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神道柱(阙)额上有一块矩形碑额,这是简化了东汉时期石阙的新的品种,东汉石阙有单阙和子母阙。南朝则简化了这种石阙成了神道石柱(阙),现在只剩下梁朝时期的三处陵墓有这种石柱(阙),宋,齐,陈的都没有遗留下来,只有麒麟,天禄石刻,保存比较完整的只有梁朝这个时期,帝陵中最多的是丹阳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四种八件,石柱与石碑中间的石基础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有待于专家学者指导一下,南京栖霞区十月村萧景墓的石柱(阙)是保存最精美的,句容石狮村萧绩墓的也比较完整。

梁文帝的建陵石柱(阙) 相对而立 ,两边字都一样,“太祖文皇帝之神道”正书正读,反书反读,如同镜子。

萧景墓的只有反左书的一个石柱(阙)保留下来,额上书“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有反左书的神道石柱(阙)只有这两处。

萧绩墓的两个石柱(阙)都保存的比较完好,都是正书,从外往内读,“梁故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石柱相对而立。

南朝石碑没有北朝的丰富,北朝竖碑成风,遗留下来的很多,北朝石碑书法史上称之为“魏碑”,占有很高的地位,南碑凤毛麟角 ,所以价值更高。南朝最有名的是始兴忠武王碑,也就是萧憺碑。而萧秀碑则碑文漫漶不清,然后的就是这三处石柱阙额了。镇江焦山碑林最著名的就是梁朝“瘗鹤铭”碑。著名的“爨宝子”,“爨龙颜”碑远在云南曲靖。

书法史上出现反左书只是昙花一现,只有梁朝有,南朝其他三个朝代有没有,因为没有遗迹流传下来所以不敢妄加定论,同期的北朝只有河北保定的义慈惠石柱一件孤品与之类似,其他朝代没有再出现过反左书。石柱到了唐朝往后都没有矩形石额,神道石柱只有光秃秃的柱身 ,只有唐高祖李渊献陵的神道石柱顶端蹲踞一小兽,没有矩形石额,柱身也没有南朝装饰华丽。这跟唐太宗李世民喜欢南朝文化有关系。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

萧景墓神道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2)

萧憺墓石碑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3)

萧绩墓神道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4)

萧秀墓石碑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5)

萧绩墓神道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6)

梁文帝建陵神道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7)

梁文帝建陵神道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8)

梁文帝建陵石基础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9)

梁文帝建陵神道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0)

梁文帝建陵神道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1)

拓片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2)

义慈惠石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3)

义慈惠石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4)

义慈惠石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5)

义慈惠石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6)

唐高祖献陵神道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7)

唐高祖献陵神道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8)

义慈惠石柱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19)

梁文帝建陵石刻

阙特勤碑上的文字(梁朝神道阙的奇葩)(20)

萧景墓神道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