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批全球化妆品巨头企业发布了最新财报,有的业绩快速增长超过预期,有的增速逐渐放缓显露疲态,还有的增势强劲创下十年新高。
10月27日,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表示本季度依旧增速强劲,当季销售额为15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48.7亿元),同比增长12.5%,远超预期。
虽然整体销售额持增长势头,但销售量下降了1.6%。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乔安路对此表示,主要原因是价格有所上调,销量没有太大影响变动。
乔安路已经在联合利华任职超过35年了, 于2019年出任全球CEO,一直被认为是联合利华的改革者。据悉,上个月26日,乔安路已正式通知董事会将于2023年底退休,他表示,公司目前首要任务依旧是增长。今年7月,乔安路对联合利华业务架构进行打散调整,重新划分了五大板块: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营养、冰激凌。
据财报数据显示,美容与健康第三季度营业额为3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9.9亿元),同比增长20%。个人护理营业额为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1.7亿元),USG为8.9%,同比增长20.0%,前9个月营业额为1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34.3亿元)。
联合利华方面指出,美容与健康营业额增长主要原因是价格上涨,但护肤品和头发个护产品销量略微下降。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板块也有类似情况,涨价了,销量低了,但整体营业额持增长状态。
试图靠涨价提高增长的还有宝洁,但结果似乎不尽如人意。
10月19日,宝洁发布了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净销售额2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7.1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净利润39.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4亿元),同比下降4%。财报中指出,1%的净销售额增长主要原因是价格上涨驱动,但销量下降了3%
涨价对提高宝洁销售额提高有一定影响。细分来看,宝洁美妆板块有机销售额同比增长4%,净销售额为39.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33亿元),其中皮肤和个人护理业务有机销售额略有增长,但因为SK-II的业绩下滑正负抵消。护发业务有机销售额也有所增长,但部分被市场萎缩下降的销量抵消。
宝洁上一财年(2022财年)营收有所增长,全靠先后三次涨价。从美妆板块的SK-II、OLAY到口腔护理、剃须刀产品,还有纸尿片、卫生纸等刚需用品价格均有所上涨。2022年年初,宝洁还提出了“旗下十大品类将全线采取提价策略”。本次财报发布会上,宝洁首席财务官表示提价策略将继续进行,本月还将会有很多产品涨价。
同样是价涨量减,宝洁除了个护洗漱类产品销量持平,其他品类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呈持续下滑趋势。
宝洁旗下王牌高端化妆品品牌SK-II,本月月初曾宣布全球全线涨价,但SK-II业绩不佳给宝洁带来影响也不是第一次了,2022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中显示,因SK-II在中国市场有机销售额下滑11%,原本呈增长状态的宝洁需要用其他板块业绩来相互抵消。
尽管大环境疲软,有一家化妆品巨头逆风强劲增长。
10月20日,欧莱雅发布了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总销售额95.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97.55亿元),增长19.7%。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截止9月30日,欧莱雅营收279.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74.9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增长了20.5%。超预期的增长创下欧莱雅近十年新高。
据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端美妆部门营收10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41.84亿元),同比增长22%;大众消费品同比增长15.7%;活性化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5%;专业美发增长19.6%。旗下四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稳步增长,可以说欧莱雅今年跑赢了全球美妆市场。
疫情影响下,全球美妆市场均受到冲击,中国市场也不例外。联合利华的财报显示,在中国市场营收增速变缓,仅呈个位数增长;宝洁在中国市场也陷入困境,2022财年第四季度财报表明在中国市场的有机销售额同比下滑11%。此次财报发布时,欧莱雅也表示因中国疫情相关卫生限制,对美妆板块影响很大。
如何把握中国市场,对各集团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各品牌动作频频。联合利华旗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稳步发展替集团拿下不少营业额,并针对中国市场,投入大量资源,创新研发了不少新品,如Dove优质护发面膜和Clear头皮护理系列。联合利华还多次在公告中提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在宝洁最近几次财报会议上,领导层指出中国市场“数字渠道”的重要性。
“中国市场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增长率和价值创造机会”,宝洁首席财务官表示,日后将不断提高数字渠道方面的能力,虽然增速缓慢,但对中国市场仍十分有信心。
“数字渠道”这一块,欧莱雅已经拿捏了。天猫618期间,旗下巴黎欧莱雅、卡诗品牌排名第一;抖音818期间,巴黎欧莱雅电商榜单排名第一,兰蔻第三。
欧莱雅方面表示,受疫情影响,中国市场有所下滑,但正是凭借中国快速发展的电商平台、数字渠道,使欧莱雅拉开了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