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会吃了就拉,每天腹泻达到了5、6次,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碰到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辛辣刺激的吃了腹泻是肠胃虚弱吗(吃了就拉每天腹泻达到5)(1)

首先,我们要知道吃了就拉,每天腹泻达到5、6次,是什么引起的?

“中”在自然界中表示方位,万物以“中”为点,向四周散射才可以找到东南西北各个方位的方向,所以“中”是十分重要的所在。人与自然相类,也有“中”之所在,那就是脾。按照五行的划分,脾属于“土”,位于人体中焦,负责运化和输送水谷精微,还有统血的功能,如果脾气血失常,就会导致许多症状,小则疼痛,大则面色枯萎,甚至是中气下陷等。

当一个人脾气虚弱得不到医治的时候,病情会进一步发展,最终会因为中气的虚弱而导致人体本应该向上走的清阳之气下陷,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腹泻,也就是吃了就拉,每天腹泻达到5、6次。

该怎么改善中气不足、中气下陷?

对于改善中气不足、中气下陷,方法就是补益中气,而具体的方法,绝大多数人肯定会说,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为首选。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它。

小建中汤,是医圣张仲景所创立的,在原文中用于改善平素气血不足者,因患外感,正气奋起抵抗外邪,而导致内在里气透支所出现的里虚伤寒之证。此处的里虚主要就是指脾虚。

平素心脾不足的人,本身就气血双亏,而更加感受外邪之后就会出现里气更虚,表现出心脾失养,会出现心中悸动、神志烦躁,同时肯定也会有脾胃部的症状。

对于此证的改善,“虚人伤寒建其中”, 应当先建中补脾,补益气血之源头,待到正气充盛,那么症状就会自然消失。

小建中汤,方中的芍药、甘草配伍可以起到酸甘化阴的作用,帮助补益阴血;桂枝、甘草可以辛甘化阳,温养身体的心阳;生姜和大枣负责调中健脾;饴糖甘温,负责益气建中,温养脾胃。

方中诸药益气,共同构成了温养气血、补脾建中的方剂。可以说,专门负责补益中气的经方中,小建中汤堪称千百年独此一例。

虽然说,在伤寒原文之中,病人所出现的症状是,心下悸动和神志烦躁,但是张仲景追其根本,发现病因在于“中”之不足,所以以建中为基础改善,待到气血恢复之后,症状就会好转。

在现代的临床运用之中,小建中汤还是改善腹痛的常用方法,因为方中用了大量的芍药,具有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对于各类因为脾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而导致的腹痛都可以适用。

容易出现中气下陷的主要有三种人:

1、先天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者。脾胃虽为后天之本,但若是先天体质虚弱、根基不牢,也会引起后天的脾胃虚弱。

2、劳倦过度,忧思日久者。身体和精神上的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脾气,脾气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肢体失养,出现神疲乏力等症状。

3、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者。所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也就是说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运化失常。

不管是张仲景,还是李东垣的方法,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补益中气,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至于该用谁、该怎么用,就得先进行辩证了,毕竟每个人的体质还是有区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