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

文|令狐伯光

2020年5月6日下午三点,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因为“疫情”的影响,这一届颁奖典礼直接取消实体颁奖,同样改用了网络直播的形式。

这一届金像奖的提名名单早已经发表了,从这个提名名单。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2)

香港本土文艺片倒颇有点意思,但电影终究沦为香港本土艺术。

现在只要没有在大陆市场引起轰动,在华语电影中便缺乏较高的吸引力。

香港商业片更是乏善可陈,获得几部提名的商业大片,《使徒行者2》《新喜剧之王》和《犯罪现场》,本身口碑质量都较为逊色。

可能也就《叶问4》各方面均衡一点。

但是和上一届的大赢家《无双》相比,确实差了点意思。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3)

不管怎么看,这一届最大噱头,最大看点和最大赢家(获奖多不多都一样),确实都是曾国祥导演,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这届金像奖确实太过耀眼。

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女主、最佳新演员、最佳摄影等12项提名。

这部电影不管能拿下多少奖项,它都是最大的赢家。

01

《少年的你》与香港文艺片

前面说过,单独从名单的文艺片上看,其实作品还是有很多的。

除了提名12项的《少年的你》,提名最多的香港本土文艺片片《花椒之味》和《麦路人》。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4)

前者提名11项、后者提名10项,可谓紧随其后。

同时,这两部电影质量口碑也不错。

以大陆评分网站豆瓣为例。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5)

《花椒之味》豆瓣评分7.2,属于优秀的程度。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6)

《麦路人》豆瓣评分7.6,属于差点就经典的电影。

似乎单独从评分来讲,两部电影确实还不如《少年的你》的8.3。

如果《少年的你》没有“抄袭争议”,因为现实问题的反馈,细腻震撼的情节,出彩又蕴含寓意的摄影,再到两名青年演员优秀的表演。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7)

它最终评分在8.5分以上,成为2019年最佳国产片之一。

伯光可以肯定,它绝对是很稳的。

但偏偏《少年的你》有个问题,在上映的时候就闹得沸沸扬扬。

那就是故事框架,人物角色设定,再到叙事编排。与日本推理大神东野圭吾的作品撞得严重,被网友喻为“抄袭的你”。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8)

至于《少年的你》抄袭争议,这里就不展开了。

毕竟电影上映的时候就争议够多,观众相信也有自己的判断。

回到金像奖,《少年的你》可能会获得不少奖项,猜测《花椒之味》和《麦路人》会分票。

如果两部电影质量高奖项多些,质量差些奖项较少。

这也是两岸三地电影节奖项一贯的操作。

除非个别电影口碑口碑太好,都已经吊打同一年其它电影。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9)

比如《一代宗师》,同年的华语电影没有多少能打的。当时不止是金像奖了,隔壁的“死马奖”,内地的电影节和亚洲的电影节。

《一代宗师》都是大赢家,说白了放水明显不行。

其它情况之下,如果两岸三地电影的质量相差无几。有的内地电影提名最多,但最后都会被人家本土的电影分奖。

除了上一届,前几届几乎是如此。

所谓搞平衡是也,大家也都没有吃亏。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0)

那么,《花椒之味》和《麦路人》最终能分多少奖呢?

答案是不知道。

02

香港文艺片与本土坚守

伯光除了《少年的你》,这两部香港电影真没有看过。

原因也很简单,实在是不感兴趣。

当初看到《花椒之味》和《麦路人》的预告片,本来是有些兴趣的。

但后来豆瓣评分出来后,如果它8分以上达到经典,伯光可能会去看看,但七点几分并没有超神,感觉没有被口碑吸引到。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1)

同时因为2019年的事情,对于香港本土的电影兴趣大减。

于是乎,伯光就没有去看这两部电影。

即使刨除这两个因素,现在对香港文艺片感兴趣的内地观众也很少。

这就是香港本土文艺片的尴尬之处。

随着经济,市场和文娱产业的衰落。现在除了个别文青和影迷,大多数内地观众已经不关心反应香港人精神的本土电影。

8090年代,香港还华语电影中心的时候,王家卫的文艺片也就代表华语文艺片的巅峰。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中国观众没有理由不去看王家卫的文艺片是吧!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2)

