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在一些过于残酷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下去,我们往往可以迸发出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力量。这一点不仅仅限定于人,其他动物也是如此,甚至更胜于人。
在汶川大地震中,就有一头猪,在震后的废墟里生存了整整36天,最终获救,被人称为“猪坚强”。它究竟是凭借什么,才能在无吃无喝,余震不断的废墟里坚持一个多月?
01 汶川地震,一头猪独自生存36天获救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让全国人民都感到无比悲痛的日子。这一天,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顷刻之间地动天摇,将一个个原本幸福和谐的家园撕裂。
汶川大地震爆发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灾情,全国人民也心系汶川,从四面八方驰援。一时间,地灾成为了考验人心的试金石。
即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人民子弟兵和各省的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救援,最终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
抢险救灾工作持续了将近一个月,6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条例》,宣布重建工作开始有序进行。
这第一步就是整理废墟,重建家园。人民子弟兵和各路支援队协助受灾居民,一户一户地清除障碍,清点损失。
6月17日下午14时,来自成都空军团的指挥员黄杰,带领十几名战士,来到了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协助居民万兴明清扫住所的废墟。
万兴明的家受损十分严重,不仅房屋主体倒塌,连带着其他的一些建筑、设施都被毁掉了。
不过万兴明家在半山腰,在地震中是非常危险的位置,很容易被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吞噬。因此,能够保全这片地,万兴明已经十分庆幸,但是他也不敢奢求太多。
救援人员与他一道扒开猪圈上面的石头、木块等,让他们感到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里面完整地趴着一头猪,一动不动,只有偶尔发出微弱的哼哼声,证明它还活着!
万兴明反应最为剧烈,他看到那头猪,当场跳了起来,喊道:“我的猪还活着啊!它没死!”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头猪竟然还存活着。只是猪虽然还有呼吸,却也微弱至极,想来再过几日如果还没有获救,恐怕也难熬下去了。
当下,万兴明赶忙喊人小心翼翼地把猪挪出来,并且喂了一点清水,联系了附近的兽医。龙门山镇兽医站的兽医潘邦贵接到电话,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从医多年,见过的兽禽不知几何,知道的事情也非常多。以他的阅历,竟然也不敢想一头猪可以如此“坚强”。他急忙赶到万兴明家为万兴明的猪做检查。
经过检查,这头猪已经到了极限,体质极为虚弱,蛋白质、维生素、钙等重要营养元素都即将告罄,急缺补充;一只猪脚被砸到,出现了伤口,再加上长期缺乏治疗,如果再不处理,就会变成“瘸子”。
潘邦贵先是给猪吃了少许的饲料,又过了一阵子,给猪进行了治疗。随后的日子里,潘邦贵嘱咐万兴明要每天定量喂食,不然猪暴饮暴食。如此过了一周时间,猪的身体已经有了极大的好转。
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只是所有人都非常疑惑,这头猪是怎么撑过去的?
02 “猪坚强”:饿了吃木炭,渴了舔雨水兽医潘邦贵经过现场勘查,并且结合猪的各种表现,得出了结论。
在地震发生时,这头猪正在猪圈里,由于食槽不大,里面的食物已然不多。万兴明家的猪圈是两层的,第一层是猪的住所,第二层是储物间,放着一些煤炭、木板之类的东西。
地震时,猪圈第一层的墙破裂塌落,但是最底部的一部分墙体没有被震破,依然立着。阁楼倒塌,这些木板落在了一楼的墙体上,为猪形成了一个高约半米的天然顶层保护罩。
此后虽然也有余震发生,但是这片保护区非常稳定,多层木板的减震效果也很好,所以猪仅仅受了一些外伤,并不致命。
地震发生后,万兴明一家紧急撤出灾区,根本没有想到猪的事情。毕竟按照常理,这种情况下,看着塌得不成样的猪圈,所有人都只会觉得猪一定死了。
最要命的问题就来了,猪的吃喝如何解决。潘邦贵在对猪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猪在吃了饭之后,第一次正常排便的排泄物里有煤块。
这些煤块来自阁楼二楼,量很大。说明猪在被掩埋的日子里吃了不少的煤块,但是煤块并无营养价值,吃了也无济于事。
其实对猪来说,这些煤块只是充饥,提供一个饱腹感。真正让猪一直生存下去的,还是它身上厚厚的肉层。
万兴明是村子里出了名地会养猪,他养出来的猪个个膘肥体大,十分喜人。这头猪也不例外,它的体重足足有三百斤。
这段日子里,猪一直消耗自己储存的脂肪维持生命,等到被救出来时,体重仅仅只有100斤,36天里,它暴瘦了200斤!
