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者孙婷婷 通讯员胡贝贝 视频剪辑曾超
“今天要学习诗歌,姑姑读一遍,邓智也跟我读一遍。”在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110社区一间民房里,51岁的邓红菊拿着一首诗,她逐字逐句地念,要求她23岁的侄子邓智跟着学。邓智1岁多时被诊断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鉴定为智力残疾二级,他不与外界交流,缺乏自理能力,智力只相当于四五岁的小孩。
姑姑邓红菊教侄儿邓智念诗歌
邓智的父亲11年前因病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身为姑姑的邓红菊承担起照顾侄子的担子,在邓红菊的照顾下,邓智能够简单地用言语与人对话。“我们家的邓智现在看着非常好,这些年进步非常大。”邓红菊有些骄傲地告诉记者。
亲人离世患病侄儿无人照顾
说起自己的家,邓红菊总说,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
2003年邓红菊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和哥哥住在一起。2009年,相依为命的哥哥去世后,留下了12岁的侄子邓智,而嫂子患有精神类疾病,在哥哥去世后被娘家人接回家照顾,邓智由谁来照顾就成了一个问题。
邓红菊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长期需要吃药、打针、住院,而且眼睛视力模糊基本看不清,还将邓智带在身边。看着祖孙两孤苦伶仃,邓红菊白天上班,下班再赶到母亲家里,给祖孙俩买菜做饭、做清洁,平日里还要陪着母亲看病,给邓智添置衣服,全身心地放在母亲家里,家中还在读初中的儿子几乎没有时间照顾。“遇上妈妈定期需要住院的时候最难,家里没有人可以帮忙,医院家里回来跑,太累了睡眠不够。”邓红菊说。
邓红菊的母亲身体日渐衰弱,2016年,46岁的邓红菊便向单位申请了居休,全心全意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和侄儿。
教侄儿开口说话、培养行为习惯
邓智虽然性格安静,照顾他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他胆子小,害怕与外界有接触,一受惊很容易生病全身抽搐,再加上长期依赖的父亲离世,他几乎不开口说话,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角落里耷拉着头,盯着电视一整天,谁说话都不搭理。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想做什么,身体是不是不舒服。
不能让邓智这样下去,打定主意的邓红菊便锻炼他用文字交流,拿着练习册让邓智照着抄写字,家里攒了几十本练习本。吃饭时,邓智习惯把脸埋在饭碗里吃饭,要上厕所也无法准确表达……邓红菊一点点训练邓智,教他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刚刚教过的内容,说过的话,他马上就忘了,一天教三四遍,每天都重复直到他会了。”邓红菊说,自己原本的性格是一个急性子,但面对邓智时,她出奇地有耐心。
2018年,儿子王珑结束新疆的志愿服务回到了家里,“弟弟是家里的开心果,一定要尽心尽力照顾好他。”王珑总是这样交代母亲。
母子两尝试让邓智开口说话,但他的发音几乎很难辨清,长久和他生活在一起的邓红菊也不能都理解他的意思,便鼓励他放心慢慢说。如果说不了,还可以写字。自此,邓红菊还要求邓智写日记,每天检查。
有一次,邓智一直在玩电脑,邓红菊假装自己生气了,不许他再玩电脑。邓智却端着一杯水来到邓红菊面前,用含糊不清的语言说“姑姑,我错了”,邓红菊一下子就听懂,端水杯这个小小的举动却让她吃惊不已,这是她的邓智第一次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向记者回忆当时的场景时,邓红菊笑得乐不可支,神采飞扬地重复道“我的孩子成长进步了”。
今年3月,邓红菊的母亲离世了,离世前拉着邓红菊的手说,再也不能陪你,以后都要你独自辛苦了。
要让侄儿开开心心地生活
6日,记者来到邓红菊的家,她找出了邓智从小到现在的照片,问记者有没有看到什么变化?记者发现,以前的照片中邓智的目光较为涣散,现在越来越有光彩。以前的邓智身边片刻离不开人,现在邓红菊和他讲清楚事由后就能够出门,甚至他还能够帮忙做家务。记者见到邓智时,他正帮着晒被子、给蔬菜浇水。
姑姑邓红菊教侄儿邓智浇水
邓红菊的经历,对门邻居曹爹爹看在眼里,心疼她的不容易,平日里做了好吃总要给她送一份,出去玩也想要给邓智带礼物,邻居余爹爹更是每年过年都会给邓智送一份礼物。“像邓智这样的孩子,需要爱陪伴,我们的左邻右舍都对我们十分好。”邓红菊告诉记者。
110社区书记冯丹告诉记者,邓红菊是一个热心快肠的人,身边的人有事情她都会给帮助和支持,“真的是个蛮伟大的一个母亲,也是一个很伟大的一个姑姑”。去年提前退休的邓红菊,目前在社区的帮助下,今年5月还当起了门岗志愿者。
为了照顾好侄子,十多年前离婚的邓红菊也没选择组建新的家庭,邓红菊说,她会和儿子尽最大的力量陪伴邓智,让他开开心心地生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楚天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