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阅读提示

目前,周王鑫正在积极组建村里的青年联盟,招揽在外打拼的青年人回乡创业。他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像他一样回到家乡,共同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乡村振兴彭玉明(莲都95后村支书周王鑫)(1)

周王鑫(右一)正在商讨村庄的发展规划。

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城市里的工作,回到家乡担任村支书。硬化道路,开展厕所革命,整修防洪堤,修建文化广场……上任不到两年,莲都区雅溪镇上黄村95后村支书周王鑫用行动打消村民顾虑,带领大家增收致富。他说:“我希望通过努力,让家乡变得更好!”

回乡担任村支书

用行动打消村民顾虑

周王鑫出生于1997年,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毕业后,他留在杭州从事教培行业。

2020年9月,周王鑫回到老家莲都区雅溪镇上黄村游玩,发现家乡的景象和小时候相比虽然没什么变化,但人口流失严重,户籍人口近800人,常住人口仅200多人。各种发展滞后。当时,周王鑫找到了时任上黄村党支部书记的周苏云,表达了自己对上黄村如何发展的一些简单看法。

一个月后,周苏云找到周王鑫,表示自己即将退休,村里需要一位年轻人来接手自己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想到家乡的落后面貌,加上与周苏云的交谈,让周王鑫有了想回乡发展的想法。在与家人商量之后,周王鑫决定回到上黄村参与村里的党支部换届选举。

“王鑫太年轻了,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吃不吃得了这个苦?”周王鑫竞选党支部书记一事在村里传开后,一时间质疑声、顾虑声四起。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周王鑫对上黄村进行深入考察,并按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随后,他将规划和自己的一些想法与村民进行沟通。

村民在了解了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后,渐渐地打消了顾虑。在之后的选举中,大家纷纷将手中宝贵的选票投给了周王鑫。

注重精神传承

重塑乡村新面貌

上黄村三面环水,自然资源丰富。由于村里年轻人大多选择在外工作求学,村中多为留守老人。

修缮祠堂是周王鑫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上黄村的周氏祠堂有着6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祠堂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祠堂是村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村里人的精神归宿,更是上黄村的根脉所在,一定要重新整修起来。”这件事得到了村民的支持。随后,周王鑫又组织重新编修周氏族谱,使得家族有序传承。

在村庄的发展上,周王鑫先后到松阳陈家铺村、龙泉宝溪村等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村庄学习取经。“其实各地自然资源环境相差不大,但他们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并重点发展。”周王鑫结合上黄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宋韵梓川,未来田园”为定位的发展思路,重点改善上黄村的人居环境,发展村里的优势产业。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内容多、任务重。一旦做好了,就是一项惠泽千秋的民生工程。”秉持这样的想法,周王鑫大刀阔斧地“干”起来:道路硬化、厕所革命、整修防洪堤、修建文化广场……“生活的环境好了,村民们的幸福感才能提升。”

精准施策

开发荒置资源促增收

上黄村有一块上千亩的油茶园,但由于道路不通,导致油茶园渐渐荒废。“这么好的资源,浪费了太可惜了。如果运输方便了,那自然就会有人来种。”在周王鑫的带领下,上黄村修建了一条从村口到油茶林的水泥路。

除了油茶园,上黄村还有一块130亩的荒置农田。周王鑫积极推进机械化种植,并计划利用这块农田推出一系列农旅融合项目,如网红沙滩、露营基地、民宿产业等一系列旅游项目。“以农户 村集体的模式将土地流转出来,既能保证农业发展,农户也能通过获得流转费用促进增收。”

任职上黄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周王鑫通过实施未来田园一期项目,直接为上黄村提供了50个就业岗位,并辐射带动村里餐饮及民宿发展,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

目前,周王鑫正在积极组建村里的青年联盟,招揽在外打拼的青年人回乡创业。他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像他一样回到家乡,共同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现在,丽水正在大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周王鑫说,乡村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他会在自己的岗位继续发光发热,努力让家乡变得更美更好。

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