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

堂弟窦强和我从小玩到大,一样的喜欢找寻美食和古迹,但他总说自己是在“日闲赶”,运城方言把“闲”读作“han”,大致是胡闹、瞎忙的意思。今天他陪我寻找张骞墓,但要先去吃一家特色的羊肉泡。

运城的羊肉泡是羊肉泡馍的简称,耕种在黄河冲积平原上的运城人自古富足,这种安逸满足感,让人们连多一个“馍”字都懒得说、懒得写。

羊肉泡分南北两派,北派是北相羊肉胡卜,简单说就是羊肉汤煮饼丝。《庚子西狩》记载慈禧太后西逃曾落脚北相镇。老佛爷应该尝过胡卜,五十年代外公在西安老孙家吃饭时听煮馍师傅说老太后逃到西安还特地召了运城厨师到西安教本地师傅做胡卜,所以我十几年来一直感觉西安牛羊肉泡馍有胡卜的影子这事还算靠谱。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2)

南派指的是盐池以南区域,有名的是解州、底张、张店三个地方的羊肉泡,解州是关圣帝君的老家,不知道老人家是否吃过家乡的这道美味。今天去的也是盐池以南,却不是这三个地方,是窦强无意中发现的乡下一个小店,车盘乡的连师羊肉泡。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3)

解州镇去车盘乡不到十公里的路要经过硝池,连日大雨,偌大湖水涨的仿佛云梦泽国,电线杆半截淹在水里,堤岸路积水的地方有十多厘米高,车溅起的水花高过车窗,我听到前后车司机的惊叹,也都是运城本地方言:好你嘛,这么大的水!运城方言把“水”读作“”fu”。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4)

连师泡馍店是典型的苍蝇馆子,门口简易棚的柱子上焊着脸盆架,地上到处是用过的卫生纸团,幸亏降温,没有看到苍蝇乱飞,大概都窝在草丛里睡觉去了。棚下坐着几个人,两个大车司机占了一张桌子,叼着烟嘀咕这家饭还算实惠,上次那家太宰人。另一桌是带着孙子的老两口,目光始终不离开孙子,也不说话,只是满脸笑。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5)

窦强点了凉菜,半斤羊肉,两碗泡馍,两个夹羊尾肉的饼子,然后站在煤炉前烤火,我撕了卷纸来回擦桌面油渍,回头看见汤锅上两颗露着白骨的羊头在冷风和热气里摇来晃去。等了十多分钟,菜和汤端了上来。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6)

运城羊肉泡,和西安泡馍不同,更接近于关中的水盆和羊杂汤,不同的是要加入热羊油泼制的辣椒油,好汤的标准是一口下去有淡淡的羊肉膻香,连师羊肉泡在这几年吃过的饭店里,味道算是不错的,但还是比不过我家老爷子做的好吃。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7)

老爷子知道我爱吃泡馍,每次我从西安回来,他就一大早骑电动车去八一市场买新鲜羊肉,用一上午的时间拿小火熬成肉烂汤浓,家里开了抽油烟机,也往往会听到楼道里的邻居吸着鼻子说真香。但是父亲牌羊肉泡有一个小缺点,老爷子心疼家人,给所有人的碗里放满羊肉,每次都是以大家嚼到腮帮子发酸结束。人至中年还能吃到老父做的饭,是一种幸福。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8)

车盘乡十几里外就是席张乡的底张村,张骞墓在这村里,据说还有张公祠。今年我在为汉中市城固县的张骞墓做创建4A景区提升辅导,城固是《史记》记载的汉代名臣张骞的归葬地,民国时期西北联大考古学者在清理张骞墓道曾发现汉代封泥 “博望造铭”,因此城固张骞墓的真实性无可争议,可山西运城的张骞墓在县志至少也记载了几百年,难保这里边有什么正史上没有提及的故事。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9)

车到底张村,几个中年妇女围坐在路边剥玉米,我问张骞墓,几个妇女带着吃惊的神色,互相看了一眼,问:“谁的墓?这几天咱村没有听说谁家埋老人啊!?”她们以为我是要去给村里哪家去世的老人吊唁随礼,我哭笑不得,只好解释是古代人的墓,其中一个妇女恍然大悟:“你说的是不是我村里老的公墓?”我突然尴尬的不知该如何接话,就说:是一个汉代大臣的墓,是文物,是个祠堂或者庙。她们又是互相看,最后一个头发白透了的干瘦老妇人摇了摇头做总结发言:“我在咱村里一辈子了,不知道有什么祠堂和庙”。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0)

线索到此中断,她们继续讨论之前被我打断的话题,似乎是谁家的婆媳矛盾,我拿手机用关键词搜索到了“底张学校”几个字,问了学校位置便急急走了,实在是沟通不畅,再问就耽误了她们快乐的八卦时间。我知道,再过几个小时,这些村级情报工作人员就会把聊天内容和我的问路事情传播遍整个村子。

