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北仰止

图:大俗摄影

听说妈妈刚怀上我的时候,我妈和我奶奶两个人闹得不可开交。

刚刚怀上我,妈妈就开心地告诉了爸爸,但他没有露出做爸的欣喜,反而悲戚戚一脸愁容地说“这么巧?咱娘也刚刚怀上了一个”。

我妈一听这还得了,老婆婆和儿媳妇一起怀孕了,那不是笑话哟 ,丢不丢人呀。

我妈就这样,天天走东家说给西家讲:哪有这样的老X呀,这么大年龄了还要小孩,你说丢人不丢人呀?还有和儿媳妇在一起坐月子的,唾沫星子乱飞,真不知道她当时是怎么想的。

没办法,后来奶奶就找人撮合。并且在我妈妈面前保证说,等你过月子的时候,伺候你一定比咱们村的别的小媳妇都好,保证让你满意。再加上我爹思想工作做的也到位,主要是我妈刀子嘴豆腐心,心地善良宽容厚道这样总算平静下来。

六七十年代农村故事(那年奶奶和妈妈同时怀孕)(1)

其实啊,奶奶怀孕就是想再要个女儿。家里有我爸和二个叔叔,就差一个贴心的小棉袄,听人家算卦说这次怀的一定是个闺女,所以奶奶才不顾年高体衰,非要把这个小孩保住,哪想到生下来又是一个带把的。

奶奶伤心之余,丢不舍得丢,送也不舍得送,奶水又不够,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在我小叔出生不到十几天后,我就出生了。奶奶果然没有食言,拖着虚弱的身体过来就伺候我妈。

我妈也于心不忍,生下我后,母爱更加泛滥,将心比心,就给奶奶说“娘,你就不要过来了,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但奶奶性格也很倔强,唾沫星子落地也要砸个坑,说什么也要恪守自己的诺言。每次过来总是先把我妈安顿好,收拾利落后,再匆匆地往回走。至于家里小叔怎么样,她根本没心思管也顾不得了。

奶奶本就是高龄产子,身体又很虚弱,到家以后,忙里忙慌的冲奶粉,洗尿布,还没等喘口气,又怕儿媳妇说闲话,再急匆匆赶到我妈这边,伺候我妈。

过了两天,我妈的奶水就很充足了,我一个人怎么吃也吃不完。我妈就给奶奶说:“娘,你就把我小弟弟抱过来吧,你看我奶水太多,都白白地流出去了,可惜了”,奶奶一听,开心的不得了,就这样,我和小叔一边一个放到母亲身边,一人一个奶头,吃着妈妈的奶水,直到最后我们一起断奶时,都是这样吃法。

后来听我妈说,小叔过来后眼睛直盯着我妈看,还咿咿呀呀地和我妈说话,母性的天职驱使她待小叔多了一份特别的呵护,那时候的心已经定下了怎么去做了。

我妈在月子里,可以说把全村的小媳妇都盖了,没有一个人比的过我妈妈过的舒心,一个月脚没下过地,到我快会走路了,我妈妈连尿布都没洗过一次,因为奶奶也过来和我们住在一起了。

这期间,爷爷就领着爸爸和两个叔叔,在家门口开了一个油坊。农村里家家都种点花生大豆,等秋收以后打点油自己吃,所以一到了冬天,油坊生意好得不得了。所以我家油坊一开张,生意就特别红火。

凭着油坊的名气我二叔盖房结婚,爷爷没费多大周折,等分家的时候,又盖一个油坊分给了二叔,最后爷爷总算是没欠账。

等三叔结婚和二叔一样分出去的时候,爷爷就欠了一屁股债了。后来三兄弟一合计,爷爷奶奶年龄也大了,把欠的帐分了吧,我家分了一半多,两个叔叔家一少半。

我和小叔从小就形影不离,吃和住基本上都是在奶奶家,我妈要和我爸一起干活,很少有空来照顾我。叔和侄在我脑子里没什么概念,估计小叔也和我一样吧,我叫他小喜,他叫我小军,从小就比他大一圈,所以我让他上东他绝不往西。

