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1)

文|公子逸

写《知否》原著的书评,我用了最大的笔墨写盛家老太太。

我对她的感情很复杂。

我敬佩盛家老太太这样品性高洁的女人,但是我不想成为她。如果我有女儿,我也不想我的女儿是她的样子。其实,盛家老太太也知道自己这一生是缺憾的,因为缺憾,她犯过的所有错误都不喜欢盛明兰再犯。

她不希望盛明兰是她的样子。

说得直白点,盛家老太太的这一生,就是个坑。

她不希望盛明兰跳进去,我也不希望你们跳进去。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2)

为了一个男人,折腾的前半生。

盛家老太太是勇毅候的独女,那受宠的程度,跟英国公府的张氏是不相上下的。

她年少时,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在京城的闺阁女子圈里,也是数得着的。

这样的女子,本该跟张氏或者平宁郡主一样,至少该嫁到有爵之家,也算是门当户对。

可偏偏她在人群里多看了那么一眼,相中了商贾出身的盛家二老爷。盛家二老爷虽是探花郎,惊才绝艳,却出身差,家底薄。

这样“绣花枕头”一样中看不中用的男人,盛家老太太的父母自然是看不上的。老两口坚决反对盛家老太太嫁到盛家,可盛家老太太不顾一切地就要嫁。

她那时候的阵仗,那真的是父母兄弟皆可抛的。

就像她最喜欢的那首《柏舟》,天啊,地啊,爹啊,娘啊,那就是我喜欢的小伙子,我一定要牵着他的手,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

为什么人们都说盛家老太太早年威名在外,不仅仅是她折腾着不准男人纳妾,还有她自己相中了夫婿,不顾什么门当户对,父母之命。

因为这个惨痛的教训,等到盛明兰谈婚论嫁的时候,她坚决不让盛明兰插手,只是自己去不断给盛明兰相看人家,而且心思极其活泛。

在原著里,盛家老太太可不止相看了一个贺弘文,还有跟盛紘极其相似的李郁,还有在盛家读书的那些好儿郎,盛家老太太都是极其上心的。

她,为一个男人折腾了半生,人毁情亡,在这惨痛的教训中,她慢慢醒悟:

爱情没那么重要,具备好好过日子的条件,才重要。

男人的才华和好看不重要,人品和家风才重要。

婚姻大事,小女孩少插手,父母长辈又不会害你。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3)

一个悲惨继母的后半生。

为什么说,盛家老太太的人生就是坑呢?

她前半辈子为了一个不够爱她的男人,燃尽了所有的热情。可是,那个男人根本不值得她那样去热烈地爱着。

她不准男人纳妾,男人纳了。

她生了儿子,被人害了。

她的儿子死了,而小妾生的儿子盛紘还好好地活着。而那个不够爱她的男人死了,她为了这个男人曾经对她的一点子情分,放弃改嫁,拿出自己的嫁妆替小妾生的儿子四处打点,延请名师,娶妻生子。

可以这样说,盛家二老爷原本就是个巨大的坑,盛家老太太为了情这个字,义无反顾地跳了。盛紘就是第二个巨大的坑,养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庶子,谁知道他以后知不知道感恩,万一养出了白眼狼怎么办。可盛家老太太又跳进去了,还是为了一个情字。为了让那个“不够爱她的男人”,不至于坟冢凄凉。

于是便有了康姨母敢下毒害她那段,康姨母凭什么的敢做这样的事:

其一,盛家老太太不是盛紘的亲娘,盛紘不会真的为了她不顾自己的前程。

其二,盛家老太太为了盛紘连自己的娘家都得罪了,盛家老太太就是死了,她的娘家也不会管她。

果然盛紘知道这件事后,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完全不想为盛家老太太报仇,甚至盛明兰想为盛家老太太报仇,他还动手打了盛明兰。

他觉得他们都是骨肉至亲,只有盛家老太太跟谁都没血缘关系。

盛家老太太是个好继母,但是盛紘是个好继子吗?

