆,有的从新疆放牧到云南。部落之间相互通婚,不但交流了文化,也交流了基因。戎狄诸族也是中华文明的早期来源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