六七十年代农村故事(那年奶奶和妈妈同时怀孕)(2)

奶奶顾及面子,哪怕我把他打得哭叫连天,奶奶也不说我一句,这样就更助长了我的坏脾气,不忙时,我妈会接我到家住几天,小叔肯定也一起去,只有在我家里时,我才让他三分,不然我妈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看到我欺负小叔,就会对我一顿胖揍,下手不留一点情面。平时我不愿意去我家,小叔不愿意在奶奶这里。

开了三家油坊,生意自然是清淡了好多,我家尚且如此,二个叔叔家就更不好过了,加上二个婶婶人太精明,生意是越做越差,今给娘家送桶油,明给弟家送块饼,有时候打油的人不在,偷点人家豆子,偷奸耍滑,时间长了,人们自然能分得出好坏,也看得清清楚楚。

年底我们家总的来说,还能剩下不少钱,不过两个叔叔是越做越亏,最后没办法,勉勉强强开了两年油坊就关掉了。

油坊又恢复了原先的热闹劲儿,爸爸妈妈两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就把爷爷找过来,给爷爷开点工资。这样爷爷他们家里最少来说奶奶吃药的钱不用去借了,吃饭也勉强能说得过去。

奶奶身体越来越差,后来就一直病恹恹的,重活一点也干不了,走路远了也会累得气喘吁吁,平时就在家里面做个饭,我和小叔也就天天在奶奶家里面吃。嗯,我个头大又壮实,吃得比小叔多一倍都不止。村子里边我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上学了,我和小叔一起去报名,本来奶奶要带我们一起去,我和小叔一致不同意,非要让妈妈去,因为奶奶不会骑车子,爷爷忙走不开,我们 可以坐上妈妈的自行车,主要原因是妈妈年轻漂亮,我们有面子。哈哈,小时候是真的有虚荣心的。

我背着妈妈给我买的双肩包,神气得不得了,回头看小叔背了一个奶奶手工做的书包,闷声不响的有时候偷偷斜看我一下,满是羡慕的眼神。哼,我头昂得像个大公鸡,懒得理他。可以说上学前他就是我的小跟班。

到学校门口,妈妈拐弯到小卖部,重新给小叔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的双肩包,包括里面的本子和文具盒都和我的差不多。那些好奇心的人八卦地问“哪个是儿子,哪个是弟弟呀?给谁买的书包呀?”

“我是儿子,这是我妈妈,他妈妈是我奶奶,没我妈妈漂亮。”我不等妈妈回答,就抢先说出来,人们哈哈大笑。

“你看这孩子肯定比他叔聪明,多会说话呀,长得也比他叔帅,以后一定是大学生的苗子。”听到人家的夸奖,我掂着脚尖昂着头伸到我妈胳肢窝,马上被我妈狠狠地瞪一眼,接着对我又是一巴掌,我低头一看,小叔正开心的整理着自己的新书包了。

说真的,打架调皮没人能比得过我,平时不说不说百十句,少说少说七八十。怎么看我都是精气神十足,但就是一放到学习上,就成哑炮了,那脑子真的是水火不进。

小叔平常病恹恹的,在我后面总是慢半拍,可人家学习就是行,这也是物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不能相信人家的话,更不能以貌取人。妈妈对我也是用尽了所有办法,就是脑子容不下老师所讲的内容,老师教给我的,马上就还给老师,一刻也不做停留。如果给大人说个荤段子,我却讲述的维妙维俏神形俱备,为此,没少挨打。

六七十年代农村故事(那年奶奶和妈妈同时怀孕)(3)

说来也怪,我从来没看到小叔回家比我多做过一点作业,更没看到他读过书,可每次考试他都是双百,加上叔侄同班,连老师也议论纷纷,还说了外国的,不知是哪个科学家出生时,也是父母年龄很大了,还说父母年龄大出生的孩子聪明等等。

