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掌掴事件,大家议论纷纷,把一个教育片演绎成了轰轰烈烈的刑侦大片。

回想我的教育生涯开始的时期,教育就是教育,没有那么多的理论,也没有那么多的法规。如果给未成年人一记耳光,多数人也仅仅是想想教育的方式是否恰当,并没有人给你上纲上线,进而说你有暴力倾向。我也曾给过我的学生一记耳光,这记耳光既是教育也是保护。

那年我开始带第二批学生,其中小S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为他付出了不少心血,但小S仍免不了经常出错,直到有一天错出了格。

那天我正在上课,突然来了两个警察,把小S从课堂上叫了出去。看到对方气势汹汹,我赶紧跟了上去,并把小S拉在了身后。从对方的三言两语中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小S在校外。抢了一个孩子的帽子,这个孩子的父亲在派出所工作。于是和同事一起来,要把小S带到派出所去。

30年前没有那么多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也没有这许多对执法人员的约束。我很清楚,一旦小S被带到派出所,他所面临的是什么。我立刻回身给了小S 一记耳光。这一记耳光把双方都打蒙了。小S想不到平时和蔼的我,会给他一个记耳光。对方也没有想到我会给学生这么严厉的惩罚。对方无非就是想给孩子出出气,看到这个情形,也就不再坚持要将小S带到派出所,教训了小S几句,就离开了学校。

从那以后,小S变了,大概是这一记耳光打进他心里了,他明白了我的用心良苦,他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家长,因为他知道一旦家长明了了前因后果,那就不是一耳光这么简单了,上次家访,如果不是我拦着,他父亲真有可能用大擀面杖打折他的腿。

其实,教育方法也是与时俱进的。如果现在我再给学生一记耳光,那孩子家长一定会找我拼命的。所以一个耳光下去,再讨论谁是谁非,就毫无意义了。

一个耳光算不了什么(一记大耳光)(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