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渔夫·趣说方言○(说“苕”之三)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语音体系的差别,地域文化的差别,带来各地方言词汇词语自成特色。说日落的“太阳下山了”,湖北平原湖区老百姓说为“太阳落土了”,因为这里四处看不到山啊。

汉语词汇构成,讲究韵律节奏相和谐,说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北方话傻与湖北话苕(韶),在构成词语上,差异也很明显。如傻瓜,不宜说为苕瓜。

苕是什么意思方言(苕货夹生苕体面苕)(1)

——苕货——

货到汉口活,湖北历史上是华中商业中心,所以湖北方言里带“货”字的词多。废品,说为荒货,瓷器,说为窑货。

湖北方言贬损人,也是称“货”:苕货、丑货、赖货、怀货(孬种)。

苕货,义同傻瓜、傻子。苕货,也说为苕家伙。

苕货既是骂人的话,但也可作为爱称,苕货及丑货,常用作男孩的乳名(小名)。

湖广渔夫此前有专文讲过,湖北话简洁,单音节词多,如聪明说为“贼”,小气说为“尖”,不理睬说为“不耳(迩),等。

湖北话苕货,可简称为一个字“苕”。他是个苕=他是个苕货。还有讥鄙人的“像个苕”。但北方话“傻”,不能单独作为名词,没有“他是个傻”说法。

苕是什么意思方言(苕货夹生苕体面苕)(2)

——苕不苕,贼不贼——

湖北方言里,贼zéi,与芤kou(抠二声),是聪明的意思。“苕不苕,贼不贼”,也说为“苕不苕,芤不芤”。

“苕不苕,贼不贼”,义同“夹生苕”“夹生货”“半吊子”,是骂人的话。指某人不通情理,行事卤莽,不好沟通,不好相处。也指人愚笨。

夹生,指食物半生不熟。夹生饭,夹生苕,难吃

“生苕甜,熟苕粉,夹生苕,冇得整!”聪明人好沟通,傻子也好对付,但“苕不苕,贼不贼”的“夹生货”,没办法沟通(冇得整)。

苕是什么意思方言(苕货夹生苕体面苕)(3)

——洋苕——

红薯与马铃薯,都是来自美洲,但马铃薯引入中国的时间比红薯晚。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推广种植是在清朝中后期。马铃薯形状与红薯大小相似,均长在地下,所以老武汉话曾称马铃薯为洋苕。

洋苕,也用来形容人,讥鄙某人大傻瓜,傻透了。同样是说人蠢笨,洋苕比苕,高一个等级。

——哈巴苕——

湖北方言里没有傻,只有苕与哈(hǎ三声)。苕与哈,是一个意思,哈巴等于苕货。

哈巴苕,即又哈又苕,类似于又蠢又笨。

湖北方言还有“苕吃哈胀”,批评人吃得太快,吃得太多。

哈胀,也说为苕胀。湖北话里,“吃饭”为中性表述,骂人则表述为“胀饭”,或“筑饭”。“只知道胀饭。”——只吃饭,不知道干活或不会做事。

苕是什么意思方言(苕货夹生苕体面苕)(4)

——苕坯子——

砖坯,土坯,毛坯,坯在汉语里有“半成品”含义。

坯,坯子,在湖北方言里是骂人的话,指人不能事理,含义类似“夹生货”。有时用来指男人作风不好。“这人蛮坯!”

苕坯子,两个贬义词组合在一起,当然是骂人的话,指人夹生半吊、又傻又犟。

当然,坯子也可作为中性词使用,用以指未成年的人:这是个好坯子。

苕是什么意思方言(苕货夹生苕体面苕)(5)

——体面苕——

武汉人嘴巴毒,乡巴佬、体面苕,是典型的汉骂。“某某是个乡巴佬,某某是个体面苕。”

体面苕,是贬损人的口头语,含义同“绣花枕头”“粉白烟筒”“驴子屎外面光”。烟筒,即烟囱。

体面苕,指人长得灵醒、穿得体面,但做起事来很傻。

——苕脱了节——

强调“很傻很傻”,说为“苕脱了节”,或“苕得跶倒了”“苕到家”“苕听了头”。还有“蛮苕”。这伢蛮苕。

——苕气——

也说为苕里苕气。正如洋绊说为洋里洋绊,赖怠说为赖里赖怠。

苕气有土气的意思,也有傻气的意思。她穿得蛮苕气(指衣服土气)。

——苕尖子——

苕是什么意思方言(苕货夹生苕体面苕)(6)

苕尖子,也称苕尖,指菜用红薯叶,即薯叶菜。

尖,很形象,因为菜用薯叶,采摘的是红薯枝蔓上部的嫩茎、嫩叶。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

点关注,看湖广渔夫趣说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