这一下回家我有理了:“妈,你为什么让我出生这么早,你要等到和奶奶这么大年龄再生我,我也很聪明的。你看小叔是不是很聪明,就因为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老师都说了,年龄大的人生孩子才聪明”妈妈被我狡辩地哭笑不得,这也是以后我多次反抗妈妈的理由。

学期结束要开家长会,妈妈左手牵着一个,右手拉着一个去学校。我没了开始上学时的趾高气扬,心里面直盘算着怎么能逃脱妈妈的魔掌。

果然,家长会上第一个点名批评的是我,妈妈的脸比我都红,头都不敢抬,手却狠狠地掐了我几把。最后一个表扬的肯定是小叔,嗯,那时候母亲容光焕发就把头昂的好高,开心的就差下巴没有掉下来了。

回家时,左手拉着一个,右手揪着一个,是的,我是被揪着耳朵回家的。所以每次的家长会我妈都是悲喜二重天,从此以后,每次开家长会我变成了缩头小乌龟。

等到上五年级的时候,奶奶已经不能给我们做饭了,爷爷不会做饭,每天我和小叔回家都只好回我家。吃完饭以后,再给奶奶带过去一份,然后再给奶奶收拾收拾,奶奶一直躺在病床上了。

五年级升初一,我顺利地从小学毕业。小叔在全乡考试第一名,这在我们学校多少年没出现过的事了。奶奶生病这几年,家底都掏空了。小叔和我一样,也准备小学毕业。

中学的校长知道我小叔叔学习这么好,不甘心。三番五次地到我爷爷家里面来劝说爷爷,让小叔再接着上学。但爷爷除了三间瓦房,家徒四壁,加上还有一个病人躺在床上需要照顾,就是以后考上大学,那还是一个上不起,不如现在就毕业吧。

一个暑假里边,周围村庄的喜鹊窝全被我掏遍了,河里边的鱼也被我抓了不少,小叔一直在家里边不出门,给奶奶做饭,擦身子,洗衣服。

快开学时,老师又过来几次,每次我妈也去帮老师说话,可爷爷吃了定心丸一样,就是不答应。老师离开时,我妈总是跟在人家后面,极力的推荐让我,想让我能去上中学,老师们早就久闻我的大名,只能是无奈地笑笑,学混子,人家怕好学生被我带坏了呢。

一回到家,妈妈看到我一天天无忧无虑的样子。就气得骂我,我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骂就骂呗,只要不让我上学就行。

明天就要开学了,想想以后天天在家不用上学,我恨不得一蹦三尺高,这几天,我妈不能看到我,一见面就骂个不停。

爸爸看到我可怜兮兮的样子,就对妈妈说:“你不要再骂孩子了,你不知道学习差的这个滋味儿。在课堂上天天被老师批评,这个滋味儿我当年尝过,他不愿意上就别上了吧”。

这下捅到了马蜂窝。妈妈听爸爸这样说,她猛地把饭桌一掀,随手就捞起了一个大扫把,边哭边骂边扑上来打,“我让你们吃,让你们吃狗屎去。哪有你这样当爹的,哪有你这样劝儿子的,有你这样的爹,小孩子将来能学好吗?”妈妈一边骂,一边拿着扫把对准我们爷俩就打。

哎呦,我和老爸撒腿就跑,她拿着扫把往后面猛追。前面路口我们分开逃窜,我妈连一个也追不上,扫把一扔坐在地上,亮起喉咙,手一扬骂一句我,身子一趴擤一下鼻涕骂一句我爸,直骂到我们祖宗十八代。半个村子里边都过来看到我们笑话,后来小叔连拉带拖地把我妈劝回家。

到家我妈就把大门锁上,小叔寸步不离守着我妈。我和爸爸两个人灰溜溜的不敢敲门,更也不敢进家,怎么办呢?

