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兑是怎么产生的?承兑到底是谁的错?,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为什么有人要承兑不要现金?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为什么有人要承兑不要现金(为什么会有承兑)

为什么有人要承兑不要现金

承兑是怎么产生的?承兑到底是谁的错?

举个例子,以前有家A公司,假设是生产手机的,需要采购芯片,但是这个芯片,国内没有技术生产,只有国外的M公司有,于是国外的M公司成本1000元,报价2000元,而且因为M公司产能有限,要求A公司提前半年下单,而且要提前打款。

A公司这个时候为难了,谁都不知道半年后自己生产的手机卖不卖的掉,而且要提前拿出这么一大笔钱预付,资金压力山大,于是对国外的M公司说,能不能便宜点,或者不要预付部分。

不过不好意思,这个时候M公司放假了,公司电话没人接,邮件没人回,好不容易等到别人上班了,M公司回复,由于工厂突发大火,价格要上涨,变成3000了,而且要提前一年下单。A有苦说不出,但是真心对M公司的福利和员工敬佩,表示国外M公司的空气都是香的。

过了几年,这个芯片的生产技术被国内的B公司攻克了,于是A联系了B公司,B公司生产成本是500,报价1000,现金结算。A公司太开心了。

几年后,C,D,E,F等公司也攻克了这个芯片生产技术。

作为供应商的B,C,D,E,F重新进行了一轮报价,报价基本都在600元。

后来A提出了几点要求,要求良品率达到多少,要求货期快,要求打样免费等等。于是

在A的要求下,各家进行了降本增效抓服务,最终只有BCDE完成升级,三家成本接近400,按照自家最低运营成本标准(不亏本的标准)报价500,从而把没有跟上升级脚步的F淘汰出局。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A公司资金困难,于是要求所有供应商月结60天,没有资金实力,没钱去压货的E被淘汰出局。

过了几年,A公司又资金困难了,银行贷款申请不下来,剩余的3家供应商,谁都不愿意增加月结时间,因为多压一个月的货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赚回来,万一A倒闭了,BCD就完蛋了,BCD对A公司的判断是一样的,A最多只能月结60天,多了风险就超过收益了。

A愁死了,因为知道BCD作为供应商谁都不可能无底线的信任支持自己。这个时候,银行来了,银行说,BCD信不过你,还能信不过我银行吗,要不然这样,你告诉BCD这三家,他们到期的货款,我银行来给,但是我不是马上给,我要一年之后给他们,期间我会给他们一个“证书”,证明我银行一年之后一定会付款。但是期间,你们A公司要拿东西来抵押,并且给我手续费,而且要在承兑到期前三个月,把他们的货款,转到我银行的账户上,由我们来付。

然后BC一看,到期的货款有银行给,那这个生意还能继续做。但是D公司犯难了,自己公司本来资金就困难了,拿了承兑的话,要一年之后才能花,期间员工的工资,房租等怎么搞,员工又不接受承兑当工资,于是D干脆直接解散公司算了。

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承兑出来之后。A,银行,还有BC,谁赚了?

A的好处:多了九个月的资金周转。坏处:需要付给银行手续费等等,还有抵押。

BC的好处:有了继续做生意的资格,坏处:影响一年的流动资金

银行的好处:一分钱不用投入,收了A的手续费,利息,抵押。还多了A三个月的现金流(A要提前三个月归还钱给银行)。坏处:无!

后来银行发现了这个买卖对自己有百利无一害,于是对资金宽裕的另外一家上市公司G说,你给供应商开银行承兑,你就多了好几个月的现金流,这个财务报表会好看很多,G一听,有道理,第二天下令,除了不能替换的供应商,其他所有供应商都要接受银行承兑。

后来过了几年,A又困难了,但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抵押,银行也不愿意给他开银行承兑了,但是一看供应商,不止BC,两家,又多了B1 B2B3等等供应商。于是A心一横,对所有供应商说,我们不想和银行合作了,银行在吸我们的血,我们要自己开承兑,我们公司信誉这么多年是大大的好,大家放心,到期一定给你们,这种承兑我们就叫他商业承兑!不同意的供应商一律不合作,于是B1 B2 B3等等供应商都不愿意,都走了,但是BC没办法,毕竟自己除了A就没什么别的大客户了,而且自己这么多年,投了很多机器设备,招了这么多人,都是为A服务,如果没了A,自己还怎么活,变卖设备,遣散大部分员工,不甘心!于是心一横,我跟!梭哈!

承兑也好,月结也好,你会发现为什么和西方的发达国家公司做生意卖产品就是舒服,基本都是现金,因为他们要买,发现中国的产品最便宜,这就是竞争力,没得选。但是我们和西方的发达国家买产品又很被动,为什么不能给承兑,为什么不能月结半年!因为你国内买不到的才去国外买,人家技术和品牌力就是竞争力。反正我们公司找日本和台湾进口产品,人家不收承兑!你敢叫个板试试!分分钟取消你代理权,你不愿意给现金,大把人愿意给现金。人家来一个分区主管,都比国内行业一线企业的老板重要。为啥?举个例子,一个同行做量具生意的,国产的千分尺厂家给他月结,成本50卖150元,客户也不买非要买日本三丰的,日本三丰的进价900卖1000,客户也要,但是日本的厂家不给月结,他也没办法。

总结:承兑其实就是买卖双方之间竞争力博弈过程中的产物,没有谁好谁坏,只有谁弱势,谁强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想变弱势,就想办法增加自己产品的竞争力,不要在一些无技术要求底线的行业内耗。

承兑是上游公司压榨下游没什么竞争力供应商的手段,如果一家公司敢开商业承兑,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没钱经营不下去了,没办法。铤而走险。 要么就是有钱,但是良心坏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