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网罗贵州最新最全资讯

来源:多彩贵州网

3月11日18点30分,2018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集中访谈活动第六场举行。本次集中访谈的主题是:坚定文化自信 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瑰宝。

贵州乡村振兴都有哪些故事(贵州如何用好文化)(1)

2018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集中访谈活动在京举行

本次集中访谈的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主席欧阳黔森;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雷艳;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丽平。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贵州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呢?

听听代表们怎么说!

欧阳黔森:

文化自信一定要深到骨髓

贵州乡村振兴都有哪些故事(贵州如何用好文化)(2)

欧阳黔森讲述如何发掘好贵州的各类文化资源

贵州的文化类型非常丰富。除了少数民族文化,还有红色文化、三线文化、夜郎文化等等。贵州的文化自信也是坚定的。

说到要构建文化精神高地,我想问中华民族和贵州缺少高地吗?3000多年前就有伟大的哲学家,诸子百家大家都读过,那时候已经站到了世界顶峰,这不是我们的高地吗?比如贵州王阳明悟道、爱国主义的奢香夫人、长征在贵州转折、多彩的民族文化,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精神高地吗?中华民族从来不缺精神高地,在于你是不是坚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自信一定要深到骨髓,就是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骄傲、自豪。只有这样,才能抵御某些不良的因素。中国人都应该挺起腰杆,站在山峰上向全世界大呵一声:作为中国文化人,我骄傲!

雷艳:

保护古村落文化要做好振兴文章

贵州乡村振兴都有哪些故事(贵州如何用好文化)(3)

雷艳讲述她自己在古村落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考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结合民族地区发展情况,以及我在古村落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对贵州的古村落文化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保护,需要在多个维度上立体做好振兴文章。

1

要解决好村落的空心化问题,以人为中心做好村落的吸附工作。

中国很多村落都普遍存在“成年人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的现象。这导致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基本没有核心支撑力量。所以我认为,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以古村落为特色的民族村寨的空心化问题,结合民族地区的文化需求和物质需求,进行顶层设计和谋划,让离乡背井的人们回到家乡,回到熟悉的故土,照顾家庭、培养后代、传承文化。

2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的发展思路,把经济发展和村落文化、旅游等结合起来。

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过程中,不能一刀切,一定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把村落保护、文化传承、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等打通统筹考虑,形成有机结合。这需要国家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反哺农村,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3

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原则,放大贵州的生态效应。

在农村尤其是民族地区,是能够提供原生资源的。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就是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要放大快乐和绿色,要把贵州民族地区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智慧总结,把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

石丽平:

小小的针尖也能撬动一方脱贫致富

贵州乡村振兴都有哪些故事(贵州如何用好文化)(4)

石丽平代表讲述她是如何在传承好传统技艺的同时,

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的

文化自信可以加入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巾帼不让须眉,小小的针尖也能撬动一方脱贫致富,带领一方人民走到幸福的道路上来,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从输血式走到造血式。只有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伟大的时代,为了不辜负这个时代,我从2008年带领三名绣娘,到现在,培训了一万多名绣娘。

百万绣娘计划就是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我们解决了留守儿童的问题,让父母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增,不离开家门就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让爱回归、让文化回归,更多是增加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豪。

我希望用品牌引领贵州民族工艺的发展。经过七年的努力,松桃苗绣获得贵州非物质文化地标,今后一代一代人都可以享受这个地标。松桃苗绣“鸽子花”也是驰名商标。一个民族的自主品牌在塑造过程中,有很多的艰辛,希望通过“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把民族文化故事传播好。

还想了解更多?

想知道记者们都提了哪些问题?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图文直播吧!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图文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