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工作会议(十年跨越两个千亿台阶)(1)

2021年底,广中江高速实现全线通车。 黄健源供图

江门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工作会议(十年跨越两个千亿台阶)(2)

10月9日,深圳至江门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图为万顷沙工点的工人在进行雨棚养护。 王立冬供图

综述

十年时光,两个千亿台阶的跨越,于江门而言,这是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的十年,是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的十年,是创新驱动构筑“新优势”的十年。

十年时光,国家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江门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跃上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台阶,正向5000亿元奋进。江门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机电、造纸、食品等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今年上半年,江门市GDP增速居全省第2位、创10年来最好水平。

当前,江门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系统推进区域平衡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江门建设三大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经济发展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300亿元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9 2”城市群一员,是大湾区承东启西的“枢纽门户”。

十年间,江门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不足2000亿元,连续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千亿台阶,上升至2021年的3601.28亿元。2022年上半年,江门地区生产总值达1737.52亿元,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创10年最好水平,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朝着5000亿元关口奋进。

江门是广东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也是老牌工业强市之一。十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主引擎。纺织、化工、机电、造纸、食品等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十年间,江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突破5300亿元和128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如今,江门工业企业已达2万多家,领益智造、大长江、无限极跻身百亿企业,富华重工被认定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近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国字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拥有江门国家级高新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等2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7个省级工业园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园区载体建设提质增效。

江门市重点产业链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10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全省第一。2021年8月,随着《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江门成为广东省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江门乘势而为,实施“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抢抓机遇推动绿色低碳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勇当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城市建设

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生活圈

江门,珠江西岸枢纽之城的地位日益凸显。

十年间,江门实施交通“千亿计划”,在快速路、高铁路网上持续发力。广中江高速、开春高速、江门大道三江以北段等高快速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590公里;广珠铁路、江湛铁路、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轨道交通总里程已达220公里。

伴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动工、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动工、深江铁路全线动工,江门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生活圈、经济圈,承东启西的节点城市优势越发明显。

十年间,道路交通发展突飞猛进,由此带来城市品质跃上新台阶,江门人深有体会。江门通过实施“新区建设、城市更新、交通水平、市政设施、民生设施、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城市品质提升“八大行动”,累计推进项目超1070项,使得江门城市面貌有了质的提升,正朝着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美丽侨都的目标迈进。

十年间,江门市依托城区山水资源,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造了滨江公园、社区公园、郊野公园,推动了城市景观升级改造,重塑城市公共空间。从空中俯瞰江门城区,江门已经成为真正的“城市公园、公园城市”。目前,江门市已初步形成“蓝绿相映、碧翠融城”的绿地系统空间格局,实现了人民群众“300米见绿、500米见园、3公里见林”的生活向往。

江门正大力建设绿色社区。据统计,目前,江门市共有城市社区170个。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被写入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和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工作安排,2022年全市要完成60个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2025年底前,所有城市社区都要启动创建工作。

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

江门素有“中国侨都”的美誉,530多万江门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世界,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新成就的重要窗口。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广大五邑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侨”是江门独特的“城市基因”,也是江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江门五邑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纷纷回乡捐资助教、投资兴业,为江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截至2020年底,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赠江门五邑各项公益事业款物累计79.75亿元。目前,江门有侨资企业4000多家,累计投资总额超470亿美元。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江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侨胞回乡投资兴业。

当前,江门正深入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借助开展全省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的契机,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