六七十年代农村故事(那年奶奶和妈妈同时怀孕)(4)

我和我爸半天也没商量出结果,我是让我干啥都行,只要是不上学,再说了,人家老师也不要我。我爸心疼我,可又怕我妈,真的是左右为难。

天快黑了,我爸让我回家探探风声,到家一看,大门敞开着,我妈人影也看不到了,我吓得大叫起,我爸听到后,也吓得大惊失色。

过了一会儿,我妈自行车带着我小叔回来了,我和我爸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你 愿意上学不?”我妈手一指恶狠狠气呼呼地问道。

“愿意”,我头点得像小鸡吃食一样,连忙应允。后来才知道,我妈带小叔去学校找了老师,答应让我小叔叔去上学,家里的事不用小叔操心,不过也要老师答应收下我,也给老师保证我的学习不会给班级拖后腿,真的不行自动退学。

放学了,每次都是我和小叔吃好饭,伺候好奶奶,再一起上学去。晚上回家,收拾好以后,我妈就拿个板凳坐在我们跟前,让小叔叔过来帮我辅导作业。还好英语是新学的科目,小叔叔每天必须让我把当天学的单词全部记住,代数也是慢慢来,至于语文就让我多看看书,不到十点不准睡觉。

每天晚上在妈妈严厉的目光下,我的心也平静下来,脑子好像开了点窍,等期中考试时,我破天荒地的英语考了将近90分,数学马马虎虎60分刚过。语文也考了六十多分,这是上学这么多来,第一次拿着成绩单开心的跑回到家。

我的成绩是提高了,不过小叔的成绩也还是一如既往的第一名。

初中三年级,我的功课说不上特别好,不过也坏不到哪里去。对,主要是学习是真的是有点入门了,如果是想让我成绩再提高很多,估计是很难了,这个你必须要相信天分。

下学期大家都在投入的紧张复习当中,有一天正上着课我家邻居过来,叫我和小叔回家,奶奶去世了。

送走奶奶,叔叔说什么也不愿上学了。老师几次三番,几次三番的劝说,我妈也连劝带骂了好几次,他低着头,死活不点头,好话说了千万遍,可他愣是一声不出。后来才给我说了实话,他给奶奶的照顾太少,怕以后再失去爷爷,他会遗憾终生了。

油坊的生意也清淡不少,爷爷怕人家说他吃闲饭,平时没活也不在我家吃饭了,小叔在家每天帮爷爷做个饭,然后想找点活,可人长得太小,干建筑干不了,油坊里搭不上手,就跟着一个本村的堂叔去学木工了。

六七十年代农村故事(那年奶奶和妈妈同时怀孕)(5)

我虽说成绩比以前提高了不少,考高中对我来说还是可望不可及的。我个子虽然长得高高大大,游手好闲惯了,确实是吃不了苦。

木工、建筑、驾驶、连家传的油坊我也不感兴趣,就想学理发,因为我偷偷观察过了,学理发不仅美女多活儿还轻松,但我 妈不同 意,怕我学坏,浑浑噩噩二年多,啥也没学成,看我小叔都挣了不少钱了,无奈之下,就同意我的要求了。

我虽然是学习不行,但我长了一副好皮囊,个子将近一米八,且能言善辩能说会道。况且家里边就我一个,钱虽然不多,但从没缺过我花,有时候小叔也会接济一点。所以说,在理发店里,一群小姑娘天天就跟着我屁股转。

下了班,领着小姑娘们今天去蹦迪,明天滑旱冰,哪里有新鲜好玩的地方,总少不了我的身影。身后小姑娘一大串,最后我妈来店里看中一个叫红艳的小姑娘,长的是漂亮,但性格像我妈一样彪悍的,非她不可,最后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结婚了。也是从那时候起,小喜从称呼上就变成了小叔。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起来,我婚后虽没一地鸡毛,却也有波无澜不惊不彩,有时光有贼心但却没贼胆,偶尔有个灿烂的米花,不等开放就迅速的扑灭,家有两母虎虎虎在生威啊。

但小叔就不一样了。虽然是房子翻盖了,家里还有点存钱,但爷爷年龄太大,但谁愿意把自己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呢。

