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华夏儿女在文化艺术领域创造出了不少令人赞叹的艺术作品。除去古代那些流芳百世的艺术大师之外,在近现代的中国画坛也涌现出了不少艺术大家,他们用绘画的形式表达着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在笔触之间表达着对于脚下这片热土的热爱,彰显着普通大众的思想境界和质朴的生活。著名画家石鲁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存在。

愚公移山徐悲鸿局部图(徐悲鸿愚公移山卖3300万)(1)

人物与场景的刻画,是绘画领域最热门的方向之一,通过刻画人物与场景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表达特定事件、传递精神。在这一方向上,徐悲鸿可谓是“开山鼻祖”,他1940年创作的《愚公移山》在2006年拍出了3300万的高价,他通过画面表现出了古代大众“改造自然”的决心与信心,彰显了“人心具有无限可能”的创作意图,这幅画作为精神象征被传颂至今。

愚公移山徐悲鸿局部图(徐悲鸿愚公移山卖3300万)(2)

都说时代造就“英雄”,其实时代也成就“艺术”。在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之后的几年,著名画家石鲁在1954年也创作出了一幅名为《移山》的作品,画面表现的是群众驾驶推土机移动、改造大山的场景,这幅画作被卖出4225万的价格。徐悲鸿、石鲁两位大师画“移山”,他们通过不同的视角,表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

愚公移山徐悲鸿局部图(徐悲鸿愚公移山卖3300万)(3)

石鲁 《移山图》立轴 设色纸本117×87cm 1954年作

题识:移山 乌鞘岭上之青年推土机手 一九五四年石鲁作

钤印:石鲁

画家石鲁于1954年创作的《移山》,画的是推土机,却卖出了4225万的高价,“天价”与石鲁的生活密不可分,石鲁原名冯亚珩,生于“大时代”背景下的他出身普通家庭,对普通大众的生活了如指掌,生活给予了他“接地气”的创作灵感,他擅长人物创作,作品偏于写实主义。

愚公移山徐悲鸿局部图(徐悲鸿愚公移山卖3300万)(4)

石鲁《移山》表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兰新铁路乌鞘岭隧道建设的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石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瞬间场景,描绘的是乌鞘岭建设工地上,三位青年正同步驾着推土机将土方推聚到一起的场面。

《移山》画面题识为:移山。乌鞘岭上之青年推土机手。一九五四年石鲁作。画作题目非常有深意,使人联想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改造自然需要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石鲁巧妙地将此寓意道理移入到画面上,借以赞美乌鞘岭隧道建设者。

愚公移山徐悲鸿局部图(徐悲鸿愚公移山卖3300万)(5)

《群众日报》1954年1月28日第四版群众画刊,冬季施工中的乌鞘岭。

乌鞘岭隧道是1952年底开工的兰州至新疆乌鲁木齐铁路中的一段,这一段是建设难度最大的。乌鞘岭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2℃,志书对乌鞘岭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长安的重要关隘。

1954年2月,乌鞘岭劳动大军突破三万,《人民日报》称“这是全国建筑铁路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施工线路长达六十多公里”。1954年4月,乌鞘岭地区七座隧道全部打通,到7月,兰新线铺轨通过乌鞘岭。

愚公移山徐悲鸿局部图(徐悲鸿愚公移山卖3300万)(6)

大师画“移山”,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卖3300万,石鲁画“推土机移山”卖出4225万。石鲁的“推土机移山”为何价格更高?石鲁创作的《移山》表现的是人民群众风风火火建设祖国的场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老一辈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及血肉之躯,创造出了一项项被很多人看成“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改造自然需要绝对的毅力与勇气,而石鲁巧妙地将“愚公精神”移植在了自己的画作中,通过这样的形式歌颂了改造大山的建设者,更是体现了工人、农民,劳动大众并肩奋斗的时代特征。

愚公移山徐悲鸿局部图(徐悲鸿愚公移山卖3300万)(7)

石鲁创作的《移山》立足于20世纪50年代的特殊的历史时期,通过画作记录了大众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从侧面反应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的生产力虽然无法与当下比较,但中华民族的“愚公精神”却传承至今,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在发展中遇到诸多险阻,但我们都凭借一腔热血和一股干劲,无数次证明了“人定胜天”的理论,不断的突破难关,逐步的实现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