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会看到在课本后面有一张元素周期表,排列着各式各样常见的元素。这张表格的横向、竖向都可以读出很多种规律。那么这张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我们就来带你走进科学的世界,解读这张周期表的相应作用。

【周期的定义】

1.把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为一个周期。

2.特点: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3.周期规律:7个横行,即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完全)。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什么时候背(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1)

【元素周期律实质】

1.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增加到8个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最高正价由+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最低负价由-4到-1、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什么时候背(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2)

【周期的用处】

1. 运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元素电子层数和原子高低价的关系

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元素最高正价数=8-最低负价

2.运用周期观测金属性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递减,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递增,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某些金属的性质,又表现某些非金属的性质。

3. 应用同短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及其特性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主族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最高正价及最低负价数同为奇数或偶数。

4.应用周期预测新元素

预测未知的元素的性质;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等。

以上就是元素周期表的性质和相关规律,大家可以在继续再继续思考学习下。元素周期表更多是偏向于元素的金属性和活动性的序列排列。小编就先简单介绍到这里哦,有问题随时留言。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什么时候背(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