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做了两件比较“出格”的事。

雍正继位后开设春闱恩科选拔人才,副考官李绂在伯伦楼因人主动兜售,花了70两银子买到了3道完整的试题,开考后试题一字不差,李绂当下建议立即停考,而主考官张廷璐却坚持隐瞒不报,李绂听从三爷胤祉建议上门找了回京述职的江苏巡抚李卫,而后李卫带兵强制停考,并抓住了作弊了考生,这趟浑水,只有李卫敢淌,还能落得脚下干净。

八爷、九爷门人被发配云贵,一路散播对雍正不利的谣言,师从吕留良的曾静听闻谣言编排雍正残暴、贪财、纵欲,甚至写信劝大将军岳钟琪起兵谋反,李卫知道后,私自跑到监狱,锁上门狠狠地揍了被关押的曾静并迫使他改口称赞雍正是好皇帝,雍正和弘历赶到后,弘历下令革了围观哈哈大笑的众臣,而打人的李卫无半点责备,这种打人事件,只有李卫敢做,还能落得全身而退。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1)

带兵封与自己管辖范围无关的考场,越过刑部直接在狱中殴打犯人,最后不仅不被指责,还能落雍正的好,足见李卫擅自而为的“嚣张”,更见李卫的地位非同一般。

而李卫,原是胤禛在黄河赈灾筹款的途中偶遇的乞丐,遇见胤禛,李卫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胤禛从皇子到皇上的身份转变中,李卫从七品的知县,到正四品的粮道,再到从二品的布政史,再到正二品的江苏巡抚,再到从一品的两江总督,仅十几年的时间火速成了雍正王朝的一代权臣与宠臣,整个朝廷几乎无人与之匹敌。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2)

李卫,与他同为乞丐同时为胤禛奴才的坎儿,更或者与胤禛府里出去做到最大官的大将军年羹尧相比,至少在雍正朝,他的结局和他的官场之路要好和顺畅很多。为何大字不识几个的李卫能如此不一般?

李卫的忠心

我一直觉得忠心比忠诚更能表达一个人的忠,因为“忠心”,既在“忠”,更在“心”,李卫在最落魄的时候遇到贵人胤禛,从此人生翻天覆地,而李卫不管身居何位,他一直用“忠心”回报胤禛之恩。

李卫的忠心,体现在这两点。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3)

直接表忠心。

所谓直接表忠心,就是用最明面上的语言、行为等外在表露忠心。

李卫做上四川四品粮道后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门看望四爷和四福晋,并在到达胡同口时就下了轿,带着翠儿和儿子一路走到了雍亲王府;门口遇到四爷,当胤禛问李卫的儿子叫什么名字时,李卫很是自豪地说叫“李忠四爷”;胤禛继位后,李卫常年做官在外,一旦他回京面圣,看到越发憔悴和吃不下饭的雍正,他的眼神里是显而易见的心疼和欲滴的眼泪;曾静诽谤雍正,李卫生气地直接跑到大牢狠狠地揍了他。

李卫总能从各种小细节和小事中直接表达对胤禛和雍正的尊重、感恩与在意,从而让直观感受到了的胤禛和雍正对他滋生一种欣慰与信任之感,这种不同情感的迸发又将两个人紧紧地凝结在一起。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4)

间接藏忠心。

所谓间接藏忠心就是通过各种交代的事,以兢兢业业完成藏忠心。

年羹尧出任四川任提督,胤禛为了监督年羹尧,使计让李卫和翠儿跟着一同去了四川,深知胤禛打算的李卫将所有关于年羹尧的动向、事迹都以写信的方式告诉了胤禛;胤禛继位后推行新政,以李卫所在的江苏为试点推行摊丁入亩,李卫是想尽了办法推新政,从而缓解雍正烦心西北战事饷银吃紧的难题…

只要是四爷交代给他的事,他都认认真真办完、办好,他的尽心尽力和力尽所能里,藏着的是他对四爷的忠心。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5)

我始终觉得:能培育出忠心最肥沃的土壤,是一个人藏在骨子里的有情有义。

李卫足够有情有义。

所以在坎儿被胤禛赐死后,他回京还去看了坎儿住过的,如今已经破败的屋子回忆过往;所以他奉雍正之命上杭州赐死年羹尧时,面对已经连九品都不是的年羹尧,他始终毕恭毕敬。

而对于胤禛,李卫对邬思道说过:我原是个小叫花子,有了四爷,才有我的今天,四爷是我的本,什么时候忘了四爷,我这根树枝尖上的叶子也就没了根,就会枯死。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6)

