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在地理位置上,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北接麟游县,南连太白县,东与扶风县、眉县接壤,西同凤翔县、陈仓区毗邻东起七里河,西到凤鸣沟,南自瓦房沟,北至孟家山,介于东经107°33′—107°55′,北纬34°07′—34°37′之间,南北长53.5千米,东西平均宽30.5千米,总面积856.45平方千米岐山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其建县历史已经超过1400年并且,岐山县是周文化发祥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此,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诸葛亮在南阳的传说?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诸葛亮在南阳的传说(800年周朝兴起于此)

诸葛亮在南阳的传说

岐山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在地理位置上,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北接麟游县,南连太白县,东与扶风县、眉县接壤,西同凤翔县、陈仓区毗邻。东起七里河,西到凤鸣沟,南自瓦房沟,北至孟家山,介于东经107°33′—107°55′,北纬34°07′—34°37′之间,南北长53.5千米,东西平均宽30.5千米,总面积856.45平方千米。岐山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其建县历史已经超过1400年。并且,岐山县是周文化发祥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此。

首先,岐山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岐山县境内渭河、雍河、横水河及沿北山一带有新石器时代遗址19处,当时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并且,今岐山县一带还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商朝末年,周部族由彬县、旬邑一带迁至今岐山县一带,该地区自然就成了周部族的属区。由此,对于800年左右的周王朝来说,就兴起于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凤鸣岐山”的典故,指的是周朝将兴盛前,今岐山县一带有凤凰栖息鸣叫。

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今岐山县一带属王畿的周、召两国,由周王朝直接管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今岐山县一带成为秦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岐山县一带属内史郡。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在位时,今岐山县一带南部分属武功县、眉县、虢县、西部属雍县,东部属美阳县,北部属杜阳县。到了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今岐山县一带属魏国的疆域。彼时,魏国设立扶风郡,今岐山县一带属之。三国时期,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就位于今岐山县一带。

西晋建立后,该地区仍属扶风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设岐州(州治在今凤翔县南),领3郡、9县。西魏时期,在该地区设立岐山郡。公元569年,北周在该地区设立三龙县,隶属于岐山郡。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三龙县改为岐山县。由此,对于岐山县这一建制,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五代十国这一历史阶段,岐山县属凤翔府。北宋建立后,岐山县属秦凤路凤翔府。金国占据中原地区后,设立凤翔路,岐山县属凤翔路凤翔府。

最后,元朝这一历史阶段,推行行省制,岐山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凤翔府所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凤翔府未变,岐山县仍属其辖。清朝建立后,岐山县属凤邠道凤翔府。1980年8月1日,撤宝鸡地区并入宝鸡市,岐山县为陕西省宝鸡市辖。总的来说,岐山县如今总人口约为47.5万人,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下,该县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中国千年古县”等赞誉。

文/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