我妈没事今天托这个亲戚,明天求那个朋友,那怕是和人家聊个天,她也能把我小叔的婚事扯在一起,“我们家小喜这么好的小伙那里去找,能吃苦又肯干,不抽烟不喝酒,谁家女儿如果嫁给我弟弟,肯定会享福一辈子……”

这简直成了她的心魔,成天挂在嘴上,我真的怕小叔没啥,我妈倒变成神经病就完了。直到我的儿子都要上幼儿园了,他的终身大事还没有定下来。

后来老妈就和两个婶婶商量,我们三家轮流着给爷爷养老,让小叔叔能出去挣点钱。这样也许能在外边谈个女朋友回来。但小叔死活不同意,说那怕自己打光棍也不愿意离开爷爷,直到我有了女儿上了幼儿园爷爷去世了一年后,才去南方一家具厂去打工。

到了家具厂,小叔踏实能干,又能吃苦耐劳,很快得到老板的欣赏,再加上技术过硬,肯钻研,人又老实,二年不到就做到了车间主任了,三年后还自学考上了个大专文凭,也圆了自己的一个大学梦。

过年时,都是我妈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让小叔回家来,说是她帮忙过年,说我和我爸是两个废物,除了会烧锅什么也不会做,她自己忙不过来,不然的话年也过不成。

实际上就是让他回家,怕他一个人在外面寂寞,还有过年回家,看看能不能说个媳妇。小叔也明显知道,但回来后又会被挨一顿数落,不是嫌小叔买的东西太多了,就是说小叔没能耐没领回一个媳妇回来,吐沫星子飞了一地,也没换来我小叔一句有底气的话。

这边数落小叔,像拳头打在棉花上,回过头来我又成了她发泄的对象:“你看你一年挣的钱哪,钱去哪里啦?小孩小孩你们不管,外面还净惹事,回头我还要帮你们还帐。你看你小叔,每年都能剩下这么多钱,拉巴你算我上辈子欠你们的,结婚这么多年,给我买的东西还不及你小叔一年给我买的多。”唠唠叨叨半天,完了还会加上一句,“你小叔要是能有个媳妇那就最好了。”

全家等她一人发言完毕,看看还是没人吱声,气的又对红艳吵吵“我就不信你们天天接触这么多小姑娘,没一个看上你叔的,是你们没放在以上吧?你们是没心事了,你们孩子都这么大了,让他怎么办呀?不管好的赖的,能给他找一个就行,你们倒是想想办法呀。”

一句话把我老婆提醒了,她说:“妈,我想起一个,不过不知道我小叔愿意不愿意。”

“谁?你说,你小叔肯定愿意。”我妈一听,两眼放光,简直要跳了起来,一个劲地催促。

不用老婆说,我脑子里也立马跳出来一个人来,是红艳的堂妹红霞。小学毕业后在家无聊的呆了二年,是红艳她婶多次给红艳说才来到我们理发店的,学了三年,现在连个推子也不敢拿,平时也就是给客人洗个头,要么就是帮我们做个饭。

她个子一米五还不到多,圆圆的脸,眼睛也不大。以前红艳倒是给我轻描淡写的说过一次,我没放在心上,也是感觉有点亏小叔,没曾想红艳还是把这事给说了出来。

“行,你把小姑娘带过来吧,不,让你小叔去你们店里见个面,聊一聊,看看他们有没有那个意思,如果大家都喜欢的话有这个缘分,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给小叔一说,小叔脸红红的“我没有意见,就是我这个条件,哪有资格挑三拣四的,有个小女孩愿意跟我就不错了。”说真的,我小叔打扮起来,人长得是不错。但家里就这个条件是把他拖累了。

红霞和小叔聊了几次以后,对小叔也是十分的满意。唯一担心是红霞她家里不同意。

然后一个庞大的罪恶计划就在我妈的脑海里面形成了,先让红霞从我们理发店里面辞职,就说我们不要她了,在家里面待上一段时间。红霞爸爸妈妈根本就不知道情况,还在生红艳的气呢。然后让小叔从南方回来带红霞离家出走,让他们生米做成熟饭。

