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李沁、秦昊主演的大型古装剧《锦绣南歌》热播。作为《锦绣未央》的姊妹篇,这部电视剧的背景同样设置在南北朝时期。不同于《锦绣未央》的是,这部电视剧没有继续北魏的故事,而是把目光定在了刘宋时期元嘉年间。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刘义康的原型(锦绣南歌刘义康)(1)

秦昊饰刘义康,李沁饰沈骊歌

《锦绣南歌》讲述的是沈家失而复得的嫡长女——沈骊歌,与彭城王刘义康相识、相爱、一起推行新政,协助宋文帝开创出"元嘉之治"的太平盛世。最后,双双归隐山林的故事。

电视剧不仅给了刘义康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更是给了他与爱人携手退隐江湖的好结局。但是,历史上的刘义康就没有这么好命了。辅佐自己的哥哥开创"元嘉之治"之后,就被自己的哥哥猜忌。最后,更是被亲哥哥派人活活给闷死了,死不瞑目。

曾经官至宰相、权极一时的刘义康,是怎么把自己的路一步步走死的?且听我慢慢道来。

刘义康的原型(锦绣南歌刘义康)(2)

刘义康亲征北境

一、 他爸是个暴发户。

刘义康是刘裕的第四子,说起他爸刘裕可了不得。刘裕虽然自诩是刘邦之弟、楚王刘交的后人。但是他家从小家境贫寒,为了生计,落魄到砍柴为生。大字不识几个,还爱赌博,这放现在就是妥妥的"败家子"呀。

但是,千里马终会遇到自己的伯乐。刘裕的伯乐就是王谧(琅琊王氏王导之孙),王谧曾对他说:"你应当会成为一代英雄"。

或许正是受到这句话的鼓舞。后来,因缘际会,刘裕投身了北府军。起初,他只是孙无终的一个司马。后来,孙恩反晋,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参与镇压孙恩。因为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屡战屡胜,在北府军旧部中颇有声望。刘裕因此受到了当时的权臣桓玄的赏识,任命他为中兵参军。作为一个次等士族,能在这高门望族掌握军政大权的时代,获得这样的地位,是相当不易的。

刘义康的原型(锦绣南歌刘义康)(3)

超飒的杀手沈骊歌

元兴二年(403年)十二月,桓玄篡位称帝,建立桓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消除隐患,就想瓦解北府军。那段时间,北府军被血洗、几乎遭到灭顶之灾。为了自身的性命,刘裕暗中联络北府军残余旧部,伺机反攻桓玄。

元兴三年(404年)二月,刘裕以打猎为名,聚集北府军旧部残军1700余人,在京口举兵起义。一举击败桓楚大军,桓玄弃城西逃。

在王谧等人的推举下,刘裕一步步的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最后,消灭了南方各国、统一了南方。而后代晋自立,建立宋国,定都健康。

刘义康沾他老爸的光,在12岁的时候,就被他爸封了个豫州刺史兼四州军事。等他爸称帝之后,刘义康又被封为彭城王。时候的彭城王只是挂名而已,政事大多有手下的幕僚处理。但是,身处高位的耳濡目染,还是为刘义康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也为日后拜相、代替兄长处理政务,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从次等士族跻身皇族,刘家的地位发生了质的飞跃。刘宋建朝以来,为打破门阀专政的局面,刘家开启了和高门士族之间的明争暗斗的艰难路程。《锦绣南歌》讲述的就是以刘义康为首的皇族,与陆远为代表的高门士族之间的斗争。

刘义康的原型(锦绣南歌刘义康)(4)

打不倒的陆远

二、20岁走上人生的巅峰

刘裕颇有雄才大略,可惜就是命太短。好不容易登上皇位,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整顿吏治、重用寒族、开科考试(科考雏形),可惜,才当了两年皇帝,就一命呜呼了。留下一个亟需改革变强的国家和几位辅政大臣给太子刘义符。

就在刘裕死后没多久,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等辅臣就联合起来把皇帝给废了,顺道把顺位继承人刘义真给杀了。之后,改立宜都王刘义隆(刘裕第三子)为帝。为什么独独选了刘义隆,除了他坐拥荆州之地以外,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刘义隆身体不好。几位权臣,都觉得他好拿捏。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看似最弱的一位皇子,却是个狠角色。一上台,就把中央军给控制了,没多久,就把几位辅臣给搞死了。然后,扶自己的亲兄弟上位,担任朝中要职。刘义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位的。

刘义康的原型(锦绣南歌刘义康)(5)

萌爆了的竟陵王刘义宣

元嘉六年,刘义康因王弘推荐入朝任侍中,与王弘共辅朝政。其实,王弘这时候已经年老多病,所以,朝政大权几乎就是在刘义康手中。而在入朝之前,刘义康就担任荆州刺史并湘、雍州等八州军事。荆州,那可是拱卫京都的重要关口(也是当初徐羡之他们死活要把荆州握在自己人手中的原因),刘义隆把这样的重要的地方给刘义康,可见,皇帝对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的看重。