震后下了几场大雨,雨水渗入猪圈,再加上食槽没有被完全破坏,靠着这一星半点的水分,猪活了下来。
这头猪求生的欲望太强,让人不得不惊叹生命的奇迹。它的事迹被媒体报道以后,网民们纷纷点赞支持。
它也成为了抗击汶川地震的一个象征,鼓舞了许多人。猪尚且能够如此渴望生存,何况人呢?
这头猪的特殊性,使得它不能继续像一头“普通猪”一样生活下去。它开启了一段全国唯一的独特旅行,过上了全新的生活。
03 “猪坚强”的13年博物馆新生活2008年6月22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找到了万兴明,希望能够买下这头猪,养在博物馆里让更多人看到它的奇迹。万兴明也没拒绝,以3008元的价格卖给了樊建川。
万兴明没有漫天要价,这头猪是他的心血,即便是卖掉,也必须按照规矩。这头猪的体重虽然有些下滑,但是营养上来以后,肯定还会恢复,因此三千块的价格并不算贵。
为了表示对万兴明的感谢,樊建川还给万兴明提供了1万元的灾后重建资金。
樊建川买下这头猪以后,为其取名“猪坚强”,准备一直养在博物馆,直到它自然老死。猪坚强在博物馆的日子非常舒坦,可以说是“猪生”的巅峰。
博物馆专门给猪坚强分配了一室一厅,吃饭、睡觉有专门的屋子,平时就在厅里休息,供人观看。比起以前的猪圈,自然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住的是套间公寓,吃食也不落下风,十分精致。四川当地的一家企业主动承担起了为猪坚强提供饲料的任务,每个月都会按时送来一大批新鲜的玉米和饲料。“高档饲料”保证了猪坚强的身体顺利恢复,甚至更胜以往。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专门给猪坚强配备了一名照顾它起居生活的老人,老人名字叫龚国成,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从前干的也是放牧喂养牲口的活,所以照顾起来得心应手。
每天清晨,龚国成都会亲自上山去给猪坚强割最新鲜的猪草,如果猪坚强哪里不舒服了,他还会联系一位专门为猪坚强准备的兽医,两人齐心协力,保证了猪坚强能够安安稳稳地过下去。
猪坚强每天的日子简单而非常潇洒,虽然很坚强,但是归根到底是头猪,非常地能睡。猪坚强每天的起床时间是下午两三点,而且往往不是自然醒,需要饲养员端着吃食打开门,听见声音闻到味道了才舍得睁开眼。
吃完饭,就有人带着猪坚强去洗个澡。这也不是娇生惯养,而是猪坚强身上有些旧伤难以治好,经常洗澡可以避免细菌过度滋生、抑制寄生虫生长,否则三天一病,怕是很难撑下去。
洗完澡之后,猪坚强就得去散步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轮番牵着他沿着专门设计的路线走动。一方面是锻炼身体,预防过度肥胖,一方面也是方便游客们参观。
路上不少游客都会好奇地打量猪坚强,甚至有些胆子大的会直接上手摸。对此,猪坚强则一概不理会,既不排斥,也不欢迎。
后来,猪坚强习惯了这种日子,根本不需要饲养员带路,只要开了栅栏就能自己出去玩,玩得差不多了自己再走回去。
碰到人它也不像从前那样害羞,而是大大方方地站在原地,等人拍了照再走。甚至有时候心情好,它还学会了对着相机做个可爱的小动作。
2009年5月12日,猪坚强的老主人万兴明来到了建川博物馆看望猪坚强。猪坚强一见老主人,立即兴奋地哼唧几声,一路小跑冲到了万兴明跟前,十分的亲切。
万兴明第一次再见猪坚强,也是高兴得两眼都红了。虽然他与猪坚强分开了许久,但是万兴明经常能在新闻上看见猪坚强的身影,知道它现在过得很好。
刚刚被救出来那几天,猪坚强奄奄一息,险些撑不住,瘦得皮包骨。如今它身上的肉又长了回来,比以前还健康,日子更舒坦了,万兴明也十分地欣慰。
此后,万兴明每年5月12日都回来探望猪坚强一次,看看它过得好不好。
2010年,博物馆给猪坚强办了个生日派对。它本没有生日,不过6月17日是它获救的日子,也算是“新生”,所以6月17日就成了它的生日。
那一天,龚国成给猪坚强准备了一个大蛋糕,蛋糕的材料不用奶油用玉米,猪坚强吃得很香,满脸都是蛋糕。旁边围观的游客、记者也都哈哈大笑,场面十分欢快。
04 猪坚强去世,遗体被做成标本
在博物馆的房里住了许多年,猪坚强也逐渐从一头“小猪”长成了“老猪”,猪的平均寿命在20年左右,家猪则要短上许多,有的家猪五六年就已经衰老,最长也就是十几年。
猪坚强的真正出生日期大概是2007年,具体已经无人知晓。到2017年,猪坚强已经10岁了,老了的猪坚强虽然风采依旧,但是各项身体机能已然开始衰退。
十岁的猪坚强老了,有些走不动路了。汶川大地震时它的一只脚曾经被伤过,虽然被治好了,但是如今年纪大了,竟然又发作起来,经常走不动路。