在红霞的枕头下边放了一万块钱,零几年这些钱说起来是不少,这也是我小叔全部的存款。留给她爸爸妈妈的一封信,说是离开了,到外地打工去了,让他们不要担心。过了一个多月,又报了个平安。在哪里打工没说,谈了男朋友说了,是谁没说,红霞的妈妈还咬牙切齿的让她回来,小姑娘一生气就把电话也挂了。

红霞真是找对了人,到外地以后,我小叔什么也不让她做,就在家吃了玩玩了吃(说真的她也做不了什么)。有一次休息时,红霞没和小叔一起出去,人家问她老公在干什么,她死活不说,后来有多事的人过去偷看,原来是小叔在家缝棉被呢。

可小叔真的拿她当宝贝一样,成天红霞也是满脸的幸福,想起来给父母打个电话,如果说让她回家,电话马上挂了。几次三番下来,孩子都出生二岁了,她父母才算答应下来。

从孩子出生到快要举办婚礼,我妈都一直在小叔那里,一方面是我家没有孩子需要照顾了,家里生意机械化了,要不了那么多人,另一方面她实在放心不下红霞照顾孩子,直到小叔要结婚前几天,才和小叔一直回家。

六七十年代农村故事(那年奶奶和妈妈同时怀孕)(6)

依我爸的意思,简单办一下就行了,可我妈不愿意,该走的过场都要走一遍,人家有的我们也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争取有,我老婆都吃醋了,说我们的排场也没小叔大,“我们重新结婚肯定比这排场还大”,我话没说完,一个巴掌就飞过来,唉,十几年了都是这么过来的。

两个叔叔家愿意帮衬一点就帮,不帮也不指望。拜父母时,小叔把我爸妈请到前面,还没磕头就泣不成声。

小叔从大老执手里要过话筒,拉着小婶向前跪下,说:“我今天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虽然和我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然而却因嫁给了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哥哥,而成了一家人,她就是我的嫂子。小时候我是吃嫂子的奶水长大的。我上学的书包也是嫂子给我买的。上学了我的学费也是嫂子帮我交了。长大了倒是给她添了心事,对我一直在牵挂。父母不在了,还能让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原话不是这样的,是这个意思)

我妈也激动的泪如泉涌,赶紧起来拉起小叔,小叔还是要把话说完。“嫂子,你每次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帮助我走出困境,给我力量和支持。我从小没了妈,但在我心里,总有一个妈存在,我没叫过她,但我心底早就把她当成妈妈了,今天我当着大家伙的面,让我叫你一声------妈”,然后跪地三个重重的响头。

我妈再也禁不住,抱住小叔“小喜,快别这么说,我做的不够好,但看到你结婚了,我的心也安了!”

后记:

事情过去了十几年了,我现在也到了快做爷爷的年龄,但我心依旧。小叔结婚二年后,小婶又给小叔添了一个儿子,这一下,又激起了小叔的雄心壮志,干脆自立门户,产品远销海外,总算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直到现在,小婶被宝贝的还像一个孩子,不仅是被小叔宠还被全家都当成宝。理发店关了,我们全家都过去帮忙打点生意,和小叔他们生活在一起,劳碌的我妈又开始忙碌了,因为我的小孙子快要出生了,妈妈到了做老奶奶的时候了。孝心不是说出来的,我没我小叔对我妈孝顺。

一次闲聊,我问我妈妈:“我怎么感觉你对小叔比对我都好,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为啥呀?”

六七十年代农村故事(那年奶奶和妈妈同时怀孕)(7)

“因为你什么条件都比他好,他缺的东西太多了,从他在我怀里第一天开始,我就知道我以后怎么去做了。”我妈眼里满是温柔,我知道她又想起了小叔。

哪有这样当妈的呢!母爱也太“泛滥”了吧。

这样的妈多好,多了一个孝顺自己的“儿子”。

,