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高端房子有什么好处(老公房为什么质量好)(1)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北京有不到800万套房,其中老公房、商品房、政策保障房和回迁安置房基本各占1/4。是不是没想到啊?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北京应该都是商品房的天下,其实真不是。

在1998年做统计时,北京具备上市条件的公房就是160万套,其中央产房和北京公房各占一半。但之后还有部分加入的,再加上院产房和军产房,再有就是2000年之前突击分配的,所以数量大概在200万套。

而且,这还不包括2000年之后建设的,比如各个部委机关和单位建设的福利房,有的能上市交易,那就可以归入福利房,可不能交易的也至少在10万套以上呢。一直到现在为止,各大单位其实还是在建造各种福利性质的房子,毕竟这是招揽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没办法的事情。

老公房基本上都集中在成熟板块,无论市区还是郊区。毕竟北京真正的大发展是2000年之后,更准确的说法是2001年申奥成功之后,见到成效是2003年非典之后。其他城市也差不多,小城市更晚些,要到2008年四万亿计划之后,能发地方债了,这才有钱开始大规模建设。再小的城市要在2015年之后了,大规模棚改去库存,促进了小城市的建设。

二、

很多人都问过老公房的质量,这还真不好说,只能说得分年代、分单位、分建筑形式,不能一概而论。

简单的说,分几个时期,建国到大运动之前的,大单位的房子质量都比较好。只要是按编制申请下预算的,基本都是正规施工的苏式建筑,结实可靠,但要在当时说还浪费材料呢。比如典型的就是各个大院,互相比着看给自己的员工家属增加了多少福利。甭管是不是部队施工,基本都能确保质量。

有的说院校的老房质量不好,因为知识分子好糊弄。那就错了,最不好糊弄的就是这些老学究。我记得清华的老教授写文章,说没人敢在清华的房子上逗咳嗽。虽然看着知识分子们十指不沾泥,但理论功底扎实啊,拿着笔就能把质量给你算出来。这些人又爱较真儿,还大多数是民主党派地位高,谁敢糊弄他们啊。

但那会儿也有质量不好的。最差的就是排子房,也就是临时工棚,沿着城根儿和铁路线的有的是。这质量也没必要好,本来想的都是临时建筑,谁想到能一住好几十年啊。还有的叫“转子房”,就是周转房的意思,以从市区迁出的居多,也是本打算临时过渡还要搬回城里的,结果这一过渡就是一辈子。

典型的是三里屯一带,当时定的标准就是“窄小低薄”,省钱为主,反正也没打算常住。甚至由于当年的钢筋不足,又要优先供应那些重要建筑,所以很多筒子楼干脆就是“竹筋楼”,也就是用竹子代替钢筋,这结实不了,就是凑合住。

到了大运动期间,北京城基本上没什么质量好的房子。大规模建设几乎停止,当时的指导方针改成了“接推扩”。其实就是化整为零,见缝插针,名义上是建设的权力下放到基层,实际就是没人管了。自己找地方,能盖什么盖什么,不塌了就行。

所以那个混乱的年代,质量好不了。前几年我有一次去丰台新村,好像是三里吧,看着一栋楼别扭,说不出来的不协调。后来听说这就是接推扩的产物,本来盖了一栋小楼,之后觉得不够用就接出来一块,原来的是钢混,接出来的是砖混,那能协调吗,能凑合连着就不错了。

但新村这已经是不错的了,好歹是桥梁厂自己的宿舍区,自己盖的,相对好的多。质量差的以房管局盖的居多,很多都是刚回城的年轻人,处在那么个年代,自己还没房住呢,一肚子怨气没地方发,盖出的房子也就凑合住了。

三、

改开之后,北京成立了“统建办”,要求统一规划集中建设,这也就是1980年“北京城开”的前身。最早开发的是前三门大板楼,1977年,邓公还视察过的,发表了重要的商品房指示。这质量肯定是很好的,也搭着当时对钢混的经验少,所以干脆肥梁胖柱的,确保质量安全。