李卫的不忘本,是念及四爷的恩情,念情的人才有情,有情的人才会忠心,但凡坎儿和年羹尧从内心真正懂得他们的根在哪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忠心”,或许他们的结局会不一样。

李卫的能力。

李卫虽大字不识几个,但他却深谙为人、为官、为臣之道,而这些,是一个人能力的彰显,逆袭之路,李卫展现了三种能力。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7)

一是善抓机会。

李卫和坎儿灾年街头行骗乞讨“您要生个儿子,个个点状元,您要生个女儿,个个封诰命”,四爷和十三爷也好奇进入人群,心生不忍地四爷示意十三爷给了李卫一锭银子,后因小翠被贱卖与人冲突再次遇到胤禛,李卫知道机会来了,他仅用了一句话和一个小细节就抓住了人生的命脉胤禛。

他告诉坎儿四爷是好人,两人下跪一同求胤禛救下翠儿“您要生个儿子,个个点状元”,胤禛紧接着说“生儿女儿,个个封诰命”;胤禛为田文镜借了扬州知府车铭的官服筹粮赈济灾民,李卫混迹灾区打探实情并如实向四爷和十三爷禀报田文镜新增5个粥场和百姓称赞2位主子是救命的菩萨,四爷听闻笑出了声,而后十三爷将桌上的点心赏给了李卫,李卫卑恭地伸手去拿,四爷看着他的手“以后把爪子洗干净点”。

李卫两次遇见胤禛,他逢迎的话都是同一句话,这种“不变”,暗示了李卫明知而不刻意讨好的纯粹;李卫手未洗干净就来禀告四爷,“不干净”,暗示了李卫办事的勤快,更暗示了李卫将四爷吩咐的事放在了心上的真切。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8)

二是极会说话

李卫的会说话,在李卫两次面见雍正,被雍正询问两件大事的回答之上。

派谁为西北绥远大将军?西北作乱,雍正在派谁去平乱犯难,雍正与李卫一起吃饭时,雍正询问李卫,李卫直说十三爷最合适,但雍正在朝中离不开十三爷,所以派年羹尧去最合适,而后李卫还加了一句是邬思道建议的,李卫提出邬先生,其实就已经给雍正吃了定心丸,而后不管十四爷如何垂涎大将军王之位甚至搬出太后压雍正,虽雍正想了一夜但依旧坚持让年羹尧出任西北绥远大将军。

如何处置弘时?雍正三子弘时为了夺位不惜派杀手暗杀弘历,而弘历,早就因康熙喜爱之故就已经确定了为雍正的接班人,面对骨肉相残,雍正为难地问李卫该如何办,李卫先是说没办法说,而后雍正告知了李卫曾静诽谤他的罪名,李卫深为雍正鸣不平“不是奴才斗胆敢说祖宗的不是,先帝爷千般都好,就是太宽容了,明知道八爷他们一个个心术不正,还一个个亲王贝勒的加封,把这些难题都留给主子了”,而正是李卫这句话,让雍正下了除掉弘时的决心。

李卫提及邬思道,他深知邬思道在雍正心中的分量,李卫间接提及争储的难题,他深知雍正一路而来的辛酸,正因为都懂,所以李卫明白雍正的心底所想,他的话,不过由衷说出了雍正心底真正想要做的,而李卫的话成了雍正下定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9)

三是极能办事

李卫,总是能将胤禛和雍正交代给他的事办得妥妥帖帖的,尤其是这两件事。

年羹尧屠了江夏镇后,也拿到了任伯安放在京城永安当铺的“百官行述”的当票,胤禛先是让坎儿拿着当票去当铺赎却因要本人亲自领取吃了闭门羹,后胤禛、十三爷和邬思道合计让李卫假扮山西财主公子哥拿着四爷府上的偷取的赃物陷害当铺,李卫,俨然一副败家子形象,操着一口麻利的山西太远口音,硬是让眼光刁毒的掌柜未看出半点破绽,不仅拿到了5万两现银,还让十三爷以搜赃物为由找回赃物,更顺利拿到了“百官行述”。

胤禛上位后,大力推行新政,并在李卫任江苏巡抚的江苏为试点推行摊丁入亩,因李卫大字不识几个和下属官员的反对,新政从一开始就推行不利,为此,李卫走了四步:一是摒弃文人写的让百姓看不懂的文绉绉的告示,将街上卖字画、算命先生和代写书信请来以20文钱为酬劳,由他口述,出具了极为浅显易懂的告示;二是让叫花子们组成传颂小队,将摊丁入亩唱成词在街头向百姓传唱新政好;三是抓头号反对李卫推新政且掌有兵权的下属黄伦的把柄,一边明上表示摊丁入亩难办并将实情上奏皇上,一边暗地派黄伦去外地查案的契机,翻黄伦经手的刘王氏冤案;四是主动向雍正提要求,撤了江苏与士绅勾结的藩台和臬台,李卫推行新政,局势大好。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10)

