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地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扶贫侧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这山比那山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这山比那山高(哦这地)

这山比那山高

——明水地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扶贫侧记

占江龙程秀芹特约记者孙志国本报记者廉红

9月20日,位于明水县崇德镇合胜村的地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冷库里,一箱箱包装精美的甜玉米整装待发。

一个月前,厂区院里车水马龙,机声轰鸣,一片繁忙。

地山农业公司开始收青玉米, 170多名工人两班倒,24小时连续作业,青玉米被脱去了外衣,经过脱粒、风选、清洗、高温灭菌、气泡清洗等10道程序的加工,最后速冻,500万公斤甜玉米粒经过包装,进入冷藏库。

“地山农场”是公司今年新注册的商标,地山农场牌无任何添加剂的甜玉米粒味道好极了,销往杭州、郑州、秦皇岛、大连、唐山等地。寒地黑土产出的绿色食品,走进了大城市的西餐厅、大酒店和食品加工厂,深受市场欢迎,效益一路攀升。让地山农业公司总经理郑建超感到欣慰的是,贫困户们大大受益。

这些甜玉米都是订单种植,涉及全县农户1400多户,其中有1001户是贫困户。郑建超介绍,春天,公司给所有种植户发放种子化肥,公司先行垫付秋后算账,平时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按照订单,公司收购带皮青玉米每公斤0.9元,一亩地产量平均在1200公斤左右,加上每亩地分红100元,这样一亩地的效益就在1200元左右,除去400元的成本费,每亩地能纯剩800元左右(含土地成本)。

郑建超补充说,2018年,在原有鲜食玉米、黄豆角订单种植的基础上,又发展青豆种植面积790亩,就是大家俗称的豌豆,覆盖全县贫困户1200户。青豆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短,能种两茬,可套种秋菜和萝卜,实现二次收入,效益相当可观。公司以每公斤0.7元价格回收,种植青豆的贫困户每亩土地收益可达900余元。说起地山公司对贫困户的帮扶,崇德镇光星村贫困户王金友有话说,今年第一年种植青豆没经验,再加上雨水大,为了不让贫困户受损失,公司收购青豆时带秧子一起收了,今年我家种植青豆一亩多地,收入1000余元。合胜村结对帮扶对象边玉军说,今年从亲属手中租了几十亩地,共种植青豆90亩,收入7万余元,解了穷气。

郑建超是地地道道的明水人,在哈市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资产后,决定回家乡为父老乡亲做点事儿。经过深入细致地调研考察,郑建超将公司落户在明水县崇德镇合胜村,依托这里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绿色黄豆角种植业、青豆种植业和鲜食玉米种植业,实现自己多年梦想。

公司于2017年1月份成立,初期投资3000万元,同年7月,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年产5000吨鲜食玉米、蔬菜冷链物流加工项目,可储存2.1万立方米。2018年3月,因公司发展需要,再次投资850万元扩建冷链物流生产线,占地面积2560平方米,可储存8000立方米,将鲜食玉米和黄豆角、豌豆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冷藏,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农牧循环性高科技企业。

郑建超觉得回乡创业,就要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公司成立以来,他牢记企业社会责任,贯彻落实明水县委县政府的“34255”脱贫攻坚总体发展思路,将产业扶贫落到实处、谋在要处、走在前列,采取各种方式,以结对帮扶、精准到户为核心,带动区域内贫困群众走上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致富道路。

公司推行“企业 合作社 农户 市场”的发展模式,2017年成立明水县龙江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50万元。公司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园田地”建设举措,当年发展黄豆角种植面积380亩,带动全镇农户528户,其中贫困户458户,公司以每公斤7元的价格回收,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700元。

郑建超说,公司用工当中有40多人是贫困户,有长期工也有短工。

光兴村贫困户黄义乐呵呵地说,两个月下来挣的钱,对我们这些贫困户来讲,可解决老大问题了。

郑建超说,脱贫攻坚不松套,地山农业公司会再出发,让贫困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