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 以都市“房事”问题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蜗居》在各大卫视播出后,不仅收视率一路飙升,创下同期收视新高,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当今房价和住房问题的大讨论,“今天你看《蜗居》了吗?”已成为老百姓的一个热点话题。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生存诉求,新中国60周年的峥嵘岁月,其实也正是政府和群众共同为实现“住有所居”这一理想的一部艰辛奋斗史,建国后特别是近年来,已涌现出许多象《蜗居》这样反映群众心声的优秀影视作品,它们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关注着60年来新中国住房制度及住房政策的发展和变迁

69集蜗居(老百姓的房事)(1)

《蜗居》剧照

《金婚》里的筒子楼

电视剧《金婚》以男女主人公佟志和文丽五十年的婚姻生活为线索,抒写和纪录了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同时也折射出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家居条件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公共住房政策。住房建设资金完全来源于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国家规定由政府统一对房屋进行分配和租赁,并逐步完成对住房的公有制改造,城市住房的私人产权逐渐消失,住房公有制开始形成,住房作为福利以实物形式无偿分配给职工,采取低租金政策,中国就此步入福利住房时代。但由于国家投入兴建的住房太多,每年支出的维修费用又相当巨大,兼之住房租金政策和管理制度也不完善,住房建设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不仅大大加重了国家和单位的负担,同时也未能解决群众住房短缺的长期问题。

剧中佟志和文丽结婚时的筒子楼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说起筒子楼,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也许并不清楚为何物,其实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企事业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紧张而兴建的一些简易楼房,一条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也被称作“兵营式建筑”。这种住房面积逼仄,每个房间大约有十几个平方的样子,没有厨房,卫生间公用,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曾经有无数中国人在这种简易建筑里里结婚生子,奏鸣着锅碗瓢盆交响曲。《金婚》中有个细节想必人们都会记忆犹新,佟志和文丽有了第一个孩子,佟志的母亲从老家来帮助照看,但他们家的筒子楼只有一间房子,晚上睡觉当中隔个帘子,双方都感觉不便。一次佟志给母亲弄到了一张京剧票,把母亲支开几个小时,小夫妻好借机亲热。但那张京剧票很贵,佟志的母亲舍不得看,便把票给卖给别人提前回家了,搞得佟志和文丽十分慌张和狼狈,电视剧中描述的这种情景其实正是当年普通职工真实的生活写照。

筒子楼在许多地方至今仍还存在,其中大部分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随着设施的老化,筒子楼的生活也越来越不方便,如今这些承载了新中国城市记忆的老房子,已逐渐被纳入到危旧房改造和庭院改善工程之中,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筒子楼也必将逐渐离人们远去。但不管怎样,作为新中国60年住房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老建筑已深深定格于人们的生活和记忆之中,让人无法也不能忘怀。

《买房》的酸甜苦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单一的住房行政供给制弊端不断显现:财政负担巨大,群众居住条件改善进展缓慢,全国大约有近一半的城镇居民家庭缺房或无房。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城镇住房制度、加快城镇住房建设的设想,我国开始推行以住房商品化、社会化为目标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这一改革历程大体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提出住房商品化政策;第二阶段(1986—1993年):进行租金改革和制度设计;第三阶段(1994—1997年):探索多种住房供应体系,初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第四阶段(1998年以来):实现住房商品化,发展住房市场。1998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这是我国住房分配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延续了近50年的“福利性分房”制度就此结束,中国住房制度逐渐进入商品化时期,住房市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历程。然而,住房制度改革对人们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等、靠、要”,现在突然要从自己腰包里掏钱出来买房,需要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另外,该买多大的房、买了房以后升值还是贬值等实际问题也让很多人拿不定主意。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都经历了这一心理转变的过程,并且逐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住房商品化、市场化的必然趋势。

69集蜗居(老百姓的房事)(2)

