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寨村人参果产业拓宽增收门路(小乳鸽成村集体收入)(1)

张汝敏在查看鸽子的生长情况。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黄大敏 摄

新寨村人参果产业拓宽增收门路(小乳鸽成村集体收入)(2)

基地里养殖的鸽子。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黄大敏 摄

广西新闻网上思7月9日讯(通讯员 黄大敏)7月8日上午,上思县那琴乡那通村的乳鸽养殖场内,张汝敏正忙着将玉米、豌豆、小麦等放到鸽子饲料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准备给鸽子喂食。

“去年7月我们鸽场开始投产,先后购入800对种鸽,目前存栏的种鸽1000多对,肉鸽存栏1500羽左右。配好对的种鸽10天左右就可以产蛋,经过18天左右可以孵化出幼鸽,历经20余天亲鸽喂养,便可以上市销售,一个周期要40余天。”张汝敏说。

张汝敏和爱人奚冠富原先是经营肉猪养殖场,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养殖场损失惨重。但是,她并没有一蹶不振,积极主动寻找新途径改变困境。为此,她和爱人多次前往南宁市考察学习各种养殖业,最终发现养殖鸽子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周期短、资金流动快、市场发展前景好,这让张汝敏为之“心动”,这是扭转养殖生猪损失的大好良机,于是决定回乡发展鸽子养殖。

张汝敏因受到之前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导致亏损,筹措养鸽场启动资金成为首要难题。那通村两委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将村集体经济25万元拿出来,参与合作经营肉鸽养殖场,协商每年收取8%的分红。

2019年4月,张汝敏和那通村两委共同合作的上思县佳宏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动工,同年7月开始投入养殖,9月开始销售肉鸽。

虽然说都是养殖,但是养猪和养鸽却大不相同。张汝敏和爱人从“零”开始,通过购买专业养鸽书籍、上网浏览养鸽资料、向经验丰富的养殖户请教,从鸽子的良种培育、防疫、饲料配方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由养鸽“小白”一步步走向养鸽行家。

在养鸽场,笔者发现每排鸽笼左上角都有一张登记卡,上面详细地记录着鸽子产蛋的时间、数量、孵化日期等信息。“这样记录方便掌握种鸽的产蛋量、孵出率,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张汝敏说。

当初那通村两委大力支持张汝敏发展鸽子养殖,一方面可以缓解她养猪造成的亏损,另一方面她掌握养鸽技术后可以带领村民一起发展肉鸽养殖业。目前,已经有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跟张汝敏购买20对种鸽,暂时寄养在养殖场,等他们准备好养殖的场地后,就正式加入肉鸽养殖的行业。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肉鸽的销售价格并不是很理想,每个月销量也不多。所以,今年计划种鸽发展到3000对左右,预计年收入10万元。” 张汝敏说,下一步,她计划将养鸽场由人工喂养模式转变为全自动化养殖模式,寻找新的销售渠道,争取带动更多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