但现在的香港文艺片,全方位失去了这种“历史意义”。

这也是现在的香港本土文艺片,或许口碑质量不错,但内地观众基本没有看过的原因。

不过,两岸三地一衣带水,同时香港导演团队北上拍片都已经近二十年。另外香港电影市场变得越来越小,电影产量变得越来越少了。

金像奖无论是为了拿内地电影来撑场(数量),还是为了展现香港导演在内地市场的成功(文娱中心)。

近年来,只要符合金像奖的申报规则。

很多香港导演团队,全部内地演员,甚至是内地故事的电影也都纷纷入围金像奖。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3)

比如上一届的《红海行动》,香港导演团队换来8项提名。

这部电影可是红不到再红的“主旋律电影”,背后还有中国海军的支持。再结合2019年的现实,简直是“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最终获得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动作设计三个技术类奖项。

提名的最佳导演,最佳电影等重要奖项它就没份了。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4)

这一届就是刘伟强导演的《中国机长》,但可能因为电影本身不够优秀。

《少年的你》无论艺术上还是商业上,都更加的抢眼,于是扮演了提名众多的这个角色。

不过,《少年的你》还是不同的。

03

香港青年导演与扶持

香港演员和艺人青黄不接,断档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其实,香港的青年导演也是一样的。

2012年,徐峥的《泰囧》大获成功,开启中国商业大片迅速增长时代。

2010年到2017年前后,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

2017年后的华语商业大片,内地第五代大导演基本退出,内地第六代大导演还在向商业转型。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5)

内地的青年导演学习外国电影技术,结合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和中国语境的商业类型大片。

它们的数量是越来越多,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2010年前后到2017年左右,当时香港大导演拍得最多的是魔幻大片。

从《画皮1》,到周星驰《西游》系列,再到郑保瑞《西游》系列,许诚毅导演的《捉妖记》系列,徐克的《狄仁杰》系列。

香港大导演拍了无数魔幻大片,当然大多数口碑质量也不行。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6)

除此之外,便是王晶的《澳门风云》,周星驰《美人鱼》类喜剧情怀片。

在此过后,新时代的香港警匪大片开始崛起。

《扫毒》系列、《师徒行者》系列,《追龙》系列和《无双》等等。

那么,这个跟金像奖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香港大导演还是青年导演。

本土市场获得成功的青年导演(文艺片),金像奖都会非常的照顾他们,原因就是为了捧出香港本土的青年导演。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7)

这些青年导演获得成功后,通过人脉资源,再跳到内地这个大市场拍大片。

亦或者获得最高的本土人脉和资源,往往也有内地市场资本投资,演员参演的合拍片。

内地市场获得成功的青年导演(商业片),金像奖同样会非常的照顾他们,自然是为了延续香港电影的优势。

比如青年导演翁子光。

《踏血寻梅》在第35届金像奖中夺得七项大奖。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8)

接下来的新片,便是香港和内地合拍的警匪大片《风再起时》。

演员集齐梁朝伟,郭富城等等强大的影帝阵容。

比如《僵尸》的青年导演麦浚龙,最新电影便是警匪大片《风林火山》系列。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19)

这部电影则集齐梁家辉、金城武、刘青云、古天乐、高圆圆等强大的演员阵容。

虽然这些电影它看是合拍片,同时类型都还是近年香港导演扎堆拍摄的警匪片,但背后的资源分配是没变的。

所以,最后结论非常明显了。

如果提名众多奖项的是内地导演的作品,同时本土电影质量还行。

那么,本土电影肯定会分掉一定的奖项,很可能还是最重要的奖项。

少年的你金像奖结局,内地演员和内地故事(20)

但是现在提名12项的《少年的你》,导演曾国祥是香港本土青年导演。假设,两部重磅的本土电影质量口碑不太行。

那么,《少年的你》最终获得重要奖项还是较高的,毕竟金像奖肯定会捧本土青年导演。

由于伯光没有观看《花椒之味》和《麦路人》两部电影。

这个几部电影获奖的机率,便有些难以预测了。

看过电影的可以分享一下,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