所以,与其说是王弘举荐刘义康入朝共辅朝政,不如说他也是受皇帝的旨意。这也是为什么刘义康一到朝廷中心,王弘就以身体不适为由,屡屡把朝事推给刘义康了。王弘浮沉官场多年,经历了几任皇帝,早就看透了其中的弯弯绕绕。

元嘉九年,王弘去世,刘义康又领了扬州刺史一职。至此,朝事几乎就是刘义康在处理。加上宋文帝刘义隆身体不好,刘义康常常入宫侍疾,常常衣不解带、连夜不寐、汤药亲试,故而,这时候两兄弟的感情是非常好的。刘义康的权利也达到了顶峰,内外都是他的战场。这时候的刘义康,如果有什么不良的心思,估计是能成功的。

但是,刘义康却并没有那么多心思,他就一心想着辅佐兄长、安邦定国、国泰民安。这和《锦绣南歌》演得差不多。但是,你没心思不代表别人没什么想法呀。所以,权倾朝野的刘义康,完全不知道危险正一步步降临。

刘义康的原型(锦绣南歌刘义康)(6)

大家闺秀彭城王妃

三、成败皆"萧何",43岁,被兄长亲赐毒酒。

在任何时候都不乏趋炎附势之人,那些人看皇帝病恹恹的,刘义康是实际的掌权者。可能就觉得,皇帝这样子也活不了几年,等皇帝一死,这皇位不就是刘义康的囊中之物了吗?于是,更卖力地为刘义康办事了,甚至进贡的什么好东西,都是挑最好的第一时间送到刘义康那里。久而久之,这样的事情多了,难免不会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于是,慢慢的,刘义隆就疏远了刘义康。

更要命的是,这边宋文帝还没死呢,那边刘义康的手下就明里暗里的暗示宋文帝立继承人,还偷偷的去查阅晋康帝继位之事。(兄终弟及的一位皇帝)。宋文帝知道这事之后,大为恼火。心想:我这还没死呢,就开始打这些主意了。于是,更加疏远刘义康了。甚至,有时候还和他唱反调。比如说,有一次,刘义康想推举刘斌(就是这家伙结党,想推刘义康当皇帝,可见,刘斌应该是刘义康的亲信。他的这些行为举止,不管是自愿为之,还是刘义康授意的,最后皇帝都会把这笔账算到刘义康头上。)做丹阳府尹,但是刘义康话还没说出口,就被皇帝猜到了他的意图。于是在刘义康开口之前,直接让刘斌去做吴郡太守。可见,这时候的宋文帝已经很提防刘义康了。

刘义康的原型(锦绣南歌刘义康)(7)

沈枫:外刚内萌

元嘉十七年,宋文帝收杀了刘义康的亲信刘湛、刘斌等一干人,这些人都是一直跟着刘义康的老人,可谓是刘义康的一级亲信了。不仅如此,宋文帝还流放了何默子、罢黜王履于家。这回,二级亲信也没了。刘义康一看,顿时明白了。于是,他自请贬官出京。宋文帝就顺势把刘义康"送"到了豫章。如果事情到这,也算有个好结果了。可是,世事往往总是出乎人的预料。

元嘉二十二年,徐湛之告发范晔、孔熙先等密谋拥立刘义康为帝。事实上是怎样,没有人知道,反正这样一来,范晔等被判处了死刑,罪名是谋反;刘义康也被废为庶人,流放安成郡。宋文帝还派了将军沈邵,带兵看着刘义康。其实,这时候的刘义康相当于被软禁了。虽然没有多少人身自由,但好歹没有性命之忧,好死不如赖活着嘛。

刘义康的原型(锦绣南歌刘义康)(8)

超温柔的沈夫人

但是,当你的存在都成为威胁的时候,那离死就不远了。刘义康的存在,就让宋文帝寝食难安,他觉得刘义康随时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谁让刘义康之前做宰相的时候这么出色呢?礼贤下士、整顿吏治、推行新政等,一条条都让宋文帝觉得如鲠在喉,只想一除为快。

元嘉二十八年,北魏大军南下,南朝形势危急。这时候的宋文帝想到远在安成的刘义康,万一有心人推举刘义康为帝,到时候,内忧外患,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宋文帝果断下令,让中书舍人严龙,带着毒药到安成。但是,刘义康以"自杀者,不得入轮回转世"为由,拒绝服药。于是,严龙就直接用被子把刘义康给闷死了。反正,皇帝要的是结果,哪会计较过程呢?完美交差才是王道。

刘义康的原型(锦绣南歌刘义康)(9)

王家嫡女王子衿

四、 总结:

可怜的刘义康,年纪轻轻登上宰相之位,权倾朝野,一时风头无两。没想到,死状却这么的惨。甚至,在死后都不得葬入祖坟,只是以侯爵之礼下葬在安成。

沈约评价道:"彭城王照不窥古,本无卓尔之资,徒见昆弟之义,未识君臣之礼,冀以此家情,行之国道,主猜而犹犯,恩薄而未悟,致以呵训之微行,遂成灭亲之大祸。"

所以,与人相处,界限感是多么的重要!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让一份感情历久弥新。君臣如是、兄弟如是、夫妻如是、朋友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