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为落实课标要求和顺应社会发展,部编教材编写者已经将小古文的学习前置。例如,在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已经出现小古文《司马光》,三年级下册出现《守株待兔》。据教材编写者介绍,整套部编教材将选取大量小古文,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古文内容简洁,经常会省略主语、宾语、谓语等情况;句式多变,有倒装句、被动句等,和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在小学阶段,朗读是学习小古文的重要方法。那么,小古文该如何朗读,下面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怎样朗读小古文?
1.读准字音
朗读者拿到一篇小古文,首先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字词语音的变化,很多小古文的字词是不能按照现代汉语来朗读。小古文中有大量的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生僻字等。朗读者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读准字音。所谓“破读”指的是改变字音来表示词性和词义。如,“陈胜王”中‘王’,就不能读二声,要破读为四声,读wàng,动词,意思是为王、称王的意思。还有一些通假字的读音也是不同,如“属予作文以记之”中“属”读zhǔ,同“嘱”,意思是嘱托、嘱咐的意思。还有小古文中的虚词一般是没有意义,在句子中起到顺承、转折等作用,因此小古文中的虚词都是轻读。
2.读顺句子
读顺,即句子朗读有正确地停顿。这里的停顿,不是指标点符号间的停顿或者句末的停顿,而是一个较长句子或者需要强调的内容在朗读中的停顿。停顿的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会不同,所以朗读者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细细品味,反复斟酌,推敲长句子中哪一个词和哪一个词要一起读,或者不能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例如,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的断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停顿准确了,内容理解上便不会产生歧义,朗读者自然也就理解了文意。
3.读而不说
在欣赏小古文朗读作品时,听者有时会思考为什么有的词句轻重缓急,有的语调上扬,有的音韵铿锵,朗读者往往会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只有反复朗读,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能用心体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在朗读小古文时不能和白话文那样进行朗读,首先要注意词语的主次关系在朗读时不宜分得太清楚;其次词语和词语之间或者字与字之间有所延长,按照张颂老师的说法就是“拓开语词”。比如,一些助词要适当的延长,“夫、也、焉、耳、乎”等都是常见的助词,在白话文中相当于“了、呢、吗”等意思,朗读时不能像白话文朗读,应适当延长音节。最后要注意小古文朗读的音韵美。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小古文中很多语句对仗工整,音韵铿锵,朗朗上口,在朗读时也不能忽视,把握古文的节奏,读出其中的音韵美。
4.读出感情
朗读者要切身体会作者的处境,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有声语言准确地传达给听众。下面以《司马光》为例: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群小朋友在庭院中嬉戏玩耍,是一个快乐的场景,朗读者在朗读时也要融入快乐的元素。但是,在朗读“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时,情感、语速、语调都要发生变化。一位小朋友在瓮上玩耍,一不小心跌入了装满水的瓮中,而且整个人都淹没在水中,情况非常紧急。
在朗读时,语速加快,读出意外和紧张之情。“众皆弃去”,其他小朋友都吓得逃跑了,在朗读时更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就在关键时刻,“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了瓮,瓮中的水都流了出来,这一句也是此文的高潮处,要读出司马光的勇敢和机智。结果是“儿得活”,朗读时放慢语速,让人长舒一口气,不幸中的万幸,小孩最终得救了。
在朗读过程中,情感可谓是一波三折,朗读者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自己处于那样的环境中,这样才能更加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感情。
二、小古文朗读篇目推荐
低段
《蓑翁对韵》《声律启蒙》《学记》《增广贤文》《幼学琼林》
《菊》《荷 》《日月星》《龟兔竞走》《芦花》《孔融让梨》《雨》《雪》
中段
《猫捕鱼》《猫斗》《狐假虎威》《盘古开天地》《南辕北辙》《惊弓之鸟》《共工触山》《鸦狐》《自相矛盾》《大禹治水》《豺烹羊》《推敲》《郑人买履》《鹏程万里》《守株待兔》
高段
《秋》《狐与葡萄》《杨氏之子》《晏子使楚》《舍本逐末》《大公无私》《鹿照水》《咏雪》《刻舟求剑》《愚人食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自古以来就是学习古文的主要途径。文字是一串串沉睡的符号,唯有朗读才能赋予他们生机与活力,唯有朗读中,才能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字的魅力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