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北京,住在几十层的高楼大厦里,坐电梯上下楼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倒退回40多年前,北京人要提起住高楼坐电梯,只觉得像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上世纪70年代末,前三门大街一派热闹景象,六大建筑公司,近万工人,为了北京住高楼的梦想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第一次集中建设高层住宅,这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更像是一场振动全国的大型战役。
回首文革十年,好多北京人别说住高楼了,连个像样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几代人挤在一起,家家都像集体宿舍。这样的日子必须改变。这是一个国家对人民的责任,这也是一代建设者对百姓的责任。
很多首开集团的老职工参与了这场为北京人圆梦的住宅项目建设,他们为北京乃至全国树立了一个高层住宅项目标杆。从此,一个个高层住宅小区不断在京城拔地而起。可以说,北京人高楼住房梦开始地方,就在前三门大街,就在那片一代首开人挥洒下汗水与青春的土地上。
振奋! “统建办”担起改善住房条件重担
北京的前门、宣武门和崇文门,这三座城门均位于皇城之前,故称前三门,贯穿于三门之间的大街,合称前三门大街。这条大街与北京中轴线垂直,如果说中轴线是北京城的脊梁,那前三门大街就像一条宽阔的肩膀。
从崇文门十字路口西南角,一直到长椿街西侧,全长5公里的街道上共有30多栋高层住宅楼,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这就是前三门住宅楼。今天,在高层住宅小区鳞次栉比的北京城里,前三门住宅楼有点不起眼。但在40多年前,这里可以说是北京住宅小区“第一高”,在其之前,包括酒店和外交公寓在内,全北京8层以上的高楼,大约只有14幢。
1971年,北京市革委会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前三门大街”建设规划问题的报告》。报告认为地铁一期工程完成后,从北京站起,经崇文门、前门、宣武门向西北折至复兴门一线,已经形成一条长达7.7公里的新街道。这条街道横贯首都中心区,地位重要,街面宽阔,适合建设住宅。
1976年2月10日到12日,在工人体育场招待所,“前三门工程”动员会议召开。来自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市规划局、市建委等各有关单位的200余人参加,时任市建委副主任的李瑞环作动员报告,提出要在4年时间内将前三门住宅建设好。
1977年10月12日,经北京市批准,“北京市建委统建办公室”在王府井一个临时工棚里正式成立,简称统建办。
为什么成立统建办呢?首开集团离休干部刘振汉表示,十年动乱期间滥拆乱建,没有规划,随意建设,搞得大家都没有房子住。成立统建办就是要纠正错误,改变北京住房困难的现实情况。
刘振汉是在1977年10月调入统建办的,当时统建办一共有四个组,分别是秘书组、计划组、工程组和拆建组,共计39人,这就组成了统建办的最初班底,承担起改善北京市民住房条件的重要使命。因为统建办就在王府井南口的工棚办公,北边就是公共厕所,所以那时大家都戏称办公地点叫“厕所”。虽然办公条件简陋,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要把楼房建好,让老百姓住上条件优越的住房。
据刘振汉介绍,统建办成立以后,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征地、统一拆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分配。
1978年调入统建办工作的赵康解释,统建办专门负责组织和监督检查有关区、县、局实现批准的统建计划工作,说简单点就是,由统建办来负责建房,房子建好后,再由政府下发给所需单位,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福利分房”。
时间回到1977年,刚成立的统建办只有一间工棚和寥寥数名办公人员,全新的开始却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虽然条件简陋,但他们本事够硬,担起了北京统一建设的重任。作为统建办的第一个项目,前三门住宅区总造价超过1亿元人民币,并集结了北京6个大建筑公司的力量,可以说是举国家之力。“抓纲治国举红旗,十里长街立新功”、“拼命大干四个月,三十七栋全矗起”都是当时提出的响当当的口号,一个重大“标杆”项目就这样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1978年,前三门工程建设达到最高潮,一度有近万人参与建设,45台塔式起重机同时出现在工地上,成为北京一道独特的时代风景。很快,10多层的大板楼从崇文门一路向西建到宣武门,场面格外壮观。
突破!吹响北京住宅建设嘹亮号角
直到民国时,北京城仍大体保持着元、明、清时的格局。刚解放的时候,北京基本都是存量房,新建的房子很少。赵康说,在三年恢复时期过后,北京按规划开始建设。最早一批住宅是在1952年、1953年建设的复兴门外路南的邻里小区。这个小区是单元式住宅,建好后还上了《人民画报》,标着首都新的建设风貌。
