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这部作品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而他的作者高尔基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巨匠,但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高尔基,高尔基其实并不叫高尔基。
高尔基的真实名字是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这个名字是他发表处女作时所使用的笔名,只不过后来随着高尔基名声大噪,人们也就渐渐习惯了高尔基这个笔名,而忽略了高尔基原本的名字。
外国有不少作家都是童年丧父,比如高尔基比如萨特,《童年》这本著作便是依据高尔基的真实童年经历所改写。幼年丧父之后高尔基的生活十分的悲惨,他的童年十分的不美满,总是遭受着打骂,而他也在很小时便懂得了生活的不易跟艰辛。16岁时高尔基来到喀山,他来到这里是想上大学的,但残酷的现实却击败了高尔基。高尔基来到喀山之后并没有如愿以偿的去到理想中的大学,而是沦入到了社会的大学堂。他在喀山的生活也是无比悲催,他经常去码头帮人干活以此来讨得生活所需,居住的地方也是贫民区,里面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可能有,说不准隔壁住的就是个杀人犯或者强盗。
但高尔基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倒下去,在此期间的高尔基依旧求贤若渴的学习着知识,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更是因为自己常年与底层劳动人民的接触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情绪,也让他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究竟有多么的罪恶黑暗。
之后高尔基更是两次决定徒步旅游俄罗斯,在此期间他去到了俄罗斯大多数地区,深入接触了那些饱受剥削的劳动人民,更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他还亲自参加了一个革命小组,可惜最后被沙皇当局发现,并且逮捕进了监狱。
后来高尔基的生活过的更加悲惨,他常年被沙皇当局的警察监控着,就连出门买个菜也有人跟在他的后面,以防他说出一些对专制统治影响不好的话,高尔基在这些年里也曾多次入狱,入狱的理由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据说高尔基在狱中曾经被多次拷打,其真实性难以考究。)
1905年,革命的爆发已经是指日可待,高尔基也正是在这时选择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即社会主义党派,也是苏联共产党的前身,著名的十月革命便是由这个党派领导的。)后来高尔基更是结识了列宁,二人相谈甚欢,后来更是结交为了好友,他从列宁那学到了不少先进的思想。
1936年时高尔基因为重病离开了人世,死时68岁。
高尔基的童年无疑是无比悲催的,但他却坚强的活了下来,并且一直满怀斗志的活着,他连大学都没有读过,但他对社会的认知以及思想的进步却远远不是当时俄罗斯的大学生所能比的,他在喀山的生活真的是饥寒交迫,居住的地方比起一个卫生间也大不了太多,环境还是如此恶劣,但他依旧挺了下来,并且永远对未来抱有希望,单单这种精神就值得很多人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