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突破与理性的觉醒(从恐惧到真善美)(1)

黑夜,遥望深邃的天空,斗转星移,月圆月缺。白天,朝阳从东方升起,夕阳又在西方沉没。黑夜、白天,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交替,万象更新。有阳光灿烂,有和风细雨,还有暴风骤雨,电闪雷鸣;有洪流奔腾泛滥,也有川泽枯竭干裂;有浪潮汹涌势如猛兽,也有海市蜃楼美不胜收。浩渺的苍天、无垠的大地让人欢喜,又让人恐惧。

大自然让远古的人类满怀敬畏,他们浮想联翩,认为是神祇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于是他们对自然的敬畏转变为对神的膜拜,神话故事就产生了。宇宙和地球是怎么产生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我们是谁?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从婴儿呱呱坠地,人的一生有健康有疾病,有长寿有夭折,人为什么会死,死后还有灵魂吗?灵魂能否再生?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分别?善与恶有没有因果? 人类从神话中去寻找答案。

哲学的突破与理性的觉醒(从恐惧到真善美)(2)

无论是希腊神话还是中国古代神话都有造物神,如希腊神话中的卡俄斯(Chaos混沌)和大地女神盖亚,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和抟土造人的女娲。

无论是神仙、天使,还是魔鬼、妖怪,他们被描绘成人的模样或半人半兽状,他们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善恶美丑,正义邪恶。比如太阳神、山神、雨神、火神、雷神、谷神、灶神、智慧女神、爱神、冥王、撒旦等等,众神都是人格化的,神话实际上是人类的现实世界的折射。

人类天生具有理性思维能力,探索未知,获得答案,这是我们的本能。神话是人类对宇宙和人类自身的本原以及人生终极意义最早的思考和探究,本质上这就是人类的哲学性思考。因此在神话的孕育下,哲学随之诞生。哲学思想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但把它抽象为一种专门概念进行研究,并形成专门的学问则始于古希腊,成于古希腊。

哲学的突破与理性的觉醒(从恐惧到真善美)(3)

英语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 Philosophia ,它由philo(爱和追求)和sophia(智慧)两部分构成, 就是“追求智慧”的意思。最早使用philosophia和philosophos (追求智慧者)这两个词的是毕达哥拉斯,他指出只有philosophos才是真正自由的人,自由的人才能追求真理。

日本启蒙家西周在日语中用汉字"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1896年前后康有为把这一译文引进到了我国。【說文解字】【扬子·方言】哲,知也。【說命】知之曰明哲。【玉篇】知,识也,觉也。【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知”作名词时,古文中常与“智”相通,就是智慧。如“常使民无知无欲”、“爱国治民能无知乎”、“知人者知”等,《说文解字》中就没有收入“智”字,可见“智”是更晚的时期才出现的。也就是说,中国古文中更多地使用“知”来表示希腊文中的sophia,而“哲”是日本人的翻译。

“哲学”这一西方概念经由日本传入我国,由此很多人说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是不确切的。正如科学的概念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显然也是西方创造的概念,但不能说我国古代没有科学,比如我国古代的历书、冶炼术等都是实实在在的科学。

哲学的突破与理性的觉醒(从恐惧到真善美)(4)

古希腊早期著名的哲学家有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等。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有周文王、老子、庄子、列子、杨朱、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邹衍等等。

2017年10月26日,沙特阿拉伯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身份证授予一位人工智能机器人,她的名字就是索菲亚(sophia)。机器人能拥有智慧吗?机器人能进行哲学思考吗?从目前人类的认知水平看,这是不可思议的,但未来的事谁说得清楚呢?

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恐惧中,神话诞生了,在神话想象的基础上,人类的理性思考不断深入,于是诞生了哲学。哲学最早是追求真理的学问,随着科学、经济和政治的不断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或许可以简单地说,哲学就是研究真善美的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