并不是。盛紘是个好父亲,但是做儿子,做丈夫都平平。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4)

第一个坑,让盛家老太太成了“活死人”。

盛家二老爷活着的时候,盛家老太太被小妾算计死了儿子,何等悲伤悲凉。她甚至一把火,把自己的嫁妆烧了大半。她的婚姻生活,是极其痛苦的,因为痛苦,所以不希望盛明兰再吃她的苦。她之所以那么相中了贺弘文,不过是贺弘文说过,不打算纳妾。

等到盛家二老爷死了,盛家老太太又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了整个盛家,心力交瘁,连娘家都彻底得罪了。再等到盛紘娶妻生子,子女满堂,盛家老太太就开始闭门深居,过起了活死人的生活。

她吃斋念佛,与世隔绝,整个寿安堂的人也跟着如同出了家一般。平常饭菜简陋,差事没油水,日子清淡。有一阵子甚至连院子大门都关上了,似乎完全与人气旺盛隔绝开来。就连盛家老太太院子里的丫鬟,也要比别处的丫鬟寒酸些。

用房妈妈的话说,盛家老太太这就是在自苦,自己折磨自己。爱情没有了,孩子也给人家养大了,自己便生无可恋了,当个活死人罢了。

哪个女人愿意一辈子这样过日子?哪个母亲又愿意自己的女儿入了这样的坑?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5)

第二个坑,盛家老太太九死一生。

如果没有盛明兰,没有盛长柏,盛家老太太即使被康姨母下毒,都是无处伸冤的。

想盛家老太太为了盛家,为了盛紘,几乎是耗尽了一生的情,一生的力。可是当她被人伤害的时候,盛紘想到的仅仅是维护盛家的名誉,维护盛家的前途,他从未想过他的继母为他,为盛家是如何地付出。

盛紘很凉薄吗?

人性,很多时候就是凉薄的。人们更想要往前看,人们更愿意接受好的东西。当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母,对自己没有了任何好处的时候,为了盛家的前程,那自然是可以舍弃的。

如果没有盛明兰和盛长柏,即使盛家老太太醒过来,那么她又该如何面对盛紘的这份凉薄。

她已经当了一回活死人了,这一回她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惨淡人生。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6)

有情饮水饱,本身就是个坑。

盛家老太太嫁到盛家是因为情之深切。

盛家二老爷去世后,她放弃改嫁,是因为被情这个字伤得深刻,再也没力气和想法去再爱一场,也是因为她对盛家二老爷的爱,还有余温。

她为了盛紘付出,为了盛明兰付出,为了盛家跟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儿孙付出了一切。

盛家的子孙都感谢她,周围的人都夸她品性高洁,盛家二老爷这一支,因为有她,不仅没有坟冢凄凉,还儿孙满堂,极盛一时。

可是她有什么呢?

她这一生,从未为自己好好活过。

她为了盛家二老爷活,为了盛紘活,为了盛明兰活,她把自己的这一生都寄托在了别人的身上。

那个男人没有好好爱她,盛紘没有好好孝敬她,而她也在盛家吃够了苦,受够了罪。

她的晚年过得很好。

因为有盛明兰和盛长柏。可盛明兰和盛长柏这样的“知恩图报”的子孙何其少。

有情饮水饱吗?

有情饮水饱就是个坑,用一个过不了几年,甚至是几天就会变化的情,去换一个女人无私付出的一生。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7)

盛家老太太后悔吗?

她后悔的。

盛家老太太在教育盛明兰的时候,把这份后悔体现的淋漓尽致。

她严格地让盛明兰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让盛明兰自己有多少歪心思,她只告诉盛明兰一句:“反正不会害了你”。

因为她当初自己选的夫婿,结果选错了。如果她当成听父母的话,也不会是这般惨淡的结局。

她为了那个男人,为了自己的那份情,喊打喊杀了半辈子,只觉得自己太傻了。所以,她教育盛明兰,女人的厉害要在内里,而非都表现在外边。

后来盛明兰生了孩子,盛家老太太更是精细到每一个角落,这才确保了盛明兰母子的平安。

很多时候,盛家老太太对于盛明兰的期盼和教育,就是在弥补自己的缺憾。

她这一生,什么都没得到。

情,没得到。

孩子,也亡了。

她后悔至极,只希望盛明兰这一生如同《桃夭》,开花结果,果实累累,而非为了一个情字,惨淡一生。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 知否原著有情饮水饱(8)

养女儿,切记太张扬。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愿意养成盛家老太太这样吗?

为了一个男人,为了自己所谓的爱情,再也听不进父母的规劝,掉进了坑里,即使有人拉一把,也不愿意上来。

我不愿意。

永远不要让你的女儿,入了盛家老太太这个坑。我们要教她善良,教她仁慈,教她很多东西,唯一不能让她有了这份“张扬”。

其实,教养女儿,不妨让她“循规蹈矩”一点。

循规蹈矩,不是让她自己局限了自己,而是让不至于生出太多锋芒伤了自己。

至于婚姻和爱情,正如静安皇后临终所说: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做女人的一辈子不容易,但凡能做的都做了,后头如何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父母生养不易,咱们如何也不能白白糟蹋了这一世,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有一天日子,便要过好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