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耐心的读一读,有点点长哦~~~)

听说现在读历史专业的人少了。有女孩报考历史系,即被某教授指为“一个文科傻妞就此诞生”,“因为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而据《文汇报》近日报道,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浩,曾参与华东师大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工作,当时我方希望开设金融、法学等热门专业,美方却坚持要开设历史、哲学等学科,纽约大学是为华尔街服务的,他们认为本科生不学历史、哲学就不可能成才。

或许在一些国人眼里,历史无非是背诵人事地物时。在网络随手可查的现代社会,这显已过时。然而在欧美大学中,历史至今仍是基础中的基础。法学院研究生更常过半以上本科读的是历史。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为何历史如此重要,重要到这仍是西方大学学科之基石?

让我用一个迂回的例子来说明。

年近八十的作曲家郭尔(Alexander Goehr,1932-),是英国二次战后乐坛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见证了大不列颠半世纪来的音乐文化变迁。当年他到巴黎和作曲大师梅西安(Oliver Messiaen)进修,不仅技法眼界大开,回到英国更成为领导潮流的前卫派。

不过对郭尔而言,花都学习那一年,让他印象最深的,却是一日音乐分析的课堂报告。

音乐一定要有音符吗(你认为的音乐只是音符)(1)

“刚到巴黎时,觉得这里既然是新音乐中心,一切都该前卫,而且要求严谨理论。有次轮到我报告一首莫扎特作品,我仔仔细细把曲子从头到尾整理一遍,乐句、节奏、和声、曲式等等全都完整分析。”当郭尔自信满满,在老师与同学面前讲解时,“没想到当我说‘在这个小节,乐曲转入下属小调和弦’,教授居然毫不客气地当场说‘错’!”

被当场抓出错误,郭尔自然觉得很没面子。他一边继续报告,一边再把那个和弦看了一次——等等,没错呀!这明明是下属小调和弦呀!

难道是老师看错了?郭尔巧妙地把话转回,又提了一次;可没等他说完,教授居然还是说了“错”!

同一个地方,被老师纠正两次,这实在很难看。无论郭尔如何确定,那个和弦就是下属小调,他也没有勇气再提一次。但是,如果不是下属小调,那个和弦又会是什么呢?好不容易捱到下课,郭尔马上向老师请教。

“在那个小节啊,”教授淡淡地说,“莫扎特,在音乐中洒下一道阴影。”

当郭尔在演讲中说到此处,全场听众都笑了。有学生问他感想如何,他答:“荒谬透顶!我大老远跑到巴黎,居然来学这个!”听他这样说,大家笑得更大声了。

“可是,各位,我现在却不觉得荒谬了。”话锋一转,这次,轮到郭尔淡淡地说,“因为当莫扎特写到那个小节,他心里想的绝对不会是什么进入下属小调,而是要在音乐里洒下一道阴影啊!

音乐一定要有音符吗(你认为的音乐只是音符)(2)

我永远不会忘记郭尔这番话——还有比这更好的提醒吗?音乐,究竟该如何书写,如何讨论,如何分析,每一世代都有不同观点。但别忘了作曲家与指挥家马勒所再三强调的,“音乐中,最重要的并不在音符里。”不读乐谱,固然会造成对音乐理解的缺失;但若只读乐谱,认为音乐除了音符之外别无其他,那也是大错特错。对这门最抽象却又最直接的艺术,我们需要各式各样亲近、理解、讨论的方法。不只认识作品,更要认识作品背后的文化,那些音符以外的东西。而历史,正是认识文化的基石。