实施老楼改造后的前三门住宅区焕发新颜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住宅建设是随着国家计划进行投资的。据赵康介绍,那时东郊有一个工业区,西郊是首钢,南边有一些化工厂,北边是科学文教区,有八大院校,都要建设宿舍。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文革前,文革期间基本就不再进行建设了,提倡艰苦奋斗,只盖了一些简易楼,宅小地薄,有的是公共卫生间、公共厨房,有的是筒子楼。
一个建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赵康说,北京最初的多层住宅设计标准很低,比如供电,1平方米有3瓦的,有5瓦的,有点光亮就行。厨房、卫生间都不是白炽灯。因为当时大都没有电视,楼里没有安装公用电视天线,以致后来电视普及了,每家还要从窗户捅出一组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天线来接收电视信号。在卫生洁具方面,厕所就是一个蹲坑,连洗手盆都没有,洗手要到厨房借用洗菜池,一家只有一个水龙头。
前三门大街住宅项目建设工程开始后,北京住宅建设的观念也开始由仅仅满足居住向更好地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转变。
1976年7月28日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当天上午,项目指挥部继续工作,下午,指挥人员去查看在建项目有无遭到震害。29日,前三门在建住宅楼和全市建筑开展了检查、鉴定和加固。为了解决抗震问题,前三门工程停了两个月,工程人员到天津、唐山考察震害区,做出对前三门工程的抗震分析和改进措施,采用现浇内墙和外墙砌筑相结合的内浇外砌体系。这种处理方式的结果是房间墙体变得非常结实。
前三门项目当年在建设时就加入了电梯
整个工程中,按照当时北京市一类高层住宅标准:前三门住宅区的每户建筑面积55平方米,一室户占所有户型的10%,二室户占73%,三室户占13%,每户都有一个厨房和卫生间以及壁柜和阳台。基本开间分2.7米、3.3米和3.9米三种,以3.3米为主。电梯也出现在前三门大街项目中。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率,设计了长廊。只是当时出于节约的考虑,电梯并不是层层停。
当年很多统建办的老人都不会忘记1978年10月20日这一天,邓小平来到北京前三门大街住宅工地视察。这是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继东北三省、唐山和天津两市之后,邓小平第四次视察新建居民住宅楼。他对在场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人员说:“要请一些会挑毛病的人来提意见,研究一下怎样把住宅楼修得更好些。”
不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就设计了一套新的住宅标准图。与传统的标准住宅设计相比,室内净高度下降,每户的面积则增加了1.5平方米。室内卫生间面积也有所增加,除马桶外,还增加了一个洗手盆和小澡盆。厨房里又配备了一个碗柜和一个吊橱,而每户的预算总造价反而便宜了77元,而且每户都有过堂风。
将前三门住宅区打造成新时代的幸福家园
曾在统建办拆迁办公室工作的杨材松表示,在条件还很困难的情况下启动建设前三门大街项目,体现了政府要尽快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决心。他还记得崇文门西大街8号楼是北京市重点拆迁安置楼,有200多套房子。全市当时有60多个局,每个局最多只能分到5套房,一般只给3至4套,文学家王蒙就被安置在了这栋楼里。虽然资源很紧张,但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前三门大街项目吹响了北京住宅建设的嘹亮号角。
自豪!建成改革开放重要标志
统建办成立大约三年后,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赵康说,1980年8月,政企分开,统建办公室转身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批房地产开发企业,名称里首次使用了“开发”二字。
刘振汉回忆,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成立后,开发建设了10多个住宅区,开发土地1388公顷,规划建设面积1394万平方米。总共建设房屋80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50万平方米,一共11.9万套,解决了一大批北京市民的住房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刘振汉说,到了1984年以后,北京市住房开发建设就不再是“六统一”了。“福利分房”也逐渐成为历史,人们开始自己挣钱,自己买房。
在北京市住房开发建设大潮中,统建办也一步一步完成了自身的蝶变。从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发展成为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12月10日,经市政府批准,北京市国资委决定,“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天鸿集团公司”合并重组为“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如今,住在40多年的“老楼”里,居民的幸福感依然很高