底张学校门前青松翠柏,似乎有些古代庙观的气场,可大门紧闭。我走到学校北边巷子问村民有没有办法让我进去看看,他摇头表示无能为力。我又绕到学校南边巷子,一个村民正拿铁锨铲小孙子的屎,也说不认识学校的人,但他问我要进去干啥,我说想看张骞墓,他说这学校前几年新盖的,里面没有墓。然后他叫住我,保持着端铁锨的姿势想了想:“好像老学校北边有个什么墓,你调头朝回走,大路北边就是老学校。”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1)

老学校现在成了金龙饭店,过了饭点,院子里空荡荡的,几个年轻人正蹲在地上抽烟玩手机。这家店早先也是卖羊肉泡的,窦强吃过,说味道不错,但是需要十一点前到,羊汤才不会淡。

学校北边有一片园子,看着像菜地,又荒的像废地,里边杂草丛生,中间各种藤蔓和干柴堆中隐约鼓起一个土包,土包上的构树叶子还绿着,臭椿树的一些叶子已经泛出秋天的黄色。我和窦强走进去,拨开那些残枝败叶和藤条,露出土包和前边的半块残碑,碑上影影绰绰的似乎有个“骞”字,这应该就是找了好久的张骞墓。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2)

旁边房子出来一个女的,说我们在私闯她家,态度却还不坏,她说十几年前大队就把这块地卖给她家了。

她可能把我们当成了城里来的干部,尤其是窦强一米八五的魁梧身姿更让她有种莫名的信任和倾诉欲。女人说很早以前这里的确有祠堂,墓也很大,还有一块黑石碑,上边写着“汉博望侯墓”,几十年前祠堂被拆毁了,放在水沟上的黑碑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见了,后来可能有人偷偷在土包上取土,就剩下这么一个矮土堆和半块残碑了。再后来大队看这块地也没啥用,就卖给她家盖房了。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3)

我说这文物上边不能盖房,不然你们会惹麻烦的,不如把院子退掉。她说她后来知道了这政策就想退,只是十几年里物价翻了几番,协商结果是只能给她退原先的三千元,她不同意,现在就僵住了。我表示认同,十几年前一碗炸酱面才三元,现在基本上都是十四五元了,原价退款的确有些问题。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4)

看我们还在拍照,女人又说前一阵子上边来人要在这墓前立文保碑,她不同意,因为院子里立个石碑很不吉利,感觉自己家里成了墓园。后来不少人来家里给她做工作,天天烦乱的她只好松了口,算是和那些人初步达成共识,这个共识有趣而荒唐:如果文物部门领导愿意在自家院里立一块碑,她就允许他们在这院里立一块碑。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5)

因为开着西安牌照的车,村里一位老汉听说有外地人来看张骞墓,气喘吁吁的跑来拉住我讲这墓的来历。墓是衣冠冢,里边埋了张骞一双旧鞋子。据说当年张骞受汉武帝指令把从西域带回来的农作物在陕西关中、山西运城、四川成都等地方试种,运城是张骞亲自指导栽种的,但张骞走的时候忘拿了一双下地干活的鞋子。我说不是忘拿了,估计是粘泥粘的穿不成了,老汉表示认可,却又无比自豪的接了一句:“这说明我们河东的皇天厚土谁都带不走。”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6)

所谓汉武帝指示张骞在运城试种西域果菜,《史记》没有记载,但未必没有可能。运城有汉唐时“天下之赋,盐利其半”的盐池,又是紧邻长安和洛阳的兵家必争之地,始终受到历代君主的重视。汉文帝曾召见河东郡守季布说“河东,吾股肱郡”,曹操也曾对河东郡守杜畿说:“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旦烦卿卧镇之”。从这两位帝王的重视程度来看,汉武帝让张骞前来河东教稼无可厚非,只私下里我更倾向于这座墓是几百年前这里某位腾达的张姓贵人追认张骞为先祖时立的空冢,这无可厚非,朱元璋坐上皇位后也差点认了朱熹做祖宗。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7)

窦强略微有些失望,跑了多半天就看到一个残破的不知真假的土堆,可这就是探访古迹的乐趣,最终结果不一定满意,享受到过程就好,稍许起伏波折一些就更有趣,而且当让失落和希望不停交替出现时,更能使我们感知到自己和这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8)

将雨未雨的天黑沉沉的压在头顶,压在左手的中条山和右手的盐池上,窦强将手缩进袖口,打开车门:“哥,冷,回!”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19)

2021年10月完成

山西未解之谜之张壁古堡(溯史行吟乡下羊肉泡和运城张骞墓)(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