莫扎特抽象、不带文字的器乐曲如此,最写实、最明确的歌剧也不例外。许多人认为歌唱家只要声音好就够了,殊不知一位演唱家要诠释好一个角色,不只要在声乐艺术多所琢磨,更必须广泛阅读,以历史知识帮助自己融入角色与时代。就如穆索斯基根据普希金诗剧所写的俄国宫廷大戏《鲍利斯·郭多诺夫》(Boris Godunov),故事叙述权臣郭多诺夫谋害太子夺权,最后国政动荡、反叛四起,终因良心谴责发疯而死。剧中一段是:老僧皮门(Pimen)在修道院里写俄国编年史,将郭多诺夫窃国篡位之事详实记载。不过就是一个修士在自己房间写作,算得上是什么大事呢?许多歌唱家都把此段当成一位老者对当下时局的谴责和感叹,以苍凉无奈的方式演唱,和剧情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就逻辑或戏剧效果而言,这当然是合理的表现方法,然而若对俄国历史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就会发现这个场景其实并非如此——在郭多诺夫之前,沙皇伊凡就曾下令禁止任何编年史写作,违者一律问斩。即使在修道院写作,要是文稿被发现,皮门就是死路一条。因此普希金之所以安排这个场景,绝对有其强烈反抗的情绪。歌者若知这段俄国史实,或对俄国文学有深入认识,老僧皮门的独白就不会只是平静感伤,而该是以生命为赌注的愤怒激昂。这是完全不同的诠释方式,而诠释的知识并非来自乐谱判读或声乐技巧,而是来自文学或历史……


记得杨丽萍老师的一句话,“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花儿怎么开的。”

所谓艺术,还不是把山川河流,人文历史,世间百态,用独特的演绎手法,带着智慧诠释出来。我们说人的身体是舞蹈的载体,画笔和颜料是绘画的载体,不同的乐器是弦乐的载体,一副好嗓子是唱歌的载体,毛笔是书法的载体。怎么样用好这些载体叫做技术技巧,而如何完整的做出作品,是需要一件非常重要的工具,那就是对所属的艺术形式的理解,俗话叫艺术修养。

小提琴属于西洋乐器,这是大家显而易见的。我们已经知道它不是本土乐器了,是不是应该好好的了解一下背后的种种呢?以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中国小提琴作品,最有名的,应该算是《梁祝》了。为什么这首曲子如此能入大家的耳?我们看看,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着博大精深的汉字,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知道唐朝的繁华盛世,看过勾心斗角的宫廷戏,听过温婉儒雅的中国风。种种的一切都是耳濡目染的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很容易对带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产生共鸣,心底会有一种认同感,“哦,这个曲子是有中国元素的”。再加上,《梁祝》的旋律又是非常容易的朗朗上口,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容易让一首带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协奏曲传播开来。

音乐一定要有音符吗(你认为的音乐只是音符)(3)

反之,当我们说起巴赫,谈起肖邦,脑子里画面仅仅是很有限的对他们那个社会环境的图片,因为我们不太可能每天都生活在充满着天主教堂的城市里,不太可能每天在塞纳河畔散步,不太可能穿着华丽的欧洲宫廷式服装。可能有些偏重技术的小伙伴们,脑子里全是密密麻麻的黑白色的谱子,和每次练琴时痛苦的回忆。所以,我们知道了这些事实存在,知道我们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和这些音乐家们又着截然不同的区别。那么,当我们在看待一首外国的乐曲的时候,就不能以刻板的只是读谱来了解。

如何更有效的了解背后的故事,先说非常有画面感的,电影,电视剧,歌剧或舞剧等等。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来说,有画面的东西会更容易理解。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上述资源很容易被搜索出来。然后就是读书,读相关的历史材料,或者文学作品。如果再有时间和精力,去国外旅游,切身实地的感受艺术的氛围也是极好的。

艺术修养怎么积累?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读书(当然,读书是必须的)。怎么样读懂,看懂,理解,观察,思考,反复,可能是下一步更需要关注的问题(还是先好好读书吧。。。)。我们说历史的长河里总能借鉴出很多闪光点,但是光的确是闪了很多次,有没有抓住光的尾巴一起遨游呢?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看见了这些光,就让它一闪而过了,有没有留在脑子里,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音乐一定要有音符吗(你认为的音乐只是音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