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毅
《论语》中,孔子对子产有这样的评价: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对子产"恭敬惠义”这四个字的褒奖,不可谓不高,但过于概括。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比较具体:
子产"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如此杰出的国相,百姓能不爱戴吗?他有怎样的治国措施?我们以《左传.郑子产相国》为例说明: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鬷蔑,字然明,郑国大夫)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的格言应该来源于此。有这样智慧和胸怀的人,能治理不好国政吗?难怪子产之死,郑国百姓如丧考妣,他确乎为难得之良相,确乎为倾听百姓声音,依照百姓利益办事的良相。
有胸怀才能有格局,有格局才能识人用人。《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记载:
"为命,禆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此一段说的也是子产。《左传.郑子产相国》中写道: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公孙挥字),且使多为辞令。与禆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综上所述,子产治国突出了一个中心:为百姓谋福祉;张弘了两个基本点:一个为"导”,一个为"用"。
百姓议政,七嘴八舌,概括起来不外三类人:循吏奉事的拥护者,不明事理真相者,蓄意闹事唱反调者。第一种人要给予保护、鼓励,这是推行政治的根基;第二种人要解释、说明,引导归正;第三种人以法惩戒,勿使妄动。这样,民意之水才能流向政府规化的渠道。
子产的用人,我们引管子在《权修》一文中的说辞以佐证:
"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土地博大,野不可以无吏。百姓殷众,官不可以无长;操民之命,朝不可以无政。”
问题是何人为主,为吏,为长,为政?这一国之相就须慧眼识人,智心用人。调动各种人才的专长特异,来完成国政这一系统工程。古代的子产做到了,故其决策"鲜有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