没法走路,猪坚强就只能依靠工作人员每天带它做些简单的运动,但是跟以前天天散步没法比。于是肥肉越积越多,体重很快就超过了300斤。
300斤,以三四岁,正值壮年的猪坚强来说刚刚好,但是对于老年的它而言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太胖、脚伤难以恢复,它更加难以站起来了。
不过2018年,原本每天躺地不起的猪坚强在精心照顾下竟然又站了起来,而且恢复了走路。想来是由于体重得到了控制,脚伤也恢复了。
2020年1月27日,猪坚强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搬家!为了给猪坚强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让它有更好的心情进行运动和进食,博物馆专门找了一片地给猪坚强盖了一间50平方米的新房。
住在新房里,猪坚强兴奋地跑来跑去,全然没有了之前日薄西山的感觉,恍惚间,它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刚进入博物馆的日子。
新家有更为舒适的条件,也有一个贴切的名字:“猪坚强之家”。猪坚强喜欢在这个房子里啃着苹果,慢悠悠地走动。它也不服老,也想多活几年,所以非常努力地吃饭、锻炼。
只是时间的力量太强,猪坚强能够顶得住地震,却抵抗不住衰老。在新宅子里住了一年多,猪坚强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2021年5月10日,建川博物馆发布消息称,经兽医检查,猪坚强已经进入生命晚期。
5月12日,万兴明和妻子再度来到建川博物馆,最后看了一次猪坚强。
万兴明亲眼看着它从一头小猪长成壮年,再到如今老得站不起来。
万兴明眼含着泪,心疼地望着猪坚强。猪坚强也看着万兴明,它没有什么情绪可以表达出来,但是也能感觉到它的开心。他还表示:“作为一只猪,它足够幸运了。”
此前,猪坚强一连几天吃不下饭,但是万兴明来到以后,猪坚强胃口大开。万兴明蹲下来,拿着苞米一粒一粒地剥下来给猪坚强吃,猪坚强也很乖,吃完了一整根苞米,还吃了几根莴笋。
等安抚猪坚强睡下,万兴明红着眼离开了。他说,自己最初就是希望猪坚强可以无病无灾,一直活到自然老死,可是如今心愿达成,他仍然有些不舍,想让猪坚强再陪他几年。
只是岁月不饶人,2021年6月16日22时,在博物馆生活13年的猪坚强离世。没有痛苦,没有不舍,只是太老了,该休息了。
05 “猪坚强”精神:挺过困难,坚强地活下去猪坚强去世以后,众多网友纷纷表示遗憾,自发地纪念了猪坚强。而原本以为自此便销声匿迹的猪坚强,却又通过某种方式,即将再度“活过来”。
猪坚强去世之后,它的遗体被冰冻了起来。后来,猪坚强的遗体被送到大连市一生物科技公司,并计划对其进行生物塑化专利技术。
生物塑化专利技术是该公司特有的技术,能够将已死亡的生物通过塑化,保留其生前样貌特征而不变质,并且可以在仅有皮肤、骨骼、内脏、肌肉任意一种的前提下进行塑化。相当于一个更高级、更先进的标本。
这项技术需要耗费许多的资金和精力,此前只在保护一些濒危、已灭绝的珍稀生物上使用过。“猪坚强”说到底还是头猪,从生物学上看与其他千千万万的猪一样。在猪坚强身上使用该技术,还是非珍稀生物应用领域的头一回。
2022年4月14日,猪坚强塑化处理后的遗体标本被送回建川博物馆,计划等“猪坚强标本展示中心”建设完毕后进行展示。
猪坚强标本展示中心是建川博物馆在猪坚强去世之后开始准备的。这个房间四周全是猪坚强的照片,并配备了专门的电子屏幕,以播放有关猪坚强的多媒体信息。
等全部装修完毕之后,猪坚强的标本,包括皮肤标本和骨骼标本,都会放在展览室的最中心位置,居高安放,以让更多人看到猪坚强的样子。
许多人质疑,花这么多资源和人力给猪坚强配备这么好的条件,死后还要花大价钱、动用高科技把它做成标本,真的有必要吗?
完全有必要!猪坚强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也是一种精神的符号。在地震、饥饿、干渴、受伤等种种困难面前,猪坚强生生挺住了一个多月,坚持到了救援的到来。
我们敬佩它,其实也是用它来不断激励我们。它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它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强地活下去,撑过一个明天,结局就会不一样!
参考信源1,“猪坚强”去世,目前遗体已被冰冻 红星新闻
2,汶川地震猪坚强已7岁:重300斤 每天吃饭睡觉 光明网
3,“猪坚强”两件标本今日返程建川博物馆 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