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性偏好障碍中的恋物症:

恋物症是在强烈的性欲望和性兴奋的驱使下反复收集异性所使用的物品,所恋物品均为直接与异性身体接触的东西。抚摸嗅闻这类物品伴手淫或在性交时由自己或由性对象手持此物才可以获得满足,即所恋物体成为性刺激的重要来源。

正常人对心上人所用之物偶尔也有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的念头和想法,不能视为恋物症;有人所迷恋的物品是作为提高以正常方式获得性兴奋的一种手段,不能视为恋物症;只有当所迷恋的物体成为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达到满意的性反应的必备条件或作为激发性欲的惯用和偏爱的方式,方可诊断为恋物症。




什么叫恋物症 恋物症性偏好障碍(1)




表现

恋物症患者所迷恋的妇女用品常有胸罩、内衣、内裤、手套、手绢、鞋袜、饰物等贴身物品。恋物症患者接触所偏爱的物体时可导致性兴奋甚至达到性高潮。因此他们采取各种手段甚至不惜冒险偷窃妇女用品并收藏起来,作为性兴奋的激发物。一般说来,他们对未曾使用过的物品兴趣不大,往往喜欢用过的甚至于是很脏的东西,并且并不试图接近物品的主人,对异性本身并无特殊的兴趣,一般不会出现攻击行为。

有些恋物症患者表现为对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如手指、脚趾、头发、指甲迷恋。有的在拥挤的公共场所抚摸女人的头发,甚至也有将头发剪下收藏作为性刺激物的新闻。


病因

恋物症通常是童年时性心理发育受阻,在青春发育期,习得了以某种物品或人体的某部分为性对象的性满足行为,通过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了恋物症。

几乎大部分见于男性,有相当部分是单身或孤独的男人。因为男性的性除了在可能触发恋物倾向的童年时期外,基本是不可改变的;而女性的性倾向则在一生内都可能变化。


判断依据

要判断恋物症,必须具备三条标准:


预防

恋物症的判断大多来自于童年期,要做好对应的预防:

  1. 处理好恋母情结的转化:母亲一方面不要过于溺爱男孩,另外在孩子面前强化对父亲优良品质的认可,否则如果过度溺爱而又在面前指责孩子父亲的不是,会阻碍男孩将对母亲的依恋转换为对父亲的认同。
  2. 避免不良的性刺激:母亲在男孩3岁以后不宜与他同床共眠,不要在孩子面前穿着内衣,不要玩弄男孩的性器官,夫妻亲密行为尤其是性生活要避免让孩子看到。
  3. 及时正确的性教育:在不同年龄阶段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及时正确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消除对异性的过分神秘感。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甚至早恋不要一味地打压而要合理地引导。
  4. 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要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影响。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开朗大方、勇敢自信等。
  5. 减轻孩子的压力: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以外,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并学会帮助孩子减轻各种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