《金婚》剧照

电影《买房》讲述的就是这个背景下的百姓买房故事,影片通过北京一名普通教师“老许”一家买房过程中所遭遇的酸甜苦辣,形象地描述了老百姓在改革历程中的惶惑、不安和希望,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对“小人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同情、理解和祝福,让观众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老许”的买房故事,分明就是“我”的真实经历。

《马文的战争》其实是房子的战争

与稳健的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相同,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也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深化和完善的。1998年后中国住房的市场化改革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2004年以来,住房市场运行中出现了投资增长过猛、房价上涨过快和住房供求结构不合理、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难以解决、普通居民买不起住房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居民的正常住房消费。

由宋丹丹、林永健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剧《马文的战争》艺术地再现了当时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这些矛盾和问题,电视剧讲述了一个女人和前夫、现任丈夫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故事,而造成这个离奇故事的直接原因就是住房紧张,从某种意义上讲,《马文的战争》其实是房子的战争。该剧编剧陈彤表示,房子问题是摆在都市人面前的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离婚夫妻同居一室的现象毫不离奇:“北京房价多贵啊,多少人能买得起第二套房?往往一对夫妻之前挣的钱都放在这房子里头,要离婚了,最大问题不是感情是房子。我不但见过很多离婚还住一起的,还见过不少因为房子而离不起婚的。”

69集蜗居(老百姓的房事)(3)

《马文的战争》剧照

电视剧所反映的这种房价飞涨、老百姓住房难、买不起房的现象有着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在改革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认识不及时和相应的制度建设、政策调整不到位造成的。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现象,国家对包括住房市场在内的房地产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坚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化政府对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职责,继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引导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性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抑制非合理住房需求,挤压住房市场泡沫;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通过一系列的调控和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步得到解决,住房供给结构有所改善,非合理需求得到控制,市场热度开始降温,住房市场供求偏紧的状况已有所改变,房价向合理空间理性回归。

2000个房奴故事成就了电视剧《房子》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房价的飙升,许多人沦为成为房子的奴隶,由此还诞生了一个新的汉语名词“房奴”。所谓“房奴”指的是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期中的20至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了正常消费。房奴现象影响了人们的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使得家庭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工作赚的钱不是为养老婆、儿子,而是为了养房子。对眼下的许多年轻人来说,购房已不是个人行为,已演变成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集体供房,有人曾用“六一模式”概括全家供房的情景:年轻夫妻、男方父母、女方父母六个人用多年的积蓄共同出资,在城市里买一套住房。

电视剧《房子》就讲述了三对不同年龄段夫妻的“房奴”经历和情感纠葛,据该剧导演张晓光介绍,其实这个戏原名就叫《房奴》,剧本磨砺了两年,为了真实可信,剧组曾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2000个生动鲜活的“房奴”故事,这些故事最终成为电视剧创作的源泉。他还透露,该剧剧本在审查时,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电视剧在社会所关注的住房热点和“房奴”现象的大背景下,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下都市生活中一代“房奴”的物质和精神处境,揭示了人们在物质利益面前所经历的种种精神和情感危机,阐述了不同价值观的较量。《房子》在取材上独辟蹊径,剧中人物对房子、对感情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足以引发众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共鸣与思考。房子从来都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如今居高不下的房价,使房子在拥有“千金之躯”的同时,也兼有情感试金石的作用,成为现代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杆,正如剧中丁母常挂在嘴边的那句“狠”话:“要娶我女儿,拿房子来!”

从《金婚》中的筒子楼到《房子》里的房奴,时间已跨越了大半个世纪,虽然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整体来讲,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已有了极大的改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也从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长到今天的近30平方米,住房的功能、环境、质量也有了巨大改变。特别是从去年底开始推进的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让更多低收入家庭看到了圆住房梦想的希望,针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当前住房工作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住房商品化、市场化是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仅有商品化和市场化是远远不够的,对困难群体必须要由政府来支持和保障。政府的这些优惠政策让绝大多数百姓体会到了住房改革的好处,这也从侧面证明我们改革的方向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实际国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