当时其实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民营施工队,京郊各个村子的都有。但政策明令禁止小包工队介入公房施工,主要就是怕质量不过关。毕竟当时刚经过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都心有余悸,生怕质量不好造成灾害。

同时期北京各大单位也开始盖新房,有的就以自己的施工队为主了。比如东三环外就是各大工厂的宿舍区,有城开建设的,也有单位自己盖的,质量在当时都不错。虽然局限于那个年代的工艺水平和预算有限,但已经是尽可能的保证质量了。

那会儿据说各单位还不约而同采用一种手段,就是参与施工或监管施工的,如果质量出问题,或者有失误吧,那就扣分或干脆取消分房资格。这效果应该是很明显的,毕竟与自身利益相挂钩,房子比拿奖金都重要多了。

还有一点,当时的北京还是熟人社会,一个厂子里的员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质量弄得不好让人骂,跑都没地方跑。所以很多宿舍区别看破破烂烂,但地基和基础工程是没问题的。之后的维护也是以管线防水保温为主,抗震都基本达到要求。

再往后就说不好了,完全得看什么形式和哪家单位。大单位实权部门的就好,小单位统建的没谱儿,看能否配资多少了。有钱的单位用钢混,没钱的还是砖混盖板儿,一直到90年代后期才在北京完全禁止。

四、

老公房的质量可以说大部分较好,不好的也早都维护了。比较差的集中出现在90年代中期,市场化冲击旧体制,总有各种不协调的事情发生。

这可以用经济学解释一下:为自己花别人的钱,只要物美,不考虑价廉。这就是大单位配资的统建房,预算为主,自己单位掏少部分,反正都是财政拨款,但却是给自己用,那还不往好了盖。

为自己花自己的钱,既要物美,也要价廉。大单位的自建房,资金相对紧张,但毕竟是为自己员工盖的,那就得尽可能的保证质量。

为别人花自己的钱,只要价廉,不要物美。这基本都是抢任务式的统建房,统一建设,但不知道分给什么单位呢。那就以控制成本为主,质量不一定。

为别人花别人的钱,既不要物美也不要价廉。这就是90年代的那点儿事儿,领导们反正自己不住,甭管是财政的还是自筹的钱,给员工能住上就不错了。施工队也都是外包的,一切随机,没谱儿的事儿。

五、

居住体验其实都没必要太过分纠结,一分钱一分货就行了,反正房子的条件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自由选择呗。

为什么体验不好?除了当时的建设理念,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级别”。既然是公房,尤其是90年代之前的公房,对级别的要求很高,什么级别多少人就是多少面积,轻易不能超标,超也不能过分了。那如果是非得强调这个,面积户型的设计自然受到影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方庄时期。有的户型明显不合理,其实只要再多出几平米就能全改观,既好用也敞亮舒服。但没办法,级别限制住了设计师的发挥,只能按规定办。如果是单位自建的还好些,超了也就超了。但像方庄这种统建的就不行了,谁知道是给哪个单位的?所以只能是按照局级处级科级标准走,弄得经常有奇葩户型。

在大板楼时期,两居室的标准使用面积是52平米,建筑面积也就是60左右,科级以下。这个阶层的人最多,所以成了主流户型。正副科级70平,这就经常别扭了,高不成低不就,纯属碰运气。副处80正处90,副司105正司局120,越往上越好设计,打仗都得讲究个富裕嘛!

其他的什么停车位绿化和社区配套不能强求,就是那个时代,没多少人懂得享受,都是有房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真正舒服的也有呗,比如玉渊潭某单位的宿舍区,到现在也可以说是相对最舒适的,也是最保值的。但这种实权有钱还胆儿肥的单位不多,绝大多数还是光有贼心没贼胆儿的,要不是没有贼腰杆儿,缺钱。

六、

总之吧,我觉得对老公房别期望值太高,还是这句话,一分钱一分货。商品的价值已经体现在价格里了,北京这种成熟楼市也没漏儿可捡。对于老公房没必要太纠结质量,大部分都不差,但也好不到哪儿去,毕竟老了。保值也都差不多,那就看自己的喜好选吧。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