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创新都是不确定和有风险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教学创新也不例外。因此,教师教学创新能做到什么程度,和学校能给老师什么样的支持有直接关系。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作为支持教师教学创新的专门机构,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发挥自身作用。

1

把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作为教师发展工作的终极目标

高校教师素养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创新大赛系列谈)(1)

图片

当前很多教师培训中把研讨式、师生互动等作为重要的训练目标,但这些方法都是教师教学的手段,而非目的。有很多学校在教学改革中一刀切,要求所有学科所有老师都要做研讨式教学,引发不少老师甚至是学生连连叫苦。原因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合研讨,而判断是否适合的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教学目的地更好达成,即是否能帮助学生的学习。

因此,教师培训和发展尽管是对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升,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也要最终落到学生学习与成长上。

2

注重对教师教学创新的全过程支持

高校教师素养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创新大赛系列谈)(2)

图片

国内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普遍在建设系统化的教师培训体系的过程中,但是,教学创新是培训不出来的。因为老师在从事教学创新时,遇到的挑战是:是否具备面向未来的教学创新理念,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去坚守,是否有能力去规划一个可执行的创新项目,如何有效管理创新中的不确定性,遇到来自学生和政策的挑战如何应对,等等。

这些方面只有理念和规划的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得到提升,而剩下的大量挑战,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发生的,也是需要在过程中得到支持的。因此,教师发展中心支持老师做教学创新,相对于某些时间点上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全过程的支持,要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孵化器”。

例如,可以设计新学期教学前的集中培训、新学期教学过程中的随时讨论以及学期教学结束后经验分享的过程性培训模式,力争为参与培训的老师提供全过程的教学改革支持。

3

对影响教师教学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支持体系进行系统的引导和支持

高校教师素养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创新大赛系列谈)(3)

图片

教师发展中心不仅要支持教师做创新,还需要通过协调教学管理者和教学管理部门来为教师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和环境。高校的管理和教学支持人员在管理体系中起着支撑性的作用,承载着教学和行政事务的管理、支持、引导与协调的工作。

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方法基本上还是围绕知识传授这一目的来开展,沿袭了传统金字塔形层级式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花费大量精力在执行国家和学校层面下达的指标,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质性支持有限。因此,教师发展中心可以想方设法影响学校领导者的教学理念,征得领导者对于教学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可以从理念、战略和具体做法等全方位培训支持教学管理者(如教务处、院系的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等)提升管理变革的能力和变革领导力。

还可以设计教学支持人员职业化培训项目,帮助高校的教学辅助人员(主要是教务系统工作人员)从理念上反思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传统在达成学生学习和成长目标中的问题,引导参与者思考在教师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时,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教学支持和辅助,作为教辅人员如何在日常工作目标、架构以及工作行为等方面做出调整,切实帮助参与者转变观念,提升职业化教学支持能力。

4

打造教学创新社区,构建教师共同体

高校教师素养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创新大赛系列谈)(4)

图片

教师发展中心构建开放灵活的、可供教师自由参与的教学创新社区可以有效“孵化”好的创新。一方面,教学创新始于老师对于教学探索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很难通过培训来支持。热情很多时候是老师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一种相互激发的过程。因此,通过把对教学有热情的老师引入到社区中,通过自发的过程感染更多的老师对教学的热情,是开始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探索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老师在教学创新中遇到的很多专业问题,可能并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因为创新本身就是去探索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此时,老师们需要陪伴和心理的支持,缓解压力从而度过挑战期,教学创新就可期了。

第三,由于教学创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教发中心很难给予非常明确的解决方案,但是同行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探索面临的问题。综上,构建老师之间可以轻松自由交流的教学创新社区,是教师发展中心“孵化”好的教学创新的重要抓手。

5

以评估促进教师的理念和行为转变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创新要真正落地并让学生受益,首先需要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在理念和教学行动上改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教师去拥抱前沿的理念,并且其行动也能和理念保持一致,评估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开发针对教师的教学诊断和评估工具。这种评估的目的不是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而是为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开始反思教学和创新教学提供一个工具,同时也可以是教师教学创新效果的一个评估工具。

(文中配图选自pixabay.com)

高校教师素养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创新大赛系列谈)(5)

图片

张晓军 副教授

·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院长·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英国高等教育学会首席会员(Principal Fellow)

高校教师素养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创新大赛系列谈)(6)

图片

为了助力高校教发同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发展中心,在5月20-23日第六届高等教育创新年会期间,将举办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简称“联盟”)第四届理事大会暨第三届校长高峰论坛。此外,年会也开设了一场针对教发主任的前置工作坊。

联盟第四届理事大会暨第三届校长高峰论坛

在5月22日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第三届校长高峰论坛中,主办方邀请了五位联盟单位的校长以圆桌论坛的形式, 就“立德树人导向下的大学教学文化建设与教师发展”的话题提出见解与讨论,切实推动教发中心与学校高层形成共识,助力实际问题的高效解决。

校长高峰论坛将聚焦以下话题进行研讨:

◆ 为了转变教师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文化氛围,贵校的做法和经验有哪些,贵校教发中心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贵校的教师教学发展目标和主要内容中有哪些与此相契合?

◆ 贵校是如何增强教发中心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性,合力提升全校教师教学文化氛围的?

◆ 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方面有什么样的经验分享?

为了推进联盟项目体系的进展,为联盟单位分享国内外教师发展体系的优秀实践,联盟秘书处将分享英美两国高校的教师发展体系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实践。

第四届联盟理事大会中,联盟成员将讨论联盟年度发展战略,汇报各个项目的工作进展,对下年度工作计划及教发主任关心的主题展开讨论。

教发主任前置工作坊

教发主任工作坊将邀请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副教授和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教发中心主任陈宜治教授进行主旨分享。

同时,邀请6位在营造教师教学文化、举办教学创新大赛方面有独特见解和丰富经验的教发中心主任,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围绕“如何发挥教学创新比赛在提升教师教学文化氛围中的杠杆作用,助力面向未来教育改革”的主题进行研讨,通过教发中心的实践分享,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教师教学文化氛围,教发中心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文化氛围的提升?教师教学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提升对于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价值是什么?

2.教学创新比赛和以往比赛的差别是什么?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文化氛围的作用是什么?

3.如何设计机制,充分发挥教学创新比赛在提升教师教学文化氛围中的作用?各校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4.教学创新大赛有什么有效机制,可以应用到其他促进教学文化氛围的活动中?

欢迎各高校教发同仁参会,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