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蘑菇的真实故事(童年记忆之十四)(1)

写下这个题目,那首欢快清新的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立即在我的心里响起。索性从手机里找出这首歌,边听边写。

采蘑菇的小姑娘

背着一个大竹筐

清晨光着小脚丫

走遍森林和山冈

她采的蘑菇最多

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

她采的蘑菇最大

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

烟雨朦胧的三月。一场透雨过后,村庄在阳光映衬下变得分外妩媚,就像刚刚成年的邻家姐姐。每到这时,村子里的小伙伴就呼朋引伴去村子附近的佛过山采蘑菇。

雨后的佛过山,静谧空灵,天蓝得就像是倒挂着的一片海;阳光干净得象是婴儿的眼睛;被雨水洗过的松林青翠欲滴;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不时探出几簇粉红色的杜鹃花,让人惊艳;鹧鸪的啼叫,在高低错落的树木间此起彼伏,是那样悦耳动听,仿佛是经过调音师精心调试出来的。弯下腰,几乎听得见地面小草拔节生长的声音;扑鼻而来的,是各种知名的不知名的花草的馥郁香气。我和小伙伴仿佛置身于雷诺阿美轮美奂的精美油画里。每到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闪出一串串唐诗宋词里那些湿润的句子、兀自妖娆的句子。这不,贾岛的句子最先跳了出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好大一串蘑菇呀!“就在我沉溺于想象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忽然把我拉了回来。原来一个叫秋儿的小姐姐在路旁的一块青石下面发现了一大簇红蘑菇。不一会儿,呼叫声、欢笑声在山谷里飘过来荡过去,不一会儿,小伙伴们的竹筐里都有了自己亲手采摘的红蘑菇,大的像小伞,小的像扣子,只有我的篮子空空如也。直到这时,我才想起上山是干嘛来的。于是把目光从大自然转移到采蘑菇上来。我选择了一条鲜有人走的山路,在那些大松树脚下、大青石板的周边四处找寻;可心里越是着急,越是寻它不着。好像小可爱们故意和我捉迷藏似的。忽然想起出门前奶奶告诉我的小诀窍:蘑菇大都长在潮湿和背阴的地方,要在松树根、灌木丛和青石板背阴处找寻。

采蘑菇的真实故事(童年记忆之十四)(2)

终于,我在一棵大松树的根部发现一大簇红蘑菇,用手一摸,肉巴巴的,还特别好看,欣喜至极,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它们采摘到我那空空的竹筐里,挣回面子。可转念又觉得它们就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忍心下手。犹豫了半天,我忽然有了主意,拿出铲子、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家完整地搬迁进我的竹筐里,这样才稍觉心安。没过多久,我又在一片潮湿的灌木丛里,发现了红蘑菇的一支小分队,从大到小一字排开,大的像一把把精致的小红伞,小的像一颗颗粉红色纽扣。就像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姐妹,从大到小,一律向老大看齐。兴奋之余,我又纠结了:要不要让那些小的多享受几天阳光呢?至少让它们长到它们的哥哥姐姐那么大才够仁慈。这么一想,我还真的手下留情了。就在我转过身子,准备离开时,忽然在一快青石板的背阴处发现一个单身的“红富美“,伞朵儿又丰腴又温润,粉面含春,亭亭玉立,像是《长恨歌》里倾城倾国的杨贵妃。我迟疑了一会儿,忽然转念:反正你不采别人也会采;于是眼一闭眼心一横采下了它。迷人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想起香消玉殒这个词。

采蘑菇的真实故事(童年记忆之十四)(3)

采蘑菇的真实故事(童年记忆之十四)(4)

每次上山采蘑菇,我总是因为对红颜般的蘑菇心生怜惜而纠结踌躇。好在除了这惹人怜爱的红蘑菇,佛过山还生长一种棕黄色的蘑菇——茅草菇。它们天生就有一种颓废气质。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每每遇见它们,我怎么采摘都没有恻隐之心。也许因为这个缘故,我采的蘑菇中总是茅草菇居多。忽然对红颜薄命这个词产生了怀疑。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或许是人性使然,千百年来,人们更多地关注红颜,而忽略了长相平平的女子。可不是,像我这样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居然也无可救药地落入这样的俗套。可见这个世界注定充满了偏见。

采蘑菇的真实故事(童年记忆之十四)(5)

集合时,小伙伴们个个面露得意之色,好像是战争片里凯旋的儿童团。 说起来很没面子,每次去佛过山采蘑菇,我永远是采得最少的那一个。不过也能凑合个大半筐,足够奶奶烧出两大碗蘑菇汤。我们迎着太阳下山,阳光无遮无拦地打在我们稚嫩的脸上;鸟儿在路旁林间欢快地穿梭;山脚下,黛青色的瓦缝间袅袅炊烟升起;附近村子不时传出小狗的吠叫声、公鸡的打鸣声。从山脚下往村子走,田野里麦苗青青,池塘处处蛙声一片,柳枝抽出鹅黄色的嫩芽,白鹅的红掌在池塘拨着碧波,头顶红头冠的公鸡跳到桑树上鸣叫,处处洋溢着自然的质朴气息,别具乡野的情趣。这时我的心里又冒出了一些活色生香的句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我拎着装有蘑菇的竹筐刚进屋,便一路小跑着穿过下堂屋、穿过天井,一脚跨进厨房。奶奶正在厨房做午饭,我得瑟着将蘑菇举到她的面前。“呵呵,捡了这么多!”奶奶笑咪咪地接过竹篮,给我递过一杯摊凉了的开水,“去堂屋玩会儿,马上烧给你们吃!”奶奶说着,把蘑菇倒进一个白瓷盆里,撕成一小瓣一小瓣,用清水洗净晾在菜篮里备用。

采蘑菇的真实故事(童年记忆之十四)(6)

奶奶做蘑菇的方法很简单。用清油在锅里猛火快炒一两分钟,接着上适量的水煮五六分钟,再加上一勺凝脂一样的猪油,撒上几根切成段的青葱,一锅鲜美可口的蘑菇汤就大功告成了。这时拿着筷子守候在灶旁的我和弟弟妹妹,等不及开饭,就迫不及待地先尝为快了。原谅我,野生蘑菇的那种天然的鲜美,直到今天我也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

如此美味绝伦的野生佳肴,似乎是上苍刻意对一年难得吃上几顿荤菜的乡村孩子的一种补偿。不只是蘑菇,还有山里生长的各种野果、野菜,以及小河小溪里生长的小鱼小虾,等等,无一不是大自然对贫瘠的乡村一种恻隐之心的显露。看来,自然还是人道的。

采蘑菇的真实故事(童年记忆之十四)(7)

扯远了。这会儿,除了记忆中蘑菇的味道,我深切怀念的是久远的记忆里那一双双不曾沾染半点尘埃的清澈的眼睛、一张张不知忧愁为何物的笑脸,以及那山那树那田野那炊烟,那洁白的云朵那蓝蓝的天空。

多年以后,它们成为漫长的时间缝隙里的漏出来的光,在所有暗淡的日子照亮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