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今年春节和元宵节,展现河南文物资源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节目一经播出大受好评,有网友引用这句诗表达赞叹。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是幕后团队成员之一,他表示,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依然有旺盛的需求,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才使得这两个节目如此“出圈”。
今年全国两会,马萧林带来了多个提案,他建议考古学与自然学科、人文社科多交流,从而拓宽视野;同时建议提高文物保护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受访者供图
建议考古学与自然、人文学科多交流 拓宽国际化视野
新京报:今年两会,你带来了什么提案,关注哪方面的问题?
马萧林:我的一个提案,关于用活考古成果、增强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实施了很多重大项目,比如“中华文化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我觉得可以对重点地区、重点遗址开展大规模调查和研究。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开门搞考古,考古学要跟其他学科多交流,比如,跟自然学科加强密切联系,就能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跟人文社会学科多交流,就能帮助建构考古学的能力。
同时,要拓宽考古学国际视野,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人类文明比较研究,持续开展中外联合考古,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的中青年专家,加快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认定标准、评价体系,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另一个提案关于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员作用。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有70多万处,大多分布在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地方,文物保护任务很重。各地可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对文物保护员的管理和培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高文物保护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京报:你曾经建议,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让甲骨文走出“高冷”,如今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马萧林: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在2019年提交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甲骨文宣传推广”的提案,其中一条建议就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宣传推广研究甲骨文。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甲骨文的关注和重视显著提升,在甲骨文现代传媒技术应用方面也有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国家博物馆2019年推出的“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以多媒体和辅助展品为广大观众提供了甲骨文的现代“打开方式”。
去年12月,河南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研发的全国首款AI甲骨缀合产品“缀多多”投入使用,首次将人工智能引入古文字学研究领域,让以往专业的研究工作成为普通人也能参与的活动。业内专家评价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工智能批量缀合甲骨。去年下半年,河南博物院主展馆经过闭馆整修,重新对外开放,在新展览中就增加了很多科技手段和青少年喜欢的互动体验,来解读和展示甲骨文,更好地宣传推广甲骨文。
《元宵奇妙夜》制作时间只有五天
新京报:今年的河南春晚上,展现河南文物的节目《唐宫夜宴》非常“出圈”,河南博物院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这段时间,你们每日接待量如何?
马萧林:《唐宫夜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和点赞,河南博物院也随之“出圈”。
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的网络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0%以上,上榜全国十大线上本地预订人气景区。因为疫情原因,我们采取了预约参观的模式,并对参观人数进行限流管控,但春节期间,除了除夕这天接待观众1000人次左右,其余每天观众达到8000多人次,门口排队的观众绵延200多米。假期过后,周二至周五的观众在5000人次左右,周末有7000人次左右。
今年河南春晚上的《唐宫夜宴》节目,播出以后广受好评。视频截图
新京报:《唐宫夜宴》之后,河南卫视趁热打铁推出了《元宵奇妙夜》节目,同样大受好评,能否介绍下这个节目策划和拍摄的幕后故事?
马萧林:根据全网平台数据统计,“元宵奇妙夜”话题的阅读量、观看量超过6亿,网友连呼“时间太短”“没看够”。其实,春节前,河南卫视已经录制好了元宵晚会准备播出,由于《唐宫夜宴》大受欢迎,河南感受到了全国网友和观众的支持,《元宵奇妙夜》正是为了答谢网友、粉丝而特地制作的。
2月18日,也就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专程到省委宣传部调研,重点分析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等案例;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陵亲自协调指导《元宵奇妙夜》节目。
后来,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博物院、郑州市歌舞剧院等单位通力合作,节目主创团队分析了众多网友的建议,发现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传统文化。经过反复论证达成共识,于是在2月20日也就是大年初九,决定推翻原来的节目计划,借鉴《唐宫夜宴》的成功经验,采用“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的手法,将厚重历史与综艺节目结合起来,也就是以河南博物院展示的一组彩绘乐舞女俑为文化向导,同时用艺术的手法把唐代舞乐俑的生活场景及动感情愫融入作品。
《元宵奇妙夜》从创意到拍摄最终呈现,其实只有五天时间。其中一个摄制组在河南博物院录制,为了不影响观众的正常参观,拍摄时间安排在周六、周日的晚上和周一白天。为了赶时间节点,摄制组通宵达旦不停歇。据我了解,其他摄制组也同时在郑州、洛阳、开封、登封等拍摄。
新京报:你觉得,《唐宫夜宴》和《元宵奇妙夜》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
马萧林:近几年,《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电视节目持续热播,汉服在大街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高考状元选择了“冷门”的考古学,海外网友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极大兴趣。可见,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依然有旺盛的需求。
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破圈”正逢其时,《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能够火爆、河南博物院能够“出圈”,并非偶然。表达方式的创新,重新唤醒了传统文化原本的巨大魅力,传统与创新的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圈粉无数。
一直在思考怎么把“传统”与“新潮”有机融合
新京报:除了出圈的节目,这几年河南博物院还推出了年轻人非常喜欢的考古盲盒、古钱币巧克力等文创产品,为什么会想到设计这些商品?
马萧林: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实现“传统”与“新潮”之间的有机融合,让文物“活起来”。
河南博物院跟40余家文创企业签订了授权协议,研发700多款文创产品,以“失传的宝物”为主题的考古盲盒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喜爱,春节期间在线上一次性上架12000个,不到5天就已售罄。同期推出的一款能吃的“古钱币巧克力”也很受欢迎;《唐宫夜宴》播出后,我们又上线了仕女乐队盲盒,同样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古钱币巧克力”。图/河南博物院官方微博
这一系列文创产品的成功,给了我们信心,也让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把文物和日常生活、文创产品结合起来,让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从参观展览、欣赏文创产品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爱上传统文化。
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正逐步成长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就是这种文创用品最庞大、最活跃的购买力。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时,就将青少年群体作为重点目标人群,借助文创产品延续文物的生命力,延伸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吸引他们通过另一个角度来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拉近他们和历史文化的距离。
新京报: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院,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马萧林:确实,最近社会上出现了空前的“博物馆热”,博物馆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观众和粉丝,年轻化正成为博物馆观众的显著标签。
我觉得,出现这样的转变,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政策层面上,国家出台各类政策文件,鼓励创新形式,让文物“活”起来;社会层面上,《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节目成功助推了文物热,将原本“高冷”的文物送入寻常百姓家。
新京报:想要吸引更多观众,博物馆应该做些什么?河南博物院未来会怎么做?
马萧林:我觉得,拓展博物馆IP开发,更好地活化利用馆藏文物资源,让厚重的历史变得新奇有趣、时尚多元,让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契合时代潮流,与当代社会生活有机融合,满足年轻人百变的个性追求,是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有效途径。
具体到河南博物院,我们也有努力的方向。
比如,通过对馆藏文物资源的深入研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更易于被公众理解和接受的传统文化要素,找寻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契合点。还有,精准把握青少年富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天性等特征,放下包袱和他们真诚交流、对话,将文化产品与现代潮流有效结合,让传统文化不再枯燥乏味,在形式和内容上变得有趣起来。
同时,我们还会利用5G、AR等新技术“唤醒”历史文物,让“橱窗中的历史”走向“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的历史”,通过营造主题空间、场景体验,尽可能缩小博物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新京报记者 张畅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