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风乍起》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宰相词人冯延巳的作品。这首词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之所以烦愁的缘由。全词运用细致、委婉而又简练、生动的描写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

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后世公认的宋词名句(南唐宰相的一首怀人小词)(1)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怀人小词,以清丽的语言,轻盈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封建贵族少妇那种闲得无聊的生活情趣,抒写了盼望丈夫早早归来的急切心情。

上片着重写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以风吹池水、骤起波纹的情景,比喻词中主人公的情绪波动,生动、贴切而又自然,真不愧为当时的名句。这两句其所以为人传诵,是由于作者善于把别人司空见惯的景物,以富有诗意的文学语言表现出它的美来。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鸳鸯是水鸟,雌雄成双成对,在诗歌中经常作为爱情的象征。这两句是倒装句,女主人公为了排遣苦闷,就双手揉搓着红杏的花蕊,引逗着鸳鸯徘徊在园中的小路里,这多少给她带来了愉悦,暂时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见鸳鸯成双成对,更显得自己孤单,又勾起了自己的烦恼,引起对心上人的怀念。

后世公认的宋词名句(南唐宰相的一首怀人小词)(2)

“闲引”写出人物的情致,“香径”点明地点,“杏花”暗含季节。寥寥十二字,构成一幅色彩鲜艳的封建贵妇嬉春图。

下片主要抒情。“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这里的“斗鸭”有人认为就是看斗鸭,有人认为是看水中的鸭子嬉戏,实际上是栏杆上的一种雕饰。从句式和意境看,理解为雕饰合适。女主人公心绪不佳,独自靠着栏杆站着,头上的簪随便斜插着,快掉下来。

“独倚”二字,透露出孤寂的处境,勾画出女主人公懒散的心情,为下面怀人伏笔。

后世公认的宋词名句(南唐宰相的一首怀人小词)(3)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从早到晚心中想到的是心上人儿现在何处?何时才会回到自己身边?喜鹊的再次鸣叫,又勾起她新的期待。

无须过多语言,只这一句“举头闻鹊喜”就够了。至此,她内心的空虚又多少得到了一点点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