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斗士:陈明忠先生追思会”28日在台北台大医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我再讲两点。第一,我生错了时代,但没有做错事,就这一点来讲,我没有遗憾。第二,我大概在有生之年还看不到两岸统一,这是小小的遗憾。不过,没有关系,大趋势是挡不住的,我已经知道,统一不成问题。”陈明忠先生在回忆录中的这句话,在今天的追思会上被反复的提起,“无悔的斗士”,是今天追思会上的主题,也是对其一生的定评。

陈明忠先生生前是台湾岛内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也是台湾最早一批追求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他因病于2019年11月2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2月28日是陈明忠先生逝世百日,追思会适逢“二·二八事件”纪念日。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与知名导演侯孝贤,以及新党荣誉主席郁慕明、中华统一促进党主席张安乐等多位岛内统派人士均到场悼念。

老革命艰苦朴素的故事(二二八怀念陈明忠)(1)

马英九出席追思会

青年时期意识觉醒 我的祖国在大陆

1929年1月,陈明忠出生于台湾高雄,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度过的。受当时“皇民化”教育的他,一度误认为自己是日本人。但在学生时代,陈明忠饱受日籍师生的歧视与欺凌,这让他的中国意识逐渐觉醒。在陈老先生的回忆纪录片中,他曾提到,“有一次我同一个日本人打架打贏了,结果下课后十几个人围殴我一个。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打我?同学说,因为台湾人不可以打赢日本人。”正是在那一天起,陈明忠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所谓的“受天皇疼爱的子民”,他的祖国在对岸。

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殖民之后,对当时国民党腐败统治大失所望的陈明忠,开始积极地参与岛内的学生运动。1947年,台湾爆发“二二八”起义,他参加台湾共产党人所领导的民主联军“二七部队”在埔里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并战至最后一刻才离开战场。

在生前接受采访时,曾有记者问他,是不是因为“228事件”而改变了他所追求的理想。他却回答道,在殖民时代,自己最痛恨的就是那些对日本人低声下气的“三脚仔”(指日据时期为日军效力的台湾人)。然而,当他看到自家的佃农对自己也是一样点头哈腰时,他突然意识到,日本人对自己的霸凌,似乎也是同样出现在自家的佃农身上。从那时他就明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平等社会,只能靠社会主义。

追求理想放下仇恨 力促连战破冰之旅

老革命艰苦朴素的故事(二二八怀念陈明忠)(2)

追思会现场

“228事件”后,台湾岛内开始了长达38年的“白色恐怖”时期。陈明忠曾两次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前后服刑长达21年,甚至曾濒临死刑的危机。1987年,在时任蒋经国秘书的马英九等人的帮助下,陈明忠才获准“保外就医”成功出狱。出狱后,虽然身体情况不佳,但他依然没有忘记追求两岸和平统一的理想。2005年2月,在马英九等人的邀请下,陈明忠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发表演讲。演讲结束后,陈明忠将一把象征两岸和解的“和解之钥”交给连战,期许他能担起结束国共内战的责任。2个月后,连战首次访问大陆,成就了永远铭记史册的“破冰之旅”。

马英九在追思会上回忆道,“当时陈明忠先生在会上强调,‘228事件’不是‘’运动,而是当年国共内战所遗留下的时代悲剧。他主张两岸必须和平和解,这样的悲剧才不会再次重演。他的演讲深受国民党内高层的认同,于是才有了两个月后连战主席的登陆之旅,也为后来的两岸关系破冰,以及和解和平合作奠定了基础。”

张安乐在追思会上表示,陈明忠先生一生最让人钦佩的,除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外,更重要是他能放下仇恨的精神。“明忠先生一生饱受的苦难,有大部分是深受国民党所害。可是为了国家民族的统一,他能毅然决然的放下仇恨,选择在2005年到国民党的中央党部拜访连战,这点让我很钦佩。”

晚年不忘初衷 著书立传盼统一

老革命艰苦朴素的故事(二二八怀念陈明忠)(3)

郁慕明出席追思会

晚年,陈明忠先生仍不忘自己青少年时期追求阶级解放的朴素愿望,撰写和口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无悔》等著作。他在继承台湾人民反帝爱国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批判“”,开岛内思想风气之先,丰富发展了台湾对祖国统一的理论和社会进步的主张。他的这些思想观点,启迪并鼓舞着大批台湾有识之士,走上了追求统一与进步的道路。2019年11月21日,陈明忠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当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原顾问、夏潮联合会原会长陈明忠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1月21日在上海逝世,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谨致沉痛的悼念。她说,陈明忠先生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台湾人民反殖民、反压迫的光辉典范,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代表。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他的爱国情怀值得两岸同胞永远铭记。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洪伟晟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