从统建办时期开始,赵康见证了首开集团发展的各个时期,2005年10月后成为首开集团名誉董事长。回首往事,赵康表示,可以说首开的源头就在统建办,首开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百姓建设住房,让群众乐享美好幸福生活。
赵康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前三门住宅项目基本建设完成,打破了北京无高楼的历史。邓小平视察后,把这个项目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前三门住宅项目也为我国的住宅开发建设积累了可以复制的重要经验。设计力求布局合理,增加使用面积,更多地考虑住户的方便。尽可能安装沐浴设施,让居民能在家里洗上热水澡。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室内外装修的美观,科学合理降低房屋造价。前三门项目的顺利建设完工,为今后住宅商品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4年,国家计委、经委、统计局、标准局等批准颁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代码》,其中房地产被首次正式列为独立的行业。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从这一年起,房地产作为一个行业被正式命名。而中国房地产的源头可以说是从前三门大街项目开始的,它见证了中国城市居住史的里程碑时刻。
据刘振汉介绍,从1977年到1986年,从开始的统建办到后来的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在前三门建设了58万平方米,团结湖48万平方米,劲松77万平方米……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座座高层住宅涌现京城,中国当代浩浩荡荡的房地产开发浪潮也正式拉开帷幕。“后来全国有很多开发公司,都是向我们学习的。”
赵康表示,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住宅商品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一开始试点向单位售房,单位再分到下面,慢慢就是直接面向个人了。面对不断增长的住房购买需求,开发建设也逐渐提速。首开又相继完成了方庄、望京等大型社区的建设。特别是方庄社区,在上世纪80年代就融入了市政设施配套开发的先进理念。在规划中,除安排有住宅外,还有商业中心、文化活动和群众游乐中心,还有综合医院、邮电局、中小学校,同步建设的还有供热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度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有100多位国家元首到方庄参观,算是当年北京住宅区的样板了。
民以食为天,住为地,住宅是百姓生活的最基本需求,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地产开发商,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首开,一直秉持“责任地产”使命,从建设统建房、承担旧城改造,到商品房开发、保障房建设,再到投身亚运村、大运村、奥运村等重大项目建设,首开人把责任融入血脉,助力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不断延续。
【首开建设小档案】
项目名称:前三门大街住宅
年龄:40年
建设范围:新建住宅楼
【建筑故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居住问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开始成片建设新的居住区。对分散的建设任务,也尽可能组织起来,成街成片地联合起来进行规划设计。1955年,成立了北京市机关房管局,实行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1957年以后,逐步向“统一投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的道路迈进。后来成立了市统建办公室,1980年又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进一步开拓了统一开发和统一建设的道路。
前三门住宅楼是1975年开始集中力量筹建的,1976年动工,1978年基本建成。沿街布置了住宅31幢,全部是9至12层的高层建筑。这是北京市建国以来统一建设规模最大,高层建筑最多、第一次大批使用大模工艺施工的工程。
【守护者说】
原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康
我们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站在大局之上,按照城市规划努力去做。比如征地,如果从单纯的经济利益来说,多建房子,我们效益就好。但我们也会把地让出去修路、修管线,那个效益不完全是我们的,是公众的。公众利益跟我们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服从公众利益。我们是国企,就要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从大局出发,努力做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