李卫的会办事,是他从不需要雍正为他忧心的他“有法子”,相比于为“百官行述”上门就吃了闭门羹后与八爷党私下频繁接触的坎儿,相比于在河南同样施行新政,却导致河南罢考等事件的田文镜,李卫的办事,更得心应手,更圆滑老道。

李卫逆袭的一路,首要在于他抓住了胤禛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并以胤禛为平台,以他独具的会说话、能办事的能力深得雍正的赏识和重用,李卫自身具备的能力,才是他官海一路畅通而居高不下最关键的原因,比之年羹尧的嚣张跋扈和不知收敛的态度和行为,李卫结局要好得多,情有可原。

雍正的需要。

看完《雍正王朝》,深觉胤禛各种办实事的不易,更见雍正各种为国为民新政推行的不易,胤禛要上位,雍正要治国,其实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对人的利用。

而雍正极为重视人才。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11)

胤禛继位后,面对八爷党的根深蒂固,雍正听从十三爷的意见开设春闱恩科选拔人才为朝廷所用,更为自己所用。

殿试现场,尽管有年羹尧600里加急的西北战事奏报,雍正也是放在一边不影响唯一还在考场考试的王文昭,甚至不惜亲自为他掌灯;殿试,刘默林第一个交卷,他的考卷深得雍正认可,却因为考完后逛了妓院破了礼法被除名,雍正和十三爷利用秦顺儿的民谣亲为刘默林开脱,刘默林得以继续朝中为官;田文镜因性格太耿直一直仕途不顺,是胤禛让他参与赈灾并重新走向仕途,并在为官一路颇受雍正重用。

而他们三个人,也尽为雍正效力:刘默林为保护弘历安危而死;王文昭在雍正被八爷党等逼“八王议政”时,满朝文武,除了张廷玉,只有王文昭挺身而出为雍正说话;田文镜尽管因太直受尽满朝清流的责难,但他以为雍正办事为第一准绳,他们,都以各自能做的报了雍正之恩。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12)

从胤禛到雍正,其实靠的都是人才的支撑。

胤禛时,靠十三爷身体力行、靠邬思道出谋划策、靠年羹尧累积功绩、靠李卫暗中监视跑腿;雍正时,靠十三爷保驾护航、靠李卫和田文镜推行新政,靠孙嘉诚除掉心腹大患年羹尧、靠十三爷和张廷玉在“八王议政”时力挽狂澜……帝王之术的根本,就在于用人。

胤禛需要李卫,在年羹尧日渐猖獗且有不受控制之态时,胤禛需要最合适的李卫去做着私下见不得光的事,监视年羹尧;雍正需要李卫,在雍正大刀阔斧地实行新政,他需要李卫为他立一个最显眼的标杆堵住悠悠众口,李卫,迎合了需要,也证明了需要。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13)

其实,说到底,雍正需要李卫,李卫也需要雍正,两人,只不过彼此成全了而已,李卫懂得这种需要,更会恪守这种需要的“度”,而年羹尧,仗着雍正的需要和在此需要之上建立的战功,攫夺了雍正不可忍的“皇权”,过了度,就是自寻死路。

写在最后:

雍正潜邸时跟着他的这些人中,邬思道用尽心机才全隐、坎儿被胤禛用毒酒赐死、年羹尧被雍正下旨三尺白绫吊死在了城门洞下,年秋月受尽冷落凄苦离世…..只有李卫在雍正朝得了最好的果。

究其原因,在于李卫对雍正的忠心和李卫自身具备的能力,也在于雍正对他的确实需要,而一个人的忠心是基础,能力是关键,被需要是前提,主客观原因的结合,促就了李卫从一介乞丐逆袭成封疆大吏,也同样决定了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隐情。

雍正王朝经典片段年羹尧李卫(才懂李卫比年羹尧结局要好的真实原因)(14)

李卫对邬思道说过这么一句话:做人跟做官一个道理,就是不能忘本。

“不忘本”,是为人的底线,也是做官的原则,只有这样,你才有立地之根,而李卫,一辈子都站在了雍正这个根之上,从无半点挪动。

他的逆袭与被独宠,原来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