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这样评价《雍正王朝》电视剧,说剧中的角色不分大小,每个人都浑身是戏,哪怕是小角色,其演绎的每一个戏份、片段,都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还会从中分析出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雍正王朝》电视剧中,一个不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雍正朝的新科状元王文昭一次“演技炸裂”的时刻。

话说八阿哥在看到雍正因为处置李绂、陆生楠、谢济世等清流骨干成员,已经触怒了天下文士,便借着这股潜滋暗长的矛盾,联合关外的旗主王爷进京,通过拉拢隆科多以及控制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的兵权,准备通过复行“八王议政”,分散雍正的皇权,直至逼宫雍正退位。

这个风波,实乃雍正执政以来,最为危急的时刻。

这个危急时刻,说白了,就是朝中势力最大的八爷党和雍正之间的争斗。

当上面神仙打架的时候,下面的小鬼往往是最难办的。

首先是不能随便明确表态、公然站队,尤其是双方几乎势均力敌、难分伯仲的时候,如果贸然把宝押注到任何人身上都是既有机遇、也有风险。

其次,也不能当“墙头草、两头倒”,那样会落一个“首鼠两端”、“背信弃义”的骂名。就算是自己下注的某一方得胜了,自己的这种行为也会遭到鄙视。

雍正王朝王文昭真实结局(状元王文昭的一次)(1)

最为高明、最为有利的做法,莫过于虚虚实实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借机把自己择出来,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再重新站队。

那么咱们看看王文昭这位新科状元又是如何从眼前的危局中全身而退。

当初参加殿试的时候,雍正曾经亲自为王文昭掌过灯,而且最后王文昭高中了雍正朝第一位状元,从情理上来讲,雍正对王文昭是有恩的。在雍正陷入困局的时候,王文昭对雍正也应该支持到底。

只是眼看雍正已经遭到来自八爷党和四位关外旗主王爷的围攻,胜负难料,甚至形势危急。王文昭自知,如果死心塌地地跟着雍正走到底,风险极大;如果坐山观虎斗,会落个“首鼠两端”的骂名;如果倒戈八阿哥一方,更是会落个“背信弃义”的骂名。

所以,最佳的方案就是让自己尽快离开眼前这个“是非之地”。

看到东信王永信借新政为立足点,对雍正发难“炮轰”的时候,王文昭便第一个站出来和他们理论。

注意看王文昭当时讲的那些话,那必然是王文昭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王文昭声明自己对新政、对田文镜是有看法的。

因为雍正推行的新政以及田文镜,是天下读书人的眼中钉。自己这时候站出来力挺雍正,难免会被误以为是在支持新政,所以先表这个态的话,自己日后就不会被其他清流成员所孤立,落得刘墨林的下场。

雍正王朝王文昭真实结局(状元王文昭的一次)(2)

声明自己立场后,然后王文昭继续陈斥自己的观点:

(东信王永信)向皇上逼问,毫无人臣之礼。

这句话,其实王文昭说得很有水平,既向雍正表了忠心,同时又释放出另一层含义:自己只是反对东信王逼问皇上的失礼行为,就算是龙椅上坐着的是其他人,自己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日后哪怕八爷党的人当了皇帝,我王文昭依旧会力挺。

在声明了自己依旧是清流成员,并向雍正表了忠心、向八阿哥等人释放了“善意”后,王文昭迎来了自己演技最炸裂的一刻。

只见八阿哥给九阿哥使了个眼色,九阿哥马上对王文昭进行了一通狂怼。

在九阿哥的狂怼声中,王文昭“渐渐招架不住”,“口吐白沫”、“昏厥了过去”。

心疼得雍正赶忙喊来卫士,把王文昭抬出去医治。

雍正王朝王文昭真实结局(状元王文昭的一次)(3)

自此,王文昭在做好所有铺垫之后,从容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我们不妨推演一下接下来剧情走向会对王文昭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雍正胜、八阿哥败了。王文昭敢于在雍正被“炮轰”的情况下,为他仗义执言,且牢牢地把持着自己身为清流成员的立场,对田文镜和新政并没有丝毫妥协。那么雍正不仅会感激他,其他清流成员也会加深对王文昭的好感。

如果雍正败,八阿哥胜了。王文昭怒斥东信王的那番话,仅仅只是为了维护皇权,这是作为臣子应尽的本分,并没有和八爷党结怨。而且在八阿哥等人所反感的新政以及田文镜等人方面,王文昭同样表达了立场一致。身为雍正朝万中选一的状元,王文昭照样会被八阿哥的新势力重新使用,依旧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就算九阿哥不狂怼王文昭,王文昭也会伺机假装“癫痫病发作”,然后从容离场。

我们不难想象出来,当王文昭被卫士们“抬出”大殿的时候,在场不知道多少官员都会暗地里对他“翘大拇指”